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与俏郎君(49)

作者: 阿萨满 阅读记录

“一定会的。”杨瑾轻轻拍了拍知夏和知秋的肩。

他欲问客栈老板借匹马代步,转身见马钰瑛已牵了两匹好马来,正等着他。

“客栈的马哪比得上我家的。”马钰瑛拧眉道,是难得的正经,“我挑了几个好手跟随,也早叫人去县衙报官、指路,咱们救人要紧,快马先行一步。”

“好。”杨瑾点头道。

二人跨上马,与马家几个好手一同往西边树林疾驰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有点忙,加上上班就长时间盯电脑眼睛老不舒服……(真的好佩服我的女神们/(ㄒoㄒ)/)

文章也比较冷,会按照大纲写完,不过不会日更。更新频率是2-3天一更,请还留在坑中的米娜知悉哟?

————————

关于FelixXFelix亲在上一章指出的疑问。

首先谢谢妹子。

1.也许这个地方存在些逻辑、常识问题,但我不会改动的,主要是修文实在好累,已发的文字都不想再动了,往后都是如此,这篇不足之处下篇进步。

2.我这章也有提到,女主在这件事上自信过头了,这个过头带来了不重视。

3.……我不这么写后续展不开哇,大纲这么设的,遵循1.我也不会动……所以就这样吧,还要让故事继续_(:зゝ∠)_

还是要感谢妹子(比心)

晚安。

第43章 寻找

一行人快马加鞭,不多时已过通往西边树林的巷道。出了巷道,视野一下开阔,视线所及处——衰萎发黄的草地之中,赫然躺着两人——正是冯知秋说到的不知名的年轻女子与客栈伙计。 

两人周身的植被已被漫出的鲜血染红,杨瑾下马靠近,探了探二人的鼻息,眉间拧出更深的沟壑。

马钰瑛等人没有靠太近,只在外围打转。几个男人虽身高马大,也不胆小,但这样的惨案,除了从司政的官爷儿,没有谁敢也没有谁愿意去沾晦光血气。

杨瑾不是仵作,不懂尸身上的门道。他粗略检验了两具尸身,没有发现什么值得的线索,替二人合上双目后,拿帕子擦净手,又折身返回。

如何?”马钰瑛问。

杨瑾沉默地摇摇头。

他跨上马,又回首俯看。

客栈伙计怕也没想到,一时兴起的八卦之心竟害自己有去无回,命丧黄泉。

马钰瑛目触两具尸体,在心里默念一句佛语,才继续问道:“接下来怎么办?是分散开去寻?”只是放眼望去四处都是路,谁又能算到那两个人牙子走了哪条道,是不是还有别的同伙。

杨瑾也微眯起眼环顾四周。

在不知道任何线索的时候分散开寻人实在耗费人力,不光人力,还耗费了宝贵的破案时间。他们一共八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眼下比起寻人,更重要的是发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

然此刻,他的心忽上忽下,慌得不行。

看到那两具尸体时,杨瑾靠一丝理性勉强撑起的冷静一瞬间崩溃。两具尸体上只一到两处刀口,都是致命伤,可见那两个人牙子是舔血杀人的惯犯,人命在他们眼里轻如尘土,要杀便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带一点犹豫。

冯知春落进这二人手里……怕是……

杨瑾握住缰绳的双手带着不自知的微颤,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种时候他谁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

一定要把冯知春平安救出来!

而那二人,定要叫他们因果报应,拿命偿还!

愤怒战胜恐惧占上高峰,杨瑾的思绪终于恢复归位,开始运转。

沉思片刻,他说道:“留下两人原地等待,寻人的事交由后援的人去做,我们得先去找人牙子的踪迹。”

马钰瑛问道:“这一圈方才我们都看过了,四处都是衰萎的枯草,也没看到什么明显的脚印或马蹄印、车轮印,可是从哪里找起啊?”

杨瑾反问:“你说两个男人短时间内带走三个年过及笄的女子,有没有可能?”

