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英美同人)爱妻狂魔(150)

作者: 鬼龙院 阅读记录

“——那么,也许是他们合谋,圣克莱尔先生有什么不想让他太太知道的秘密,所以央求他把自己藏了起来。”印度人狡猾地道,“这也是有可能的。”

“在一个鸦片烟馆,一位体面的绅士和一位肮脏丑陋的乞丐之间能有什么秘密?”莫里亚蒂反问,“那间房子是休·布恩自己的居所,不是抽鸦片烟的场合,圣克莱尔先生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恶习。不想让妻子知道的秘密,几乎可以说只有情人了,但如果是为了女人,为什么圣克莱尔先生会表示出极大的恐惧、还要为此逃逸?他又不靠着岳父吃饭,圣克莱尔太太更是性情柔弱。他和休·布恩之间更不可能存在什么特别的关系,就算他要选择同性情人,好歹也得选择一位长相上看得过去的人才行……从圣克莱尔太太第一次被你阻拦、到她带着巡捕回来,之间不过隔了两三分钟,这点时间恐怕还不够圣克莱尔先生换好衣服偷溜下楼的。如果说他是顺着河滩逃走的,河滩上为什么会没有脚印?如果他跳到了水中,当时却正值涨潮……”

印度人张口结舌:“……也许他就是死了,尸体被河水冲走了……”

“——也-许-他-就-是-死-了。”莫里亚蒂拖长了声音,复述出了这句话,“如果他是死后被抛入水中的,屋里不可能没有搏斗或挣扎的痕迹,只可能是出于自愿。而如果他是自愿跳到水里的,为了逃避秘密被人发现,你和休·布恩先生又为何要对此苦苦隐瞒,宁可让休·布恩背上杀人犯的名头被关进牢狱?你们和圣克莱尔先生之间到底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能够甘愿为他冒险做到这一步?杀人可是要偿命的,休·布恩和圣克莱尔之间到底有着什么秘密?”

印度人额头冒出了冷汗:“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圣克莱尔先生来过这里,也许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休·布恩自己……”

“昨晚你去探视了休·布恩,今天就给圣克莱尔太太寄出了一封信,报了圣克莱尔先生的平安。”莫里亚蒂轻轻晃着腿,扬了扬眉,“你不觉得这很怪吗,阿米尔?能让圣克莱尔太太相信她丈夫还活着的,只有她丈夫自己的笔迹,休·布恩凭什么能做到这点?被关在牢里的他又为什么要替圣克莱尔先生做主?——除非那间房子里一直都只有一个人……休·布恩,就是圣克莱尔先生的另一个身份。”

冷汗已经浸湿了印度人的后背。他扔下了枪,转身关上了门。

“看来我现在只能请求您的帮助了,教授……”他低声下气地道,神态已经乖顺了下来,“我不能让人觉得我这里已经不够隐秘了,而且休·布恩答应为此给我一大笔钱财……我愿意帮您对付福尔摩斯,只需要您的一个指令。”

莫里亚蒂笑了起来。

“那么今晚,我们就去探视一下休·布恩先生如何?”

第99章

不管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在十九世纪末,做像印度人手里这种生意的人都必定会暗中和警察有所联系。巡捕们固然不会被见不得光的臭虫们所收买,但私下里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他们却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抬抬手给予方便。

就比如在圣克莱尔先生的案子上,印度人或许没办法设法帮休·布恩逃脱罪责或越狱,瞒过别人的视线私下里进行见面却是毫无困难的。没费什么功夫,他们就进入了看守严密的地牢,一路上遇见的巡捕对他们虽然算不上视若无睹,但也仅限于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他们多看几眼,没有多问过一句话。

印度人为此而有些骄傲,巡捕们这样配合,显然让他在“教授”面前大有面子。他殷勤地引着莫里亚蒂下了楼梯,来到了休·布恩所在的牢房前。

十九世纪末的警局地牢条件自然不会有多好,牢房阴暗又潮-湿,刷着白灰的走廊上生着青苔。印度人在一间单人牢房前停了下来,黯淡的煤油灯光下,一个人影正背对着他们蜷缩在铺盖上。印度人侧过了身,看了莫里亚蒂一眼,伸手敲了敲栏杆:“休·布恩?”

