事情的转变出现在一天下午:年纪还很小的林楚生在假山后玩耍时,听见了门中弟子的对话。
那几个人声音很低,隐约说着“奇怪”“可怜”一类的词语。他们还提到了林楚生的名字。
“宗主怎么给小孩起这个名字?”有一人叹息道:“跟养条小狗似的……”
另一个人说:“在他眼里除自己之外的,大概都是蝼蚁吧——但那个可怜的孩子……那么小,甚至是山下的凡人。”
林楚生懵懵懂懂地听着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远。当时他还不懂事,不知道什么是自尊,更不能理解两个弟子在叹息什么。但他听出那种晦涩的语气是在谈论自己时产生的,并且提到了一些新的概念:
山下是什么,凡人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把山下和凡人联系在一起?林楚生对此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好奇。他围着萧无心打转的时间变少了,偶尔还会进行自己的冒险探索活动。但无论如何,当萧无心熄灭蜡烛的时候,他总能看见小家夥在床上酣眠。
可是某天傍晚,燕雀归巢时林楚生也没有回家躺在床上。
萧宗主罕见地动了怒火。他的灵力像海浪一样在山脉间回荡,所有准备休息的剑修们都感到了异样——那阵灵力彷佛穿透皮肤,好像在审视他们是否把不见踪影的孩子藏在自己的皮囊下。
第114章
萧无心在下山的半途找到了林楚生。
夜里下起雨,更深露重,凸起的岩石成为天然的避雨所。小孩抱着膝盖蜷缩在石头下睡着了。
萧无心已经站在面前,林楚生却睡得相当安稳,毫无察觉。那如果先找到林楚生的不是萧无心,而是黑夜里蛰伏的危险呢?他还是会这样没心没肺地闭着眼睛吗?
后面跟着的长老弟子们没一个敢吭声,全都举着火把等着萧无心说话。这些人跟在萧宗主身后找了一晚上。火光里人群影影绰绰,却安静得只能听见燃烧的声音。
萧无心把林楚生从地上抱起来,原本睡着的小孩迷糊地睁开眼……又很快闭上眼睛装睡。
萧无心说:“已经很晚了。”他知道林楚生醒了。
林楚生打小就聪明,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趴在萧无心的肩膀上,感受到对方说话时的低气压。林楚生立刻说:“对不起……我错了。”
萧无心没有回应。
这让林楚生更加胆颤心惊了,他觉得萧无心骂他两句都比这样沉默来得好。他完全感受不到对方在想什么,只好又戚戚地说:“真的错了。”
如果说刚才认错只是出于一时考虑而让步,那么现在的道歉几乎是诚心诚意的了。他在萧无心异样的沉默里感到迷茫,开始反思自己没打招呼就夜不归宿的行为——实际上,他根本没打算要背着萧无心做什么事情。
林楚生只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进行一些无伤大雅的丛林探险,看看山谷里是不是真的藏着栖身于阴影的妖怪……他在跟着萧无心当一条围着对方的小尾巴时,脑瓜里渐渐有了外面世界的雏形。林楚生新产生的这些概念,是和萧无心无关的,自然也没有告知对方的必要。
然后,林楚生被关了禁闭。
最开始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禁闭——没有人告诉过他这是什么。他独自站在一个房间里,门和窗户都打不开,没有人和他说话。
一天三次,有人送来食物和水。每次送饭的都是林楚生熟悉的人:那些他在萧无心身边见过的长老或者弟子,有严肃古板让人生畏的,有温和宽容让人想要亲近的……但他们在林楚生发出请求和询问时都不约而同地紧抿着嘴。
这让年纪尚轻的林楚生感到很奇怪,几乎心生害怕:那些熟悉的面孔好像变得陌生了。
他通过薄薄的窗纸看见阳光从明亮变得黯淡,这代表着已经过去的一天。
禁闭第二天时,他不再尝试和送饭的人交流,而是抱着膝盖只露出一双眼睛。他正在小心翼翼地观察情况。
等到第四天时,再见到萧无心似乎成了林楚生的愿望。萧无心是唯一一个到现在还没有露面过的,也是他最亲近的人。林楚生知道萧无心不会无视他。林楚生相信他会倾听自己说的话,就像以往每一天他们说起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终于,某一天来送饭的人说:“萧宗主有请。”
林楚生跟着那个人走。林楚生看到阳光照耀山林时很激动,尽管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形成自由的概念。这短短的一段路让孩子的心情高涨起来,好像过去的禁闭不算什么——因为萧无心要见他,而他受的委屈都可以对那个人说出来。
如果萧无心要伸手柄他抱起来的话,他会高兴地搂着对方的脖子,然后说一些幼稚但发自真心的提议:他们可以一起下山去玩,因为林楚生发现自己似乎不那么喜欢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