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126)+番外

作者: 小二娃 阅读记录

而明.慧郡主医术精湛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他小儿子也是种了牛痘才好好的熬了过来。

而且自己虽然替他们办事,但从不掺和到私盐中去,就是账本上也没有自己,况且他与林如海关系甚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他对自己说的事可信度都挺高的

便放心的跟指使的官员回了话,这些日子账本遍寻不到,各个有嫌疑的人也查不出什么不对来。

这让心急如焚的众人更加焦躁。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林如海极其小心,可还是不小心中了招,要不是及时服用了明.慧郡主留下的保命丹药,他怕是要跟那几个倒霉鬼一样一命归西了。

越想越后怕的林如海将计就计,决定直接诈死,让管家派人送自己的“尸身”回了家,这才算彻底脱出来了,坐看他们狗咬狗。

金陵众官见可能出问题的人暴毙的暴毙,身亡的身亡,这才放下心来,而账本肯定也没了用处。

可该到的终究还是到了,账本被送到了御前,摘出葫芦带出瓜,但凡参与的人,还真没一个逃了的,尽数被以罪论处。

而本该入土为安的林如海,却被封为二品大员,即刻回京述职并换取敕牒。

可林如海待在姑苏老家里乐不思蜀,因为妻子贾敏她生了……还是个嫡子,他盼了几十年,林家总算后继有人了,他的玉儿也有了撑腰的人。

但这孩子身体有些不好,因此急于找明慧郡主看诊的他紧赶慢赶的带着一家人进了京。

顾妩却还不知这事,她正在围观王夫人花式作死。

这事要说起来,跟还在路上的林家人有些关系。

因为金陵私盐事件,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里的萝卜,居然是一位皇子。

而这位皇子能插手江南盐场,并不是他手眼通天,能千里之外控制官员截取朝廷盐税,贩卖私盐。

他参与其中,并且每年都能从自己亲爹腿上刮掉一层肉来,靠的是他的外家——金陵甄家。

同以战功军需起家的四大家族的贾史王薛不同,这金陵甄家是有名的裙带家族。

并不是说这家连出皇后皇妃,他家出的,是一位奶妈,这位老封君不是旁人,正是当今圣上的奶母。

圣上是由她一手奶大的,且受了她不少恩情,等当年备受欺辱的皇子成了皇帝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一心为自己,甚至忽略了家中,致使丈夫离心,七八岁的孩子还不认识自己的母亲的亲奶妈。

这位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册封生母,第二件就是封奶母为奉圣夫人,甚至在三下江南时,都去了甄家,走时特命当时身无功名的甄应嘉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还带走了后来宠贯后宫的甄贵妃。

而这在甄家被戏称为裙带世家,也是因为他家发迹一不靠开国之功,二不靠子孙贤德,三不靠朝中有人,全靠着一入宫为奴的夫人超然世外,在圣上的扶持下,甚至有力压金陵四大家族的趋势。

可能是盛宠太过的缘故,甄家。开始不满足于外甥的身份,三皇子也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处境,双方一拍即合,想搞出点大事来,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万事都靠一个字——钱。

一个光头皇子(指没有实差,并不是辫子头),一个代管行宫的“总裁”,一年的俸禄顶多够用,哪有钱打点官员,拉拢人才?

思虑再三,这甥舅两打起了盐课的主意。

也不怪他们眼馋,如今朝廷赋税,大头都在盐课,而盐税,基本都在江南。

而甄家恰巧就在金陵,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原本的金陵四大家又纷纷进了京,只剩下权势全无的薛家一家,这样一来,甄家简直就是一家独大。

前有皇子撑腰,皇帝还时不时给赐下奖赏来,这么一来二去,甄家便彻底成了江南土霸王,别看甄家无一高官,但只要在江南,还没有谁敢不给甄家几分面子?

