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115)+番外

作者: 小二娃 阅读记录

顾妩见老太太的脸色就猜到了几分,安慰她道:“老太太放心,他两没事,睡一觉就好了,况且他们一直练武,体质不同一般学子孱弱爱病,肯定没什么事。”

“也是,孩子不像我这孽障文弱,这我便放心了。”老太太这才安心了,毕竟儿媳妇医术还真没出过错,半日精神紧绷下来有些疲惫,见孙儿安然无恙,就带人回去了。

而见母亲说完就撤,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被孱弱爱病的贾政红着脸也告退了,走之前还顺手带上了一脸心疼哭哭啼啼想往里钻的王夫人——孩子正睡觉呢,还是不要进去吵醒了他们,何况大哥大嫂还能照料不好,何必留下碍事?

其实顾妩倒也不在意王夫人就不留下,反正经过近十年的交锋,

吃亏多了就得了教训,她现在也不敢处幺蛾子。

王夫人虽然因为贾政得了诰命,可也就在别家女眷那里抖一抖,可在顾妩面前就是恨毒了也不敢表现,真是乖的不得了,恨不得把自己当鸵鸟藏起来,顾妩看不见才好。

况且王夫人就是再蠢再毒,对儿女的心也是真的,既然暂时没打算给贾政换个媳妇,还真没必要不许人家照顾儿子。

不过贾政带走也不错,她可不想看她哭哭啼啼的。

两孩子是累着了,但也就这样了,跟别人比起来,还真可怜不到哪去,等睡醒了绝对又是两个精神抖擞的公子,还没必要小题大做。

这两人这么一睡就是谁过了夜,顾妩也没让下人们打扰,至于晚饭……喝了补药就行,而且不过一夜没吃,饿不死人的,只让人备好了热水跟饭菜,等什么时候醒了,再端过来用了就好。

第二天两人一醒,第一件事果然是喊饿,下人们听夫人的吩咐先上了谁,让他们洗漱了,这才端来了一桌子饭菜,两人狼吞虎咽的吃过后,这才感觉活过来了。

这科举真不是人考的,饶是他们身体康健,又有武功傍身,三天下来也觉得心力交瘁,怪不得好些人都熬不下来。

待吃饱喝足了,两人先去正堂给顾妩林绪之请了安,这才听他们的去了梨香院,去跟老太爷老太太汇报一下。

等他们去的时候,不但老太太在,连贾政跟王夫人也都眼巴巴的等着。

见两人精神饱满,丝毫看不出昨日心力交瘁的模样,众人这才放下了心,转而问起考的如何。

贾瑚跟贾珠对视一眼,贾瑚先说:“如外公所料,此次出题倒是生僻些,不过都是我跟珠儿练过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贾珠附和道:“大哥说的是,只要考官没有变了风格,应是无碍。”

贾政喜爱读书,听了这话倒挺感兴趣,忙问此次出了哪些题目。

他现在是正经的翰林院官员,要知道考过的原样考题很容易,只是他昨日想去接儿子回府,特特提前请了假,本想晚上让人去弄考题回来参详参详。

可王氏眼泪涟涟的,他这些日子又忙着科考的事情,多日没见宝玉跟探春了,难免有些想念,这才过去看看,就错过了看考题的时机。

眼下儿子侄子说考题生僻,就又勾起了探究欲望,代善贾母不耐烦听这些,就打发了他们去书房详谈。

第90章 红楼43

等跟贾政谈完了考题, 两人就又乖乖的去了顾家, 跟顾老爷子谈了谈考题跟答案。

顾老爷子分别听了两人的答案, 心里就有了数, 微笑着对有些踌躇的两人道:“你们的主考官在我手下待过些时日,我倒也了解他几分, 只要不出意外, 就没什么问题。”

贾瑚跟贾珠这才放下心来,以顾老爷子的为人, 没有把握的事他轻易不会出口,既然他都这么肯定的说了,那他对主考官就不是一般的了解,这么看来, 两人榜上有名,虽不说板上钉钉,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既然考的没什么问题,顾老爷子又教了他们些殿试规则,就让他们回了。

贾瑚但是想让人进去帮着给可卿报个信,可贾珠却死活不肯,还劝他:

“既然都决定跟大伯母说了,就不要再行这种事, 这要是在府里被发现, 为了你的面子,还有人打掩护,按下这事去。

可若是在顾府里被发现了, 那顾夫人拿你当登徒子,再也不愿将可卿许配给你可如何是好?”

