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为军嫂(63)

作者: 暗墨沉香 阅读记录

等宁馨再上工时, 偶尔会有女人跑到她跟前问点私密的病情, 还让她给保密。宁馨答应给病人保密,还会耐心地给病人治病。因为宁馨性子温柔,态度好,女人们显然更愿意让她给看病;再说宁馨的诊疗效果好,她医术好的名声很快传了出去。

有宁馨对比着,高和平那点半瓶子咣当的医术更显差劲。

有时病人吃了高和平开的药, 却没有效果,就到诊所找他。高和平就说他医术有限, 让病人去城里看病。在村里开药也花钱,虽然花钱不多, 但对农家来说也不愿意浪费这样的支出,病人一生气,就到老支书那里投诉高和平。

高和平当然也听说新来的女知青会治病的事,但他没放在心上。他觉得宁馨是个外地人, 就算医术好,老支书也不可能随便用她。

高和平才是个十□□的大小伙子, 他低估了村民们的心理。明明有更好的大夫在身边,他们干嘛选择医术不好的那个看病。

宁馨给人看病后,手头经常没有合适的药材。她会给病人说该抓什么药, 让病人自己去买药。病人就觉得这样很麻烦。他们又不识几个大字,也不咋出门,上哪里去买药材。

于是病人就找到老支书那里,跟支书反应情况。有几人反应情况之后,老支书经过考虑,决定把高和平换下来,让宁馨在村卫生室工作。

老支书首先找到高和平,跟他谈谈。

“和平啊,当年我是看你爹受伤有治骨伤那份手艺,觉得治病跟治疗骨伤有相同的地方,都是给人看病,再加上你上过学,我才让你去学习医术,学好之后为村里人造福。可是你学医时间短,看来学到的医术有限,咱村里的人对你经常推脱让他们去城里看病有意见……”

老支书铺垫了前提,一咬牙,终于把他的目的说出来,“你看,要不这样,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再安排你去继续学习医术,啥时候学好再为村民服务。只是,现在咱们村来了个有能耐的女知青,人家医术确实好,能给二虎妈治好病,还能帮人接生,村民更愿意让她在诊所上班。我打算让她接替你这份工作,回头我再帮你安排个别的活干。”

老支书说完后,还问隔房堂弟的意见,“广田,你看咋样?”

高广田当然不愿意,他皱着眉说:“广林哥,和平可是你侄子,你咋能让外人接替他的工作,那以后和平还能干啥,让他下地干活?我可不愿意。”他说着,还使劲摇摇头,表示不同意。

也是,高和平已经定亲,女方就是看上他有这份清闲的事干,家里条件也不错,才跟他定亲。要是老支书把诊所的工作让给宁馨跟,说不定高和平的亲事就黄了。

以前老支书让高和平去学医,高和平不愿意去的,因为他对村里的拖拉机更感兴趣,可是他那时太年轻,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老支书不放心把那么大,那么贵重的机器交给他,才选了别人学开拖拉机。

高和平学医术,还是他爸给他做了思想工作:“儿子,你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去学医,将来肯定跟村里人一样,到地里砸坷垃刨食,学医总比种地轻快吧,你看我有给人治腿的本事,谁扭着脚脖子摔断腿不是请我过去给他们看,看完后他们还得准备好谢礼送给我。你要是学了医术,以后肯定比我有能耐……”

那时,高和平还没有继承他爸的祖传治腿方法。一是他年小,二是他对治腿不感兴趣,他爸高广田觉得等儿子性子再稳当些,再把祖传的技术教给儿子。

高和平不想学医,但是跟种田一对比,肯定学医是个更好的选择。于是他就接受老支书的任务,去上面组织的培训点学习医术。

只是高和平对医术不感兴趣,没有钻研精神,只学了医生教授的那点知识,便不再学习进步。这样,他的医术肯定有限,也就能在村里糊弄糊弄见识少的老百姓。

高和平是老支书的本家侄子,他当然不会就这样把他撸下去不管,不然高广田肯定埋怨他,再严重点,亲戚都不会来往了。

老支书说:“和平可是我侄子,我能不替他着想?这么着吧,和平不是更喜欢开拖拉机吗,先让他跟着顺子学学,以后有别的机会,我再推荐和平去,这样行吧?”

