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并不是她最可悲的地方。
真正让她陷入绝境的,是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对改变现状的恐惧。
尽管她拥有后世人的记忆,但她却宁愿选择继续沉沦,也不愿意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145章 民国孤女12
当苏知秋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现代社会后,她才发现自己早已遍体鳞伤。
曾经尝过爱情的苦楚,让她那颗原本充满希望的心变得破碎不堪,再也没有勇气去爱了。
于是,她选择了孤独终老,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始终保持着单身的状态。
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剧呢?
幸运的是,这一次有了墨染的出现。
她宛如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苏知秋黑暗的世界。
墨染不仅给予了她继续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的勇气,还成为了她生命中的贵人。
当然,苏知秋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社会秩序混乱,上有军阀割据,下有街头混混横行霸道。
一个独身女子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开一家服装店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将其做大做强了。
面对重重困难,苏知秋并没有退缩。她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努力,一步步地朝着梦想前进。
而墨染则在暗中默默地支持着她,为她排忧解难。
墨染的帮助并非事无巨细,她深知过度的保护只会让人变得脆弱和依赖。
因此,她只会在苏知秋遇到暂时无法处理的事情或人时出手相助,而对于那些她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墨染则选择放手让她去尝试。
这种适当的锻炼对于苏知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它不仅让她逐渐成长,学会独立面对困难,更让她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梦想。
当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时光已经悄然流逝了三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三年里,她与苏知秋之间的友谊如同美酒一般,愈发醇厚。
她们彼此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毫无保留。
这段深厚的友谊,让她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当然,这是苏知秋的个人观点观点,而墨染这边肯定是有所保留的,不该说的都被她隐瞒起来了。
如今的苏知秋与往昔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她的变化如此之大,就连熟悉她的许博文见到她,恐怕都难以立刻认出。
现在的苏知秋,宛如一把锋利的剑,散发出一种让人难以亲近的气息,与曾经那个甜美可爱的女孩形象大相径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三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在这段时间里,苏知秋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她从一家小小的服装店起步,逐渐将业务拓展到了织布、染布、制衣以及售卖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她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家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苏知秋在这三年里不断成长,她学会了独立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不再依赖墨染的帮助。
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步地将事业推向高峰,展现出了非凡的成就和实力。
自从苏知秋下定决心开店之后,墨染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她一笔启动资金。
这笔资金对于苏知秋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让她能够顺利地开启自己的事业之旅。
而墨染所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她无需亲自参与店铺的运营,只需安心地坐在家中,就能轻松地收到源源不断的进账。
苏知秋非常感激墨染的帮助,特意为她分配了三成的干股。
起初,店铺经历了一段艰难的亏损期,但苏知秋并没有气馁,她努力经营,不断改进策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店铺逐渐走上正轨,开始盈利。
如今,每个月的进账都能达到大几千甚至上万,这让苏知秋和墨染都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墨染曾经考虑过退出这个合作。
毕竟,她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店铺的实际运营中,觉得自己有些不劳而获,但苏知秋坚决地拒绝了她的提议。
“墨姐姐,如果没有你的资助,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苏知秋诚恳地说道。
除了每月的分红收入,苏知秋还对墨染关怀备至。
每次店里推出新款,她都会第一时间将最适合墨染的尺寸定制好,送到她的手中。
这不仅体现了苏知秋对墨染的感激之情,更展示了她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墨染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苏知秋这女人表面上看着乖巧可人,背地里却跟红党走得很近,不仅给他们提供物资和金钱上的援助,有时候还会帮忙传递一些重要的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