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锦绣(174)

作者: 小染 阅读记录

待听得白妈妈每一句都是些没用的,锦绣连声制止。

“妈妈可不用学那黄家太太怎么骂人怎么啼哭的,你只需回想回想,黄家到底想叫我们容府怎么做就成了!”

如此等得锦绣一路来到康氏的正房院门口,她心里也就有了决断,待她进了屋之后,她也便不曾制止黄太太的哭闹、就笑着将黄氏那个二弟媳妇盯了一眼又一眼。

方麟当初可是从黄氏的娘家爹与兄弟口中得知,她五叔容稽开春便要下江南赴任那个漕运参将去了。

为免叫容稽或是江南那边得知此事已经走漏,再揣摩起了镇抚司为何如此在意这个差事,甚至临时将这差事换了人,方麟当即就答应将黄氏的二弟收到他麾下做个总旗,也算是用这个好处给黄家人封了口。

怎么现如今这位黄二奶奶不但不帮着容家些,却还跟着婆母和大嫂一起闹成这样儿?

难不成这还真叫白妈妈中了,黄家的胃口大得很,可未必是一个总旗满足得了的?

话这位黄二奶奶本也不曾见过锦绣,如今眼见着锦绣一个姑娘家进来了,不但不上前给众人行礼,反而只管盯着她的脸仔细打量,她便难免有些恼怒。

敢情这容家人是将黄家人当成耍猴儿的了不成?连个没出阁的姑娘家也赶来瞧热闹了?

只是黄二奶奶也明白,这里可不是黄家,而是容府;她与婆母妯娌既是主动送上门来的,还能不许容家人四处走动不成。

黄二奶奶便索性伸手拉了拉哭闹不休的婆母,示意婆母先停停,这屋里可是又来人了……

谁知黄太太抹了把泪后、再将来人看清楚,忍不住就冷笑起来,冷笑道这容府还真是个没规矩的。

“我们可是来跟亲家商量正事儿的,来了半个时辰都见不到主事儿的正主儿也就罢了,怎么连个孩也都赶着来瞧笑话了?”

原来黄太太虽然也不曾见过锦绣,却是听女儿黄氏提起过,容府三房前些日接回了一个外室女。

再加上黄太太既是见过莲姐儿和蓬姐儿的,她又怎会对不上号儿,情知锦绣便是那个外室女了?

她这话语之间自然也就全是恼怒,恼怒于这容府可真是欺人太甚,一个外室女竟也敢来瞧她们的笑话。

谁知锦绣就淡淡的笑着开了口,笑道黄太太倒是有规矩的。

“您的女儿可还在顺天府的大狱里捱日呢,您不好好和我四婶商议商议怎么将她捞出来,却只想去见我们夫人要官要好处,你们黄家的规矩我可是真看不懂了。”

黄家若是只想给自家爷们儿要个官,方麟可早几日就给他们家了——那可是锦衣卫镇抚司的总旗,换了寻常背后没人撑腰的、也立不来大功的,哪怕熬上十几二十年也没戏。

如今却是眼见着连这锦衣卫的总旗都满足不了黄家了,锦绣自然便将黄家归为不知足的那等人,言语中也没给黄家女眷留上一点客气。

黄氏如今的下场是被她算计的不假,可黄氏在容府这几年又少算计了三房不成?

这若不是三房多少还有些能耐在,早就被黄氏算计得连骨头渣都不剩了好么!

那么现如今黄氏既是打死了人,她的下场本就是咎由自取,她容锦绣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内疚或是手软,继而再多给黄家一些补偿。

她也便不等那位黄太太接上话茬儿反驳她,就笑着转头看向黄二奶奶道,看来黄家本也不在乎黄二爷的前程,再不然便是嫌弃区区一个总旗的官职实在是太了。

“既如此我回头便跟我父亲讲,还请黄二爷另谋高就去吧,锦衣卫北镇抚司可放不下黄大爷这尊大神。”

却也就是锦绣这般一之后,黄家那几位女眷顿时全都愣在了当场,只差在脸上画出一个大问号,问一声黄二爷的前程和总旗这个官职有什么关系了。

这也好在那位黄二奶奶还算个聪明些的,她也便比她的婆母和妯娌都先反应过来,只在愣了瞬间后便失声道,容三姐的意思是……

“是我们二爷的差事已经有了着落,我们二爷竟然要进镇抚司当差去了?”

