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女学堂(236)

作者: 金佶 阅读记录

钱汝君叹口气,皇帝绝不会允许臣下在武力方面做到一人独大。三公彼此之间,除了合作,更多的是制衡。

总之,皇帝已经对薄家起戒心,毕竟他们姓薄不姓刘,只有刘性拥有同样的力量,薄家才会安全,并且得到皇帝的重用。

钱汝君懂,皇帝为什么跟她谈薄家的事。除了薄家这支军队的形成,钱汝君是很大的助力以外,更因为钱汝君跟薄庆走得近。

“我跟薄庆是好兄妹,真的没有男女之情。”钱汝君无奈只好再次解释。这时代,大概很不习惯男女生做好朋友吧!就是薄庆本身,也以为她对他有点意思,不然不会特地先问过她,跟她道歉。

显然,薄家认为跟窦家的联合,比较有利。钱汝君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到头了。

到最后,钱汝君发觉,薄庆并没有办法违反家族的安排。

这也是钱汝君不敢把薄庆当成对相的理由。以前,她还对心里莫名起来的戒心,而感到莫名其妙。直到这一刻,钱汝君大约明白,她一直感受到,在薄庆身上的束缚是什么。

他活着的目地,是让薄家状大。其实薄庆虽然很优秀,但缺乏自我的坚持。他可以是坚持的人,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自己坚持,而能为了家族坚持。

嫁给这样的男人,福祸难料。或许变成跟他一样的人,会是最幸福的。

但钱汝君知道,她永远不会是这样的人。

她越来越明白,她是怎么样的人。

她很自私,也很自我。是为了自我认知而活的女人。而在外表看起来,为了保护自我的安全,她会显得懦弱。不过要是谁踩到她的痛脚,就等着她的报复吧!

钱汝君歪着头想一想,对皇帝说道:“女儿到了幽州金麦县以后,准备先种牧草改良土地,顺便可以帮父皇养一些马吧!不过父皇,你可不能坑女儿呀!”

“要钱没有,父皇还等着你捐款,改善家庭生活呢!不过,你缺的人手,倒是能够给你方便。你想带多少人过去,就带吧!国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生孩子。现在的粮食,能让他们多养活几个孩子,以后大概会出现土地不足的恐慌症。你去开拓耕地,也算帮了父皇。若你能成功把金麦县变成上等县。那父皇答应你,再封你两倍大的地方当封地。”

钱汝君最想要的,就是皇帝刘恒对人口移动的承诺。要知道,大汉初年,对人口户籍制度,管理的还算严格。人口要迁移,并不容易。很折腾人。

于是两人各自满意。所以皇帝刘恒自然心情愉快的去**做的事。

钱汝君关上大门,不准任何人闯入她的房间。然后,进到空间睡觉工作去了。虽然现在练玄武飞华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钱汝君还是每天练一遍。

等钱汝君回到樗县,就把她的属下全部召集起来,宣布她将移往幽州金麦县,也就是原本柳国县附近。部分人将随她前往,全部采取自愿。不过胡茬因为年龄尚小,且樗县需要人主持,所以她和萧阳留在樗县,她不准备带走。

除了人员要分配,物资也要从新分配,毕竟要开发一个新的地方,必定要准备很多东西,尤其是听过金麦县现况不太好。

沼泽遍地,又多盐碱地,林木又不多。

更重要的是,钱汝君答应皇帝要做的轨道交通,有一个严重问题。那里似乎离大汉的产铁地带很远。

第二六四章 规划新城

铁的产地很远?