贾瑚一听这话觉得有理,还是打消了主意,既然自己考的不错,以他的条件跟两家的关系,只要在金榜题名后老老实实的请母亲做主就能得偿所愿,现在实在没必要冒险,万一被人抓个正着,那可就要多添出许多波折来。

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他还是再等些日子吧!

打定了主意,他便从善如流的跟着贾珠出了顾府。

贾珠见自己一次就劝住了他,不由有些不真实,他们自小长大,兄长虽宽和大度,可一旦打定了主意,别人还真没什么办法。

这次居然就这么听话,看来自己这位小嫂子,在他心里分量着实不轻啊,心里不由更警惕了些,想着自己还是要小心些,不要泄露出去大哥做的这些事,免得大伯母知道了心里不舒服,让大哥的婚事再出事端。

两人心思各异的回了府,回府后两人正准备按顾老爷子指点,好好突击一下殿试可能考到的知识点。

不想却有人递进来帖子,邀请他们参加诗会。

这时候举报这种诗会无非就是举子们刚考过,对自己答题没有把握,邀请一些名列前茅者与有名师教导的举子探听探听标准答案罢了。

而贾家兄弟不仅两试成绩靠前,又拜在顾家门下,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尤其是贾瑚,更是江南贡院两试头名,会元加身,焉有不引人注目之礼?

毕竟读书人于科举上最高的成就就是三元及第了,没有谁不在暗搓搓的盯着这名头。

可历朝历代能三元及第的文人都不多见,本朝至今也无人能有此殊誉。

而每次考试有此可能的便是各地解元了,而贾瑚正是其中最有可能的人。

因为江南考区人才辈出,贾瑚能在此地超越众多举子,一举成为头名,学识文采必定过人,且他还有一优势。

他拜在顾家名下,这顾家顾老乃是文坛大佬,朝廷翰林院官员大多数都是他门下学生,本应风光无限,可偏偏因夺嫡之祸差点颠覆,为求低调已数年不曾收徒了,只教着外孙罢了。

可就算不参与政事,但他的影响力一点都不减,众所周知,能当春秋闱主考官之人,皆是翰林院所出,而现在翰林院这批人,上上下下有不少人都是顾老调.教出来的,他能了解这些人的处事风格,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现在要交流考试心得(标准答案),请谁也不如请贾家两兄弟前来。

接了帖子,贾瑚与贾珠对视一眼,还是决定出去一趟。

毕竟现在榜还没出,大多举子心中没数,他们要是以准备殿试为由推了,这不是拉仇恨吗?

而且既然已经有了把握,出去交际交际也未尝不可,毕竟同科进士,就要从这些人里出了,现在交际交际,刷一刷好感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吩咐下人准备马车,去了诗会的地点——会宾楼。

其实一看地点贾瑚就有些吃惊,因为这会宾楼正是他母亲名下的酒楼,当初取名时,母亲死活就要这个名字,父亲虽然觉得不太符合他低调奢华的内涵,可被母亲镇压了,还是委委屈屈的同意了。

倒是外公对这名字大加赞赏,说取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会宾”二字恰如其分。还对父亲的不懂货表示了鄙夷。

不过贾瑚倒不这么想,以父母后来的表现来看,母亲取这名字跟先贤诗句没一分钱关系,而外公对父亲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待见。

不过父亲也不在意,用他的话说,“谁让以前做错事,欺负了人家闺女呢?难道还不允许老父亲不待见人渣女婿了?这都是岳父涵养好,要是以后谁敢这么对他女儿,非灭了他全家才算完”——正是迎春刚生下时父亲亲口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