高和平一听他可以学开拖拉机,脸上马上露出意动的神色;就是高广田听了还是不太愿意,继续皱着眉。

“广林哥,开拖拉机是不错,可现在那是顺子的活计,总不能让和平学会了再顶替顺子吧?”

“暂时不会,我先让和平跟顺子学开拖拉机,帮村里记记工分算算账啥的,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他安排合适的活计。”老支书怕高广田继续反对,忙说:“就这么定下了,明天和平就别去诊所了,我会安排女知青宁馨过去。”

老支书转头对侄子说:“和平,明天你就先跟顺子学开拖拉机,你放心,大爷答应你的事不会忘了,以后有好机会肯定优先让给你。”

老支书已经把事情定下来,就算高广田不愿意也没法子。何况他了解儿子,确实不是学医的料,万一哪天给人耽误病情或开错药,那才惹出大乱子,不如趁此机会给儿子要个承诺,以后再为儿子谋算。

就这么着,老支书先把高和平解决掉,又去顺子那里一趟,告诉他先让高和平跟他学开拖拉机,当然,老支书允诺,他不会等高和平学会开拖拉机,就把顺子替换掉。现在只是让高和平学着点,以后会给高和平安排别的活计。

老支书为了解决村民的看病难问题,也是费尽了心思,他各处安排妥当之后,才去找宁馨。

“宁馨同志,欢迎你来我们村。”此刻老支书感觉挺幸运的,有这么个会医术的女同志来他们村,以后村里人看病就不会大老远跑出城里了。”

看来,老支书早已把高和平那边的情况看到眼里,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代替他,才让他在那边顶着。这不一遇到合适的人选,他很快就把高和平给换了下来。

老支书偶尔会帮家人或亲戚谋点私利,但是大部分事情上,他还是比较会为村民着想。

宁馨在老支书叫她出去谈事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也许老支书会给她安排别的事情做,比如帮村民看病。

宁馨的猜测是正确的,老支书来找她正为看病的事。

老支书笑呵呵地对宁馨说:“宁馨同志,听说你会医术,我想问你学医多久了?”他还是想了解一下宁馨的实际情况。

“老支书,我从五岁就开始跟外公学医,已经有十多年了。”宁馨有上辈子给病人治病的经验,在这里并没有提她在家时没帮人看过病。

老支书一听宁馨学医十几年,再加上她确实帮到二虎妈和红梅,更加确定宁馨比高和平那个侄子医术强。他非常高兴有人接替高和平的位子,原来他早发现高和平学医不扎实,看病有点糊弄,他还真怕和平整出点事来。

“宁馨同志,看来你的医术应该不错,恰好我们村里的卫生室缺个会看病的大夫,你看看你去怎么样?这活可比下地干活轻快多了……”老支书还怕宁馨不同意,赶紧给她讲当大夫的好处。

宁馨怎么可能不同意,如果她当了卫生室的大夫,以后就有时间学武,还能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一举多得的事,再好不过。

宁馨笑着回话,“老支书,您不用跟我这么客气,喊我宁馨就可以。只要村民们需要,我很愿意为他们服务的。”

老支书听了欣慰大笑,“那就太好了,以后我就把村里的卫生室交给你管。走,我这就带你去卫生室看看。”

也就是当时对行医这块儿管理不严格,宁馨得到老支书的另眼相看,才会轻易被他安排为行医大夫。

村里的卫生室位于村子中间,就跟村委挨着,有两间房子,还是新盖没几年的房子,里面刷了白墙,看上去比村民住的房子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