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书香(87)

“真的?”元宁心中一沉。

“那是,你别看玉嘉姐姐也在旁伺候着,但她只是个顺带的,母后要的是你堂姐。”

果真还是低估了盛元柔。

盛元柔上辈子是顶了元慈的位置嫁给晋王,元宁一直以为只要这辈子元慈嫁到卫国公府,不与晋王议亲,这门亲事便落不到盛元柔头上。

谁曾想盛元柔会顶了元慈的位置进宫做伴读,还成为皇后身边的红人!

这才只过了一个多月,若再继续下去,只怕皇后要帮她指婚也未可知。

若皇后肯给她撑腰,莫说韩氏,就算是大伯父也左右不了元柔的婚事。

更可怕的是,一旦盛元柔嫁给了晋王……

元宁不敢往下想。

难不成不管怎么兜兜转转,上辈子该发生的事还是会发生吗?

不行,她决不能再重蹈覆辙,决不能再让盛元柔嫁给晋王。

可要怎么阻止,除非……

“皇后娘娘,曼陀罗花到了。”

“好,快推上来吧。”皇后微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从前西域诸国也进献过曼陀罗,但因气候与京城相差太大,因此还没运到京城,花便已经死了。

这一次是从西域运了二十株过来,一路上由花匠精心照料,最终活了四株。

因着曼陀罗的香味有毒,便只能选在扑蝶会这样人多的场合,拉到空旷的御花园中,供人观看。

很快,十几个小太监便抬着四个巨大的花盆走进了御花园。

那花株与人一般高,顶上的花枝散开往下垂着,花枝上满满的缀着鲜红的巨大喇叭状花朵。

花盆一落地,御花园中顿时弥漫着一种奇妙的香气。

明知这香气不可多闻,但每个人都忍不住深吸几口,上前去看那美得惊心动魄的曼陀罗花。

元宁却没有上前。

她微微侧过头,见晋王放下了茶杯,站了起来。

元宁心念一动,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悄悄地往晋王身边靠去。

第76章 搭讪

元宁的心, 扑通扑通跳得很快。

脚步像灌了铅似的, 迈一小步都十分的艰难。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特意想去勾引某一个对她毫不起意的男子。

既难为情,又觉得有些丢人。

一个声音在对她说, 没关系, 上辈子秋月不是说了嘛,晋王对你念念不忘的。另一个声音却在说, 已经见了这么多次,假如晋王真的对你一见钟情,怎么可能一点都看不出来。

元宁正在踟躇着是否上前,晋王忽然迈步走了过来, 站在元宁的身后。

他身量魁梧, 虽然不及陆行舟高,但与元宁相比,已经是高出太多。

元宁能感觉到他的鼻息呼到自己的头顶。

晋王的未来是龙椅。

哪怕这一世许多事已与前世不一样, 但至少能说明, 晋王不是一个庸人。

元宁对晋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只是, 若元宁再不做点什么,盛元柔又会成为晋王的王妃。

等到盛元柔一步登天那天,也就是元宁一家重蹈覆辙的日子。

她一直觉得自己这一世要改命, 最该改的, 就是夫命。

如若自己能嫁给晋王,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盛府都会地位稳固。

若太子顺利即位登基, 那么凭爹爹太子少师的身份,地位必然更加尊崇;倘若太子仍如上一世一般被废,晋王即位登基,那么盛家就会成为国舅,元宁亦可像前一世的盛元柔那般,主宰别人的生死。

以晋王妻子的身份处死盛元柔,让她尝尝与元宁前世那般同样的死法,这将是对盛元柔最大的惩罚。

想到这里,元宁方才还在纠结的心愈发坚定起来。

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盛府。

元宁鼓足勇气,侧过头,仰起脸看向晋王。

她的眼睛很大,眼珠漆黑,仿佛黑曜石一般。

从前赵琰曾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元宁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自己,他都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给元宁。

元宁想在晋王身上一试。

然而事与愿违,晋王的目光,始终望向前方的曼陀罗花,没有分毫的余光,落在距离他咫尺之遥的元宁身上。

要不要主动说点什么呢?