这事儿若是真的,自家二爷为何不早?

如今自家人来到容府闹了一场,这岂不是差点儿没将这已经成事儿的官职闹丢了?

那可真怪不得这位容三姐进了屋后便连盯了她好几眼!这一位可是容指挥使的亲生女儿!

锦绣这才得知黄家女眷竟对黄二爷的差事毫不知情,倒是她方才那番话有些鲁莽急切了。

她便笑着点了点头道,黄二奶奶的没错儿,黄二爷是要进镇抚司当差了,只是她也不知道,黄二爷竟然没跟家里讲。

“想来也是方镇抚曾跟黄二爷讲过,是冬至过后再叫他前去镇抚司报到,黄二爷又是个沉稳的,只想等到当日再跟家里报喜,这才未曾提前跟家里讲罢了。”

“好在您几位今儿既然来了,如今又在四房做客,正好可以和我四婶亲近亲近。”

“要知道我四叔早几日也进了镇抚司做个百户呢,黄二爷将来应当就在我四叔手下当差。”

只是别看锦绣话是这么了,她这也才算彻底明白过来,方麟为何将那总旗的位开玩笑般送了黄二爷。

这锦衣卫总旗的位可不是糖果,哪个孩哭了就可以随便塞过去给人堵嘴。

他若是只想给黄家人封口,哪里就用得着如此大手笔,就好像他没有别的办法可用了?

可是如今再这么一瞧啊,敢情方麟早就看出来了,那黄二爷竟是个如此口紧的,也便是个可以一用的,这才顺水推舟允了一个总旗出去。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趁热打铁

既是黄二爷得了一个锦衣卫镇抚司的总旗差事,便已令黄家女眷大喜过望,锦绣难免趁热打铁。

她便笑着提点对方道,黄氏虽已挨了一百杖,此时再差人前去顺天府情也来不及了,那三千里的流放却是未必不能免。

“我已经请我父亲为我……五婶递了几句好话儿,那知府大人想必也不敢狮大开口。”

“只是还请黄太太心行事,莫叫旁人看出端倪来。”

三言两语间便又将黄家人教了一遍,也免得叫外人看出黄家花了银买人李代桃僵、代替黄氏流放。

她容锦绣是想借着惩治黄氏、将五房捅开一个口不假,可如今这口已开,她又何必非要黄氏的性命不可?

那黄氏再可恶,如今已是离了容府、再起不得风浪,这样的下场已是足够了,何况锦绣又给黄家人封了一次口,这口已是越扎越紧了。

这黄家人也便哭哭啼啼而来,感恩戴德而去,临走前也不忘又给康氏与锦绣赔了一回礼,直道还请二人多担待之前的失礼之处,又撂下一句“日久见人心”。

康氏当时便被黄家女眷这句话懵了,直等众人走了半晌还不曾纳过闷来;锦绣却是当时就听出了这句话的意味,而这话也正是她想要的,她便不禁抿嘴儿笑起来。

要知道容稽和黄氏已是成亲七年多了,两人还养育了两个女儿,如今不过是黄氏出了点事,容稽不但不救人,还迫不及待送上一纸休书,随后便又纳了一对美妾。

而那蒋氏亦是早不装病、晚不装病,偏在黄家来人后闹起了毛病,也便叫黄家女眷连致雅堂的大门都没摸到。

倒是方麟本与黄家从无来往,如今却愿意将那黄家老二收进镇抚司,还张口就允了黄老二一个总旗。

这就更别论锦绣虽只是个姑娘家,却也不忘帮着黄家人,是顺天府那厢只需塞些银,便能免了黄氏的流放……

那黄家人是傻的不成,经了这一遭后还会闹不明白谁好谁歹?

那么黄家女眷这句“日久见人心”,也便不亚于一份投名状,总之这家人此后不可能再将容稽当亲人,更不会再将蒋氏当好人。

如此一来哪怕直到容稽前往江南上任,那江南一派也未必知晓镇抚司已经盯上了这个“漕运参将”,更不知道容稽身边埋着几个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