可大概是他们这些年过得太顺了,居然轻易的被林如海跟林绪之两人联手坑了,不过他家消息到底灵通,旁人还在做着酒醉金迷的的白日梦时,甄家就已经得了消息。

深知不好的甄家当机立断,将财务一份好多份,赶紧派人送到各处亲眷世交家中,以便留下条退路来。

而作为甄家老亲的贾家自然也在名单上,等甄家送财上京时,金陵早就被查了个底朝天,而甄家也被一道抄了家。

这要是往常,就是甄家犯了再大的罪,皇帝也会看在奉圣夫人的面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事里头偏偏就搅和了一个三皇子。

这时候的皇帝并没有丧失爱子,导致一病不起,然后退位让贤,也因为义忠亲王未死得知了儿子们做的手脚。

他为人最是自负,就算对被逼疯魔的太子心生愧疚,那也是他人挑拨,逆子离间,自己哪会错。

第100章 红楼53

三皇子能不甘寂寞的搅和到盐课里去, 这与皇帝对待皇子的态度有关。

隆庆帝的后宫很简单, 就是典型的古代帝王规格, 一后一贵妃四妃四嫔……不过不寻常的是这皇后是继后, 原后乃是他的少年夫妻,太子便是她生下的。

说起这位皇后, 也算是段传奇, 未登机前的隆庆帝并不是先帝喜爱的儿子。

皇宫里是天底下最拜高踩低且看碟下菜的地方,他这种身份的小透明皇子生活的并不容易, 不管是皇后、宠妃、甚至是得宠的大宫女、大太监们,都能轻易地欺负拿捏他,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撑腰。

一个生母位分不高,又不受皇帝喜爱的皇子, 在刚成年时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出宫建府,逃离这个冷血噬人的皇宫。

可是天不从人愿,别的得宠些的兄弟都已经出宫了,只有他就好像被亲爹遗忘了一样,到了年龄也迟迟未被提起。

可他一个母族势微,又不起眼的皇子,谁会冒着触怒皇帝的可能提醒于他呢?

事情的转机就在他的原配身上,这姑娘人美家世好, 进宫选秀时被一帮皇子瞄上了,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人美,而是——家世好,皇家选妻比寻常官宦更加势力。

各位皇子都未长成, 又在没有太子的前提下,一个家世过人的妻族,就与权势地位不低的母族同样重要。

反正没有太子,父皇又态度暧昧,这种环境下的皇子哪个又不想拼一下呢?

而没人在意被一窝蜂争抢的人会是个什么下场,大概疑心病是帝王的专属特质,见自己妻妾儿子都拼命争取一个姑娘的婚事,皇帝第一反应就是这些逆子想要造反了,居然想拉拢朝臣。

他怀着巨大的恶意把她赐给了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隆庆帝——当时甚至连个封号爵位都没有的鹌鹑儿子,用以敲打有些忘形的儿子们。

隆庆帝还在筹谋怎么让父皇同意他出宫建府的时候,一团大惊喜就砸到了他头上,伴随着赐婚圣旨的,就是赐爵并出宫建府的旨意,并且还赏赐了不少的东西。

被利用的皇子却高兴极了,或许是当初他逃离皇宫的愿望太强烈了,或许是她的家族给予他太多的支持,少年慕艾的隆庆帝与她过了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平和日子,然后这一切在最温馨最美好的一刻戛然而止——原配早产,只留下一子,就彻底消失在他的人生里。

人往往会美化自己的记忆里,何况是正情浓的发妻,待隆庆帝使尽手段搞死老爹兄弟登上皇位。

他就将原后之位给了她,而他们的孩子,就成了极宠爱于一身,甚过所有子嗣的太子。

而所有的皇子都是在这种阴影中长大的,不管是生母宠冠后宫的皇子,还是本身就惊才绝艳的皇子……在皇帝眼里全加一起也都不及太子重要,谁要敢挑战这个事实,就要有被教训的准备。

后来随着太子长大,皇帝衰老,在前朝后宫所有人的努力下,这两位的关系总算出了裂缝,当时的情况甚至比他们想象的更好,太子接受不了父皇猜疑打压的事实,居然就在羽翼未丰时造反逼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