钱汝君发出神秘的微笑。

地理,钱汝君学的很好。拥有环游全世界梦想的她,并不视地理的名词为畏途。相反的,她有时间就会背各种分布图。在地理的考试中,背铁矿、煤矿,还有各地物产是理所当然的。

各地物产,可能不太适用大汉。

生活在大汉一阵子,钱汝君已经意识到,大汉的气候,跟后世不太一样。关中地区偏热。而且黄河的水土保持还没有破坏,黄土峡道还没有出现。黄淮平原还没有稳固下来,还处于泛滥时期,上面的河流,随时会来个大改道。

燕京城附近的永定河,还是无定河,河流回旋的空间有上百公里的距离。

热带地区季风雨林密布,瘴厉之气在许多地方都真实存在着。不像后世,因为森林砍伐殆尽,除了桂省、滇省之外的地方,已经基本不存在雨林了,瘴厉之气,也就这样消失了。

毕竟,那股气息,需要许多动物,喷发的尸气还有毒气,才能够形成。

这时代,人类才初时成为大地的主角,用群体的力量,逐步开拓它们的活动范围。

比较起来,干旱的西北地方,反而比较适合人类的活动。

现在这片草原虽然干旱,但远没有后世干旱,冰山上的雪水源源不断的流下来。只不过,大部分的水是浪费了。在钱汝君看来,这个地方跟后世一样,适合种棉花果树。只不过,即使是保存期比较长的果子,一样不适合运输。除非是晒干的枣子。

然而,运费的沉重,让每个地方的人,几乎只能吃当地的食材。这导致大汉的食物种类,非常贫乏。

钱汝君想要这个世界精彩一点,想要做到这点,只有改善交通。

只有改善了交通,流通才有可能。即使只是增加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就能让中地理论的商品圈扩大,终至于交叠在一起。

何况,钱汝君预估,实现轨道交通,速度可能有百分之五十到两百的提升。

所以钱汝君要专心建城,还有做这件事。对她来说,如果没有把交通建立起来,就算城市建好了,也是无根的浮萍。

看到钱汝君自信的笑容,胡茬当先举手头降,说道:“你心里有底就好,反正大方向跟着你走准没错。我负责厘清小细节。”

“谢谢!”看着如今八岁,愈发显得精明的胡茬,钱汝君觉得,胡茬真的太早熟了。

钱汝君虽然才十一岁,但其实已经活过太久了,空间里的时间,还有穿越前的年岁。但她一直发觉,她的心态一直维持在稳定的年岁,似乎不再跟着凡间的年纪走动。只是因为年纪该有的烦脑,还是会准时掉到她身上。

因为十一岁,她才能拿到封国。

“你要带走多少东西呢?”胡茬问了,人手的抽离,势必影响到樗县这边的发展,一次全部带走,是不可能的。

“一半的老师,愿恴跟着走的匠人和学生。至于农户,就不带了。他们在这里土生土长,估计不会想走。要是想去东方看看,带着也不打紧。”钱汝君盘算后回答道。

“的确不少,你要再建立学堂?”胡茬猜测道。

“新城市的核心,是各种学堂。”钱汝君笑笑说道,说出她的计划。

“没听说过,大汉要又建城池,第一个先建城墙,第二个建官府,有了这些,就有百姓来住了。毕竟城里人,总是比当个城外人来得高贵。”高洋说道。这是她住在长安城的心得。说明了大汉人的心态,要不是城里住不了,长安城确实高贵,普通百姓早就往城里挤了。

当然,特别富有的人,不见得喜欢住城里,他们住的地方,早就把各种娱乐备齐了,根本不假外求。他们之所以会在城里买房,是为了预防战乱和流民潮,还有疫病。

钱汝君的脑海里确实没有城墙,因为她来自没有城墙的时代。不过,想到城墙,她还是认同的点点头,认为在大汉很有必要拥有城墙,也比较好管理。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完之后,最为尴尬的时间来了。对于要不要跟钱汝君去,许多人的内心很挣扎。钱汝君说了,要去自愿,甚至卖身给钱女君的人,钱汝君还能够还她自由身。

不过,现在没有人在乎那点自由,属于钱汝君,得到钱汝君的庇佑心较重要。别的不说,光是钱汝君是公主一事,就能让她们免掉许多麻烦。

除了接受洗脑的人以外,钱汝君只有婢女,没收过男人。这是她的精神洁癖,也是她不擅长跟男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