元宁默默咬了咬唇,正准备开口,晋王却已经看够了花,转过身大步离开,重新回到他方才的茶桌边。

竟然这就走开了。

元宁泄气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点松懈:走开了也好。

“荣国公府的林清、林潇两位姑娘到了。”元宁听到通传,转过头,果然见林清和林潇两姐妹手拉手一起走进御花园。

林溘重伤送回荣国公府后,皇帝给林清赐婚的圣旨也一并送到。

身为太子的未婚妻,如今林清的派头自是不一样,身着叠纱粉霞的宫中华服,外搭着天蚕冰丝的披帛,头上戴的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首饰、耳饰、手饰也皆是红宝石制成。

这一身装扮隆重盛大,都是宫中御制的式样,想来是赐婚之后赐下的。只可惜林清本是一朵清水芙蓉,如此一打扮显得格外老气。

以元宁与荣国公府的人打交道的印象来看,个个都是跋扈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在灯市上就要发作谢檀。

这种环境下林潇的性子不奇怪,倒是林清,颇有些逆来顺受也是奇了。

林清携着林潇一起去中间的承岚亭给皇后问安。

盛元柔一直陪皇后坐着,这会儿林家的两姐妹来了,她便起身,把位子让出来,躬身退了出来。

这些方面,盛元柔一直做的很好。

盛元柔出了承岚亭,便也往曼陀罗花这边来了。

见元宁落了单,她略一迟疑,便轻笑着走了过来。

“三妹妹,今儿可穿得真美。”

元宁只笑了一下,并未回答。

“二哥的伤势如何了?”

“挺好的,姐姐在宫中如鱼得水,还能惦记我哥,真是有心了。”

元柔毫无恼意:“妹妹哪里的话,哪有什么如鱼得水,只是如履薄冰罢了。”

元宁听着她话里的意思,似乎话中有话。

虽不愿与她过多纠缠,却也按下性子问:“姐姐特意过来,可是要指点我什么?”

“妹妹贵为县主,二叔又是太子少师,我哪有资格指点妹妹?只不过是说两句闲话罢了。妹妹乐意听,便可听听,不乐意听,只当是没听过。”

元宁见她话中一股子酸味,便已有些不耐。

“那倒是,姐姐与其担忧我,不如担忧自己。大伯母说,五月便要离开京城了。”

提到韩氏,盛元柔和煦的脸上顿时遮上了一丝阴霾。

“她自离她的京城,与我何干?如今皇后娘娘身边离不得人伺候,左右我爹也不在,她一个继母能奈我何?”

正说着话,后面便有宫人来叫:“元柔姑娘,娘娘那边叫你呢,说想回宫了。”

原来林清姐妹已经从承岚亭中告退出来,皇后说了这么会子话已经乏了。

盛元柔望着元宁,迅速露出一个有恃无恐的笑容,旋即又如往常一般谦卑柔和,跟着宫人一起往承岚亭去了。

元宁心中堵得慌。

如今皇后虽然毫无为元柔指婚的迹象,可盛元柔还要继续在皇后身边陪伴许久,将来的事谁说得准。

与皇后接触过几次,元宁知道皇后其实是一个有些任性的人。

太子与林清的婚事,她不仅恼了卫国公府和盛府,连带着皇帝她也恼。

皇帝既办了这件大事,于别的儿女婚姻上定然不会再得罪皇后。

再有,前世晋王和盛元柔本就是夫妻,这一世很有可能还是这般。

元宁悄悄回过头,望了一眼在那边悠闲饮茶的晋王,方才退去的心念又电光石火般的涌上来。

只要自己取代盛元柔,嫁给晋王,这一世的局就可以破了。

这一次,元宁拿定了主意,几步便到了晋王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