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珠柔(282)+番外

作者:须弥普普 阅读记录

一旁的詹茂台先还能忍不住偷偷去瞥公主相貌,听到后来,已是不由自主被赵明枝话题牵引,专心致志去听她与其余同窗讨论。

如此不用盏茶功夫,场中几乎个个都是学生,这一向全是跟数字打交道的,但凡有些能耐的,无不逐渐听出这一位公主算学端的厉害,至于那些个学问差些的,更是早早被那架势唬住。

而等赵明枝一一谈完,才问众人有什么难处,又有什么麻烦。

学生们面面相觑,几番有人想要开口,又犹豫不决。

詹茂台犹豫半晌,终于大着胆子道:“学生有一桩事情想要请教——要是将来都城果真南迁,却不晓得是个什么安排?”

他说到此事时,便是声音都低了下去,脸上也有些尴尬。

这个问题一提出,屋内屋外嗡声四起,有对着詹茂台嘘他的,也有向他怒目而对的,又有沉默不语,虽不能直视赵明枝,却把身体侧向她等回答的,还有拦着身旁人上前的。

眼见场面有些混乱,便装的禁卫同兵卒已是上前几步,待要去拦人群,而一直站在赵明枝身后,半身藏在阴影当中的裴雍却做抬头,以目相视对面,又微做摇头。

他手下得了示意,不敢再动作,复又退回原位,至于其余禁卫迟疑片刻,见得他们进退,又不见赵明枝进退,不得已跟着退了回去,却有好几个忍不住把手扶向腰间去探利器。

这许多动静,赵明枝视若无睹,仍旧坐得端正,只道:“这话问得正好。”

“虽在我来看,绝无那一日,但若是将来都城果然南迁,自然要先将城中百姓迁走,只是诸位……”她口中说着,面上笑意已是慢慢收敛起来,“诸位若无特例,怕是要迟走一步了。”

得了她这一句话,场中本来还有些微琐碎声响,此刻人人屏气凝神,无一个出声,各自脸上也露出惊讶惧怕之状来。

“都城虽迁,京城却不能就此放弃,当要留人驻守,以做防备北面来敌,若是一撤而空,那等壮勇兵卒自然无惧,寻常老弱妇孺又能如何?”

“兵将既留,府衙自然不能撤走,城中这样人手,另还有北面徐州还待驰援,诸位既入读国子学,虽无官在身,与有官人也不过一层衣衫区别……”

闻得此言,人群中有人忽然叫道:“可那些有官人眼下早在蔡州!”

言语中多有怨愤。

赵明枝没有看他,甚至没有看向声音发出方向,只微微抬起下颌,慢慢道:“若真有迁都那一日,陛下自会来此坐镇,诸位虽要迟走一步,总归不会走在最后——总有姓赵的断后。”

她声音虽然不大,话却说得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这一句实在骇人听闻,叫人不敢去信,却又不能不信。

屋内屋外再无人说话,落针几可听闻。

赵明枝把手中文书放下,只看向左右人群,又笑道:“此事自然并非强迫,诸位也可同其余人一道南下,可要是能留在京中助力……”

第177章 领路

“要是留在京中助力,自然不能叫诸位仅凭一腔热血行事,质优则拔,出力得抚自是顺理成章,其中规程当由朝廷安排,也无我来多言的道理。”

“不过此时来说异日话,其实与画饼无异。”

赵明枝慢慢道:“北狄近在眼前,果然攻城,覆巢之下无完卵,城中能得苟全的,十中无一。”

“人命关天,若能活命,谁又想真正赴死?”

“在座俱是良材优质,欲要国盛朝兴,良将贤臣,能人志士,至于农工商卒,从来缺一不可,如此道理,无需我再赘言。”

“大晋多有文武义士,自太上皇北上,为国慷慨者不计其数,诸位从来于国无愧,若说有亏,只我一家有亏罢了……”

她先行夸奖,又将责任全数揽到赵家人身上。

其实拿这样话对上蔡州那些老臣,多半无用,可用来说与面前学生,偏还自着布衣,粉黛不施,犹如清水芙蓉,殊无雕饰,只用天然姿态,反显真诚。

“眼下前线境况,凡举滞留京中的,若做细论,多为无可奈何,若要听从本人意愿,想来无人不愿南迁——我虽姓赵,一样贪生怕死,又怎能强求他人?”

“真有那一日,百姓先行,士子在后,再以衙门兵卒以收首尾,至于最后,才有赵姓子弟。”

说到此处,场中早有面露惭色的,也有人轻声骚动。

赵明枝一向耳聪目明,隐隐不知是谁又在人群中低低说话,有“陛下”、“朝廷”、“蔡州”等等字眼。

她稍一思索,已是拼凑出说话人言下之意,不自觉将头微微偏转,用余光瞥了一下身侧裴雍,复又将头转回,把目光投向面前满堂学子:“陛下尚在蔡州,一旦狄贼南下,自会掉头北上回京——我临行前得他口谕,才敢有此番言论,并非空口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