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倾天下之将门冷后(445)

作者: 斑蛰 阅读记录

元煜有令,祁罗江以北皆他属地,属地百姓不得南迁。迁者杀之。

这意思就是硬要逼着人家认他为王,奉他为主,还不允许北西秦的百姓们为了躲避战乱跑回南边去了。

遭就遭在西秦北面一向都不是战乱之地,穷苦非常,守军不足,被元煜这个时候钻了空子。

临安人心惶惶,纷纷道为何明明是烈王府自家的矛盾,偏偏不好好控制要将矛盾搬到明面上来,牵扯到整个西秦的百姓。尤其是祁罗江以北,奉贤城周围的城池人民,做错了什么事要被元煜这样子糟践?还有那守城的将军,虽也不算是名门虎将,却也对西秦忠心耿耿,死在元煜手上着实可惜。

震惊的不止是西秦南边的百姓,同样还有烈王府的众人。

在得知元煜反叛消息的第一时间烈王妃终于顶不住晕了过去,就连元灿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素来心高气傲的二哥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他不屑再与元烬和元炯争抢烈王世子之位,而是直接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即便是朝廷并不承认他也不在意。

元灿心中愤愤不平,总觉得这件事情十分的蹊跷。她了解自己二哥,从小跟在二哥的身边,二哥素来疼爱于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会先给她。但最近的二哥就好像是完全变了个人一样,脾气过于暴躁不说,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原先是想都不敢想,现在却毫不犹豫的就做了。

全因由于今年,元煜像是中了什么邪一样的倒霉。

仔细想想,好像就是因为答应了父王娶叶挽为妻的时候开始。先是和叶挽成亲一事,到后来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司马晴。再是与元烬元炯相争之时,过于疏忽司马晴,导致司马晴红杏出墙给二哥戴了绿帽子。二哥一气之下杀了司马晴之后就不对了,人进了天牢,兵权被缴,尔后还担上了因为记恨司马家杀了司马家这样的罪名。

原先与二哥关系还算好的朝中大臣纷纷诉说,说幸亏早就与元煜划清了界限,否则他们现在就会被以乱党同处了!

元灿心中郁郁不止,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二哥做这些事情,眼睁睁的把自己塞进了陷阱里。是元烬吗?还是三哥做的呢?

千里醉的酒楼大堂里,处处都是讨论元煜反叛的人,多是在讨论为什么元煜会突然鬼迷心窍的谋逆的人。

多是说元煜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自己丧心病狂的目的最近突然暴露,他没办法才不得不提前行动。

也有说元煜是无辜的,只是被连日来的倒霉给寒了心,失望之下不得不这么做。

不过最多的就是明里暗里的说其实这是烈王吩咐的,烈王不想在安安分分的做一个亲王,而是想要肖想更高的位置,派儿子先出去探探底罢了。

这是说的最多的,也是被人骂的最多的。

只要烈王想,随时都可以废帝自立,用得着使这些弯弯绕绕的无聊手段吗?

花无渐靠在围栏之上,对着阴影中的另一个人笑道:“三公子的目的达到了,可开心了?”

“花公子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元炯摇着折扇从阴影中走出,面上挂着淡然的微笑。“难道花公子以为,本公子有那么大的本事去忽悠元煜反叛不成?”

“难道不是你么?”花无渐眨眨眼睛,“元煜反叛,最开心的应该就是你了,少了一大劲敌。”

“呵呵。”元炯哂笑了声,“谁知道花公子是不是帮着别的什么人混淆视听呢。别忘了,本公子也并不是父王唯一的儿子。”

花无渐摇了摇头,以胳膊肘撑在围栏之上,看着下面争的热火朝天的普通百姓们,幽幽道:“说的也是,谁成了谁的棋子还不一定,不知道是谁会笑道最后呢。”

☆、第336章 眼色

临安城内不安的源头是从秦宫之中传出来的,早朝之时,众大臣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在眼下这个关头应当说什么来安慰西秦帝和烈王的好。

