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与俏郎君(79)

作者: 阿萨满 阅读记录

“走,到河边看看!”

杨瑾突然来了精神,令孙宁和王炳面面相觑,王炳搀着铲子,步履蹒跚地追了上去。

穿过树林,视野豁然开朗。波光粼粼的水面,绿意盎然的山脉,野花芳草地,鸟啼晴朗天。

等二人追上,正见杨瑾弯着腰在地上找什么。

“这一片或许有挖过的地方,你们别愣着,也快找!”

二人知道杨瑾查案时钻进一个细节没有结果是不会回头的,即便将信将疑,他们也分头寻找起来。

终于,顺着河道寻到山深处一道浅水湾,真叫他们发现了一片挖后重填的土地。此地背阴,表层的土被压的很平实,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铲子一下地,泥土很松动,与周边的不通。

他们挖到约上臂深时,发现了一具腐化的、身首异处的尸体。

……

李赵氏看见尸体嗷一声就晕过去了。他们把尸体带回县衙,但尸体腐化厉害,即便它是李常,现在也无法百分百辨认。

自古以来命案都是受人关注的,价值李常失踪前又是殉情又是闹鬼,众人都道是翠雨索命,活不能做夫妻,那就做对死鸳鸯呗!

因着李赵氏的指认和马钰瑛的证词,此案以死者为李常的方向侦查。

冯知春并不希望杨瑾陷入太深,一来她直觉不安,怕杨瑾会有危险;二来,距离府试时日不多,案子总是查不完的,考试却是有限的,错过这一场又要等几年。

可她知道杨瑾的脾气,想阻止他是不可能的。她唯有时常做些好吃的给他,让跑腿的赵丰多劝他两句。

捕快们兵分三路,一路勘察藏尸的野山;一路到李常家和春风楼寻找线索;一路在县城内排查寻找线索。不知不觉就过了十日,进展不太乐观。

马老爷偶来串门,除了讨论新菜谱外,还抱怨马钰瑛一改性子对破案感兴趣起来。

儿子愿意留在家里马老爷自然开心,可儿子依旧无心继承家业,天天跟着一群捕快东奔西走,马老爷跟着提心吊胆,是夜不能寐饭不能食,人都瘦了一圈。

这日难得,杨瑾约冯知春见面,约在王彩花的店里。

王彩花并不知道他俩确定了关系,她本就想撮合二人,见他们前后脚来店里,手一推就把人打发进空空无人的后厨帮忙去了。

“王姐真是位好人。”杨瑾总结道。

冯知春又好气又好笑,拍了他胳膊一下,“你早计算到了是不是?”

杨瑾不置可否,拉开椅子再倒了两杯凉水,抬手一拉冯知春,将她箍在自己怀里。

两人许久没见面,冯知春有些害羞。她挣了挣,被他箍得紧,只得依他坐在他腿上。

杨瑾一言不发,头靠着她的,闭着眼,呼吸绵长。

冯知春抬眸看他那张近在咫尺的俊俏面庞,他的眼底有一片青色,遮不住的疲惫揪着她心里一阵发紧。

她心疼地摸了摸杨瑾的脸颊,杨瑾一下睁开眼,看着她,漆黑的眸子慢慢攒满亮光。

“嗯……”杨瑾捉住她的手摩擦了下,低头靠在她的肩头,低语,“难得一刻清闲。”

被杨瑾靠着的地方发着高于体温的热度,冯知春心砰砰直跳,她被杨瑾捉在手心里的手指微微用力,有些不满道:“难得我们见一次面,这样就可以了?”

杨瑾轻笑一声,他们贴得太近,那声轻笑震荡开,撞得冯知春心头一颤。

“若我说不可以,你会按我想的满足我吗?”

这话听着怎么这样不正经?

冯知春默了默,推开他,“你不听我的话,我又为何要听你的话?”

杨瑾无辜地眨眼,“我哪有?”

冯知春瞧他那样心头就一软,她赶紧敲响警钟,又把防线提起来,凶巴巴道:“我叫赵丰劝你注意休息,你听了?案子!案子!案子!你不休息,思路就会来吗?证据就会来吗?”

