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旁观日常(7)

作者: 怀忧公子 阅读记录

刘永健等一干孙儿立刻大声回道:“听见了,奶。”

倒是还有个□□同志,四房十二岁的小儿子刘永墨回答道:“奶,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一定会把先生教的全部记下来教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

李春华对这个略显精明的孙子还是有点好感的,毕竟自己的四儿子除了听话没有别的长处,四儿媳又是个有一张好脸却没脑子的蠢货,怎么就能生出这样猴精的小子呢?

像谁呢,没准是隔代遗传呢!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人选就是大房刘永健、二房刘永宝、三房刘永金、四房刘永墨、五房刘永壮。

一月过去,有这么个法子,刘芳也学了不少字,就连她几个哥哥也都跟着会了不少。

刘杏花更不会错过这么个好事,学的可认真了,这一点刘芳倒不介意,都是一家人嘛,即使有其他的目的,但只要不分宗,不决裂,刘杏花再能耐,也得喊她一声小姑。

有血缘关系绑着,刘杏花越好,她跟着享的福就越多,至于抢机缘,那还是不了,太累了。

虽然李春华事先警告过一家只去一个月,但是刘家大院还是热闹起来。这回是大房在闹,可热闹了。

刘永力新娶进门的媳妇白氏是个不吃亏的主,心倒是不坏,对老人也孝顺,就连对她这个小姑,也是体贴有佳。她倒不是讨厌自家男人的几个弟弟,只是不满婆婆偏疼小叔子,要把私房钱拿给小叔子读书。

那可是一个月二百文啊,家里是太婆婆当家,虽然自家公公挣得银钱都交公了,可婆婆每月织布做绣活的钱可是会留一半的,那怎么也将近三百文吧!再说了,孙辈挣的钱也是交一半,这可是全都教给婆婆的,那私房钱怎么说也有他们的份吧!

自己的儿子也生了,也该为他打算了,她可是知道读书人有多费钱的。

他们村以前有个小地主,有个五六十亩水田,可就是因为父母偏疼小儿子,把人送去读书,结果书没读到什么,把那家子可折腾惨了。水田全卖了不说,还拉了不少饥荒,结果人小儿子跑去做上门女婿了,债倒让老大两口子背了。

“永力媳妇,你怎么这样?永健他一个小人家,现在读书能花个什么钱,他还这么小,不读书能干什么?”赵翠芬有点不高兴的说。

赵翠芬老实惯了,不太适应被这么多人围着,即使是自家人。

刘白氏听婆婆这么说,很是气愤,“娘,小弟都十二了,也不小了,搁别人家都能下地干活了。又不是不让小弟认字,明儿个永宝去学堂,把学的东西再教给小弟就是了,干嘛非得去学堂啊!”

赵翠芬嘴笨,只能够转向自家大儿子,她也挺疼这个儿子的,毕竟是第一个孩子,她希望从这个儿子嘴里听到她想听的话,别该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永力,你也是这么想的?你说送不送你小弟去学堂?”

一边是给自己生了儿子的媳妇,一边又是自己的儿子和亲小弟,刘永力脑子跟浆糊似的,他随了他爹刘存孝忠厚老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秃噜了一句话,“随便你们吧,我也不知道。”说完就跑出去跟几个大小伙子逮兔子去了。

刘白氏和赵翠芬两人都愣了神,不知道还有这操作。又同时转向了李春华,希望她来主持公道。

李春华可不管这事,摆摆手道:“你们自己决定就行了,我就不管了。”说完就转身回屋了,顺带着把有看热闹性质的众人给轰走了。

这个大冷天,刘芳也不想在外多待,事情的结果,她早晚都会知道的。

作者有话要说:有的时候感觉老实人似乎也并不好!