西秦鲜少发生叛乱之事,今日之事还是一位亲王之子,这位亲王殿下正大光明的站在堂中,负手而立,面色沉郁。

若是换做从前,一人反叛,全家当即株连,管你是什么重臣还是什么王爷。可眼下朝中上下几百人,竟然没有半个人敢怀疑到烈王殿下的头上。

笑话,烈王已经是权倾朝野万人之上的无冕之王,做什么还要冒险出来让儿子劈出半块地出去自立为王?还立的是“炎王”这么难听的王,烈王殿下脑子不好使了也不会出此下策。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件事情不是烈王殿下指使元煜如此行事的,那元煜自己……朝中静若无声,面面相觑,难道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都是真的?

阴谋论的想一想,虽然元煜被自己妻子带了绿帽子足够很多人同情,但是他自身有反心在先,说不定是因为被妻子发现了他的反意所以元煜才假借着司马晴红杏出墙的事情直接将她杀死。偏偏元煜因为这件事情被卸兵权,气不过之下更会衍生无边的报复心里。并且,司马宥作为元煜的岳丈、司马晴的亲爹,说不定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遂元煜为了杀人灭口直接伪装成司马夫人发现司马大人养外室的事情借机将司马家灭口。

只是没想到事情做的不怎么干净,元煜自己偷偷摸摸去过司马府的事情还是被别人发现了,稍加联想就能知道事情始末。

而元煜见事迹败露,破釜沉舟,举兵造反,划江为王。

这么一想连日来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好像通顺了不少,元煜会谋逆完全就是因为他自身的问题,跟烈王殿下或是大公子三公子都扯不上关系。即便是有关系,为了不将事情复杂化所有人也都会选择装作看不见的。

“陛下,祁罗江北虽不是西秦腹地,但也是我西秦的土地。现已被元煜占据,他的人牢牢看守着祁罗江不让任何人渡江,江北民不聊生,眼下该如何是好?”一名耿直的大臣打破了沉寂的气氛,率先开口。

元煜手下的兵马到底是元家军,是跟着烈王南征北战过的精英,不是一般守城士兵可以抵挡得住的,没几天功夫元煜已经带着人以奉贤城为中心,又往外扩大了好几个城池,几乎小半江北都已经落在了元煜手中。

“是啊陛下,眼下我们在江北的官员要不就是被元煜杀了,要不就是已经投诚元煜,估摸着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将整个江北囊括其中了。”另一名大臣也附和着,只是他们嘴上喊着陛下,眼睛却时不时的去瞄站在首位的烈王元桢。

这种重大的事情,仅凭西秦帝显然是解决不了的,不管事情最后到底要怎么决定还是要看烈王殿下的意思。

而烈王殿下眼下却一言不发,好像整件事情跟他完全没有关系,随便他们怎么讨论怎么处理一样。这态度让朝臣们的心忽上忽下的难受。

元枢觉得头很疼,他略微不满的看了元桢一眼。怎么最近的老发生点这种棘手的破事,还件件都跟他烈王府有关?是元桢故意使然想给他这个名正言不顺的西秦帝找点麻烦还是他自己也命犯太岁完全不能掌控自己的儿子?

要说元桢这么无聊西秦帝是不相信的。若烈王不满自己西秦帝的位置,早就伸出一脚把他踹下龙椅了,何必要等到现在?但要说元桢掌控不住自己儿子,西秦帝同样也不相信你,以元桢的手段,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儿子发生这么大的问题还不管不问?

他说不定是故意放纵元煜这么做的。

这个想法让西秦帝浑身的汗毛抖了一抖,想起女儿先前跟自己说的烈王府世子相争的事情。就连褚洄都已经打好了主意让他插手其中,帮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忙,那在元煜和元炯的心里为了掌握烈王府的大权会做出什么样的夸张事情来?

褚洄……西秦帝心中肃然警醒,这么大的手笔,会不会是那人所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