马钰瑛想了想,摇摇头道:“若是你我八人中挑二人,我都敢说很难。可两个素未谋面的,还真不好说……万一人家天生力大呢?”说到这,又低声喃喃推道:“三个女子中若都是昏迷,想一次带走就要一起扛起走……若只一人或二人昏迷,只需威逼清醒的跟着,或许也可以……”

杨瑾没时间叫马钰瑛琢磨明白,直接替他总结道:“若三个女子都是昏迷,负重太过,脚步很沉,行程变慢;若有任一或以上清醒,两人束三人,也不可能不留下什么痕迹。可这一圈并无明显痕迹,说明他们走的很轻松,若不是将三个女子威逼服帖,那必定在附近藏有马匹或马车,只需一个一个送过去,再一起带走。”

没等马钰瑛接话,杨瑾已一股脑把自己的猜想说出:“他们携两女从那边林子出来,但正常时候,年轻女子怎可能孤身一人进树林去?又,更先前时,巡街的捕快道只看见陈姗姗与两个男子拉扯。多出来的这个女子很可能早被人牙子藏在某处,这个某处,多半就在那边的林子里。”

他指向一边的树林,手平移,滑向另一边,“他们从林中出来,为何只往对面的林子走,却不往别处走。那么,说明那边可能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多半是逃走的工具。”

马钰瑛听的一愣一愣,不过绕了草地一圈,这便想到这么多可能?

“那……”

杨瑾再次夺了马钰瑛的话头,“二人留这,剩下的,与你我分往两边树林去找。马兄,你去寻他们逃生的工具,定要留意地上的痕迹,还有树上的痕迹。”

几人对杨瑾的指挥没有争议,比起盲目的寻找,这样确实有条理许多。当下不再多说,分行三队,各做各的去了。

杨瑾带两个马家伙计进了右边的树林,行到深处,杨瑾鼻端一动,“有烟味。”

两个伙计仰头四下闻了闻,互看一眼,都是奇怪:哪里有什么烟味?

杨瑾拉了拉马缰,叫马头锁定一个方向,加快了速度朝那边踏去。两个伙计面面相觑,也跟在后面。

又行了一炷香,烟火味渐显。

眼利的伙计“咦”了一声,只见前头地上篝火余灰,灰中露出还未烧尽的木料枝叶,痕迹看着很新鲜,应是慌忙间扑灭的。

杨瑾已下马,捏了小撮火灰在指尖揉搓。灰已经凉了。他心中估算着时间,一边绕着篝火余灰四周走了几圈才回到马旁。

上马,掉头。

“走,去与你们少爷汇合。”

说罢,也不等马家伙计反应,已自顾自先行一步了。

马家伙计一脸茫然:这便走了?好像发现了什么又好像没发现什么有用的哇?

其中一个挠挠头道:“我怎么觉得杨官爷儿……神神乎乎的?我们与他看的是同样的东西么?怎的我都跟不上他的节奏……”另一个接话道:“杨官爷儿心思缜密又细致,便是一粒谷子,我们看是谷子,他看却未必。果然是断案的好手。我等还是莫要多说,且跟着就是。”

三人出了树林,又往马钰瑛所在的左边树林去。

马钰瑛并没有走到很深,他听到马蹄声,朝杨瑾招招手道:“杨兄料事如神,这里果然有些痕迹。”

待几人聚首,马钰瑛道:“这边枯草少了许多,痕迹更加明显。”他指向几块地面,“这、这、这几处脚印都隐隐可见,只是杂乱无章,辨不出什么方向。那边——”他抬手又指向一棵树,“树上有被缰绳捆绑过的痕迹,不过除了这些,再没有别的了。”

杨瑾顺着马钰瑛的说明一一看过这些痕迹,到了树边,移眸远看,几十步开外一条蜿蜒小河。

时已入冬,水量骤减,河面比起夏日的来窄了不少,露出斜坡河道。

杨瑾看了看河道,又回头看看树上被绳索套捆的痕迹,眸中阴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