被她指着骂,杨瑾并不生气,反倒心情极好的样子。

他一把把她抱在怀里,像抚摸一只小猫一样抚摸她的发,叫她恨得牙痒,“别以为这样能哄我。”可偏偏,她满腹的委屈和怨气就这样被他一顺又一顺给顺平实了下去。

第67章 母亲

委屈的情绪被某人顺平后,冯知春觉出不对劲来。她抬头摸摸杨瑾的额,问道:“你是不是心里有事?能同我说吗?”

杨瑾眸中有挣扎,半晌道:“你知道我们现在在查的案子……”

“嗯。”

“现在情况倒是有些复杂。我们在李常家又发现一具尸骨,而它……”杨瑾面容有些扭曲,似下了不少力气才能将后续的话吐出,“极有可能是我的生母。”

冯知春大吃一惊,她曾听杨瑾说过,他是父亲和一名妓子风流后的结果,他幼年随生母住在风尘楼中,而后杨家来寻,那名妓子在将他卖给杨家后消失踪迹。

杨瑾晓得她会吃惊,安抚地拍拍她的发顶,继续道:“生母她把我送还杨家后得到了一笔丰厚的财产作为补偿。听生母的好友说,自那后不久她就生出安定之心,很快便嫁给了一户人家做妾。再过不久,她就病死了。”

寥寥数语,信息量很大。

杨瑾生母嫁人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按时间推算,那正是李常家爹娘搬来县城不久后的事。假设她是被害,再一联想到翠雨和李常,如果翠雨顺利嫁入李家,然后因意外死去,剩下价值不菲的嫁妆,这几乎与十几年前如出一辙……不由令人觉得可怕。

“已经过了十几年,你又如何判断那具尸骨就是你的生母呢?”

冯知春的疑问杨瑾不是没有考虑过。

他发现这具尸骨是意外也是必然,因为这具尸骨就在李常家那口被石块压住井口的枯井里。

在搜集线索的时候,李常爹娘对捕快暗里的抵触叫杨瑾生疑。他私下调查了李常家的来历,邻里和雀姐儿评价平平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可那小小的疑惑刺在他的心头,始终无法无视。他向来很相信自己的直觉,纠结之后,做了个有违身份的决定。

正好,其他两队搜查发现了一些物品,杨瑾便以“请家人辨认”为由将李常家人引出家门,自己和孙宁王炳一同潜入李常家,而后就搬开了那口压住枯井的石头……

三人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发现,原先责备杨瑾不该这么做的王炳和孙宁也被震飞了魂。为免打草惊蛇,三人把石头压回井上,速速离开。

而后,杨瑾又向雀姐儿打听李常家的来历。雀姐儿自幼在中周县的风尘地长大,街坊百姓不知道的秘闻,她多半都知道,只在愿不愿意说上。

杨瑾再三请求雀姐儿回忆一些有用的线索,毕竟春风楼与李常家也是有一些牵扯的,不论翠雨是生是死、参不参与作案,对春风楼来说都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雀姐儿深色复杂地看他,长叹口气,终于道出了一段往事:那是关于他生母的。

“我原不想告诉你……她对你是狠心的,你对她也耿耿于怀,我又干嘛自找不痛快呢?你既问了,我也说了,只望你心里能原谅她几分。你不是风尘中人,不知道我们的苦,不知道光阴于我们是怎样的,也不会知道我们这样的女子心中多少对平凡人间都有向往。若能挺起腰过日子,谁又愿意以这种姿态讨生活?都是苦命人罢了……她也得到了她的报应……”

长久的沉默横在空气中,压得人沉沉欲坠。

那口枯井之中,是一具陈旧的尸骨。骨身娇小,大概是被人抛下井井口就被封住了,井里头还残存一些首饰和残破衣服布料,约可判断是个女子。

嫁人,病死,井中的尸骨……

杨瑾很快就连出了一条线。

如果那是他的生母……

母亲……

娘……

多么久违的称呼啊……

杨瑾有一阵恍惚,生母在他的记忆里已经模糊成一片,他与她待在一起的时间远不如和雀姐儿的长,对她的恨意也是在漫漫抑郁的长夜中衍生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