☆、进城

大房两婆媳争执了两天有了结果,赵翠芬把刘永力挣得银钱给了白氏,而白氏和刘永力小两口以后挣得银钱也不用上交了,可以自己留着,这也相当于变相的分家了。

白氏战斗力真不是盖的,小两口在这次战役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村子里绝大数人家都是老大两口子养老,帮助父母养弟弟妹妹,甚至是替他们成家。

现在么,小两口两个都能赚钱,且只需要把永力做工的钱的一半上交公中,其余的钱都是自己留着了。吃住、人情都算公中,两口子又勤快又没不良嗜好,怕是傻了才想分家。

这时,刘芳才恍然大悟,她娘真是贼聪明。

大房儿子多负担重,不想分家,第三代永力两口子为了攒钱,也定然不想分家,且有了永力两口子做榜样,第三代估计都不想分家。

三房四房子女也多,大儿子都是快要娶妻的年龄了,只要她娘咬死不分家产,那就成不了气候。

五房独子永壮年纪还小,五哥又有打猎的好手艺,岳家也只有一个独子,即使不分家产,也能过的好,分不分家,情况待定。

如此就只有二房了,二房只有永宝一个男孩,除去已经嫁人的大丫刘菊花,还有四个女儿要嫁。村里普通人家聘礼是六两,四个女儿就是二十四两,如果刘杏花再想出点来钱的路子,怕是一定会闹分家了。

二哥二嫂会不会动心呢,按以前的性子是不会,但是现在嘛就不一定了。

不分出去最好,按刘家嫁孙女的标准,一个孙女一身新棉布衣裳,一套家具,一套锅碗瓢盆,一床十斤棉被,一两压箱银子,所花费也不过二两银子。

家具都是自家打的,简易木床、衣柜、两口大木箱、洗脸架、木盆、木桶、子孙桶,大概能值个一两半银子,足可以撑得起场面。棉花也是自家种的,要钱的就是衣裳和棉被的布料,还有就是一点锅碗瓢盆了。

嫁一个女儿,能余下四两银子,二房就能有十六两银子,这可全都是公中的,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

二房最重要的是刘杏花的灵液,因着这一层关系,刘芳向李春华建议让刘杏花专门喂鸡和猪,喂的好便会奖励鸡蛋,刘杏花倒是做得好。家畜长得好,刘杏花居功至伟。

不过二房即使被分出去,刘芳也不愁。她除了有六瓶没被稀释的灵液,还有半罐子被她第一次稀释的灵液。而这稀释的灵液,又不用给刘家众人,用来养畜类倒是足够的。二房的灵液她有了,二房男丁又少,因此他们分不分出去,也不那么重要了。

不是说刘芳舍不得把灵液给大家喝,主要是因为自半年前刘杏花就没有再往厨房的大水缸里滴灵液,厨房的水也就没有甜味了,如果她冒然地把灵液给大家喝,只要是没失去味觉的正常人都能知道有猫腻了。

以前刘芳还觉得灵液是好事,但现在却觉得也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怎么回事呢?自两个月前起,刘家的伙食除了刘芳自己的和永力媳妇的,其他人的都下降了,原因是一家子气色太好,对比太明显了。

这也是刘家才发现不久,天气寒冷,村里人家今年收入也不好,许多人家节衣缩食,一天吃一顿饭,瘦的厉害,而刘家人却红光满面,其他人见了更觉得刘家是大户,羡慕嫉妒恨就不用说了。他们又不知道是灵泉的缘故。

转眼,临近年关,新年的气息活泛了。

去城里打短工的男人们回家了,上学堂的孩子也放假了,城里的集市热闹了,并且由以前的五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变成现在三天一次小集五天一次大集,这种情况要到正月十五过后,才会恢复正常。

早上,刘家的媳妇子都出动了。由大房刘存孝赶着自家的牛车,载着刘家五房媳妇和李春华、刘芳六人,浩浩荡荡去了县城。

难以想象,这是刘芳第一次去县城,刘家人除了年纪还小的永宝,就只有她了,就连刘杏花都去了两次。

这倒不是她不能去,而是不想去,她以前是真的不喜欢古代,泥巴路,晴天坐牛车颠簸,雨天道路泥泞,而且这个时代刑侦技术落后,她又没有长大,要是不小心被拐子给拐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