囚犯显然睡得并不安稳,很快就惊醒了过来,朝着他们坐起了身。

作为伦敦城内的名乞丐,“休·布恩”显然很有吃这一碗饭的本钱。他有着一副常规性的肮脏外表,面目丑陋而扭曲,却似乎并非天生的残疾,而是由一道从眼角斜拉到下巴的宽疤所造成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曾遭遇过莫大的不幸,因而对他生出同情。他对心理学似乎也有所研究,乱蓬蓬的红发差不多遮住了额头和眼睛,让人更容易把目光集中在凄惨的下半张脸上,而一头鲜亮的红发和造型特异的丑陋面庞的组合也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只需要看他一眼,就能够清晰地记住属于休·布恩的外貌特征:肮脏、丑陋、疤痕、露在扭曲的嘴唇外的三颗牙齿和乱蓬蓬的一头红发。因为他所刻意表现出的那部分太容易让人在心里打上标签,剩下真正至关重要的部分才会下意识间加以忽略。就连当面和他见过的圣克莱尔太太都没能够认出来,这个所谓的杀人凶手,其实就是她失踪的丈夫。

莫里亚蒂的目光不紧不慢地从圣克莱尔先生身上扫过,脸上流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圣克莱尔先生却表现出了惊疑不定,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两个小时之前他才和印度人见过面,现在对方却又冒险出现在了牢房之中,还带来了一个令他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的人……他打量着莫里亚蒂,不知不觉间已经端坐了起来,语气谨慎而恭敬:“我曾经见过您吗,先生?”

他似乎在这糟糕的环境中感冒了,说话时鼻音有点严重。印度人正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介绍这位神秘的“教授”,听到圣克莱尔先生主动开口,不由得松了口气,向后退了一步,目光也落在了莫里亚蒂身上。

莫里亚蒂把手插在了短大衣的口袋里:“——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你?休·布恩?身家清白的绅士圣克莱尔先生?擅长化妆的小演员内维尔·圣克莱尔?还是《伦敦标准晚报》的年轻记者圣克莱尔?喔,后者可能真的见过我,毕竟我在这个世界上也算是位知名人士,好像还写过几本畅销书呢。”

不同于印度人和圣克莱尔的谨慎,莫里亚蒂丝毫没有压低声音的意图,地牢里清晰地回荡着他的声音,休·布恩、内维尔·圣克莱尔……即使有脏污和油彩的掩盖,也能看到圣克莱尔先生的脸色变得一片惨白。地牢里可不止住着他一个犯人,更何况外面还有值守的狱卒!

印度人的神色也变了,惊惶地四下环顾:“教授……请您低声,教授……”如果圣克莱尔的身份曝光,那他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他想不明白莫里亚蒂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还是没敢念出莫里亚蒂的名字,能够在伦敦地下立足,印度人纵然不是什么天才,也不会是什么蠢人。他看不穿这位教授先生的虚实,莫里亚蒂却对他了如指掌,再加上曾经听说过的那些传闻,印度人不愿意轻易做出得罪的举动。

他所表现出的恭敬和忌惮反倒让圣克莱尔先生镇定了下来,神色几番变幻,最终露出了苦笑。他没有狡辩什么,而是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看来您已经知道了我尽力想掩藏的秘密了,但像您这样的一位贵人,为什么会愿意在我这样一个一年的收入不超过一千镑、现在还身陷囹圄的人身上花费心思?如果我想得到您的援手,又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莫里亚蒂并不惊讶他的聪明,如果没有这份聪明,休·布恩也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做到年收入超过七百镑了,十九世纪的莫里亚蒂教授给自己的御用脏活管家塞巴斯蒂安·莫兰上校开的薪金也不过是每年六千镑呢(虽然除此之外还会常常大把大把地给莫兰零花钱,就像在二十一世纪时那样)……但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把握不了这份聪明能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