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735)

作者: 楚千墨 阅读记录

现在,云青婉和蓝府没有任何关系,而云青婉的女儿,恨蓝家对她们母女的无情,更从不把蓝府当成自己的娘家,几年了,都不再回来一次。所以当蓝家遭遇变故的时候,所有蓝家的人都遭殃了,但云青婉母女反倒安然无恙。

还有没随同遭殃的,就是被蓝成宣逐出族谱的蓝君孝,当初被逐出蓝家之后,蓝君孝就此失踪,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所以,这次的祸,当然也延不到他身上。

四夫人和三夫人比,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同样住在牢里,得知这情况后,蓝素琴曾求她相公把四夫人救出来,但是一个刑部主薄虽然也算个官,在这种时候,他撇清都来不及,当然不肯去把四夫人捞出来,蓝素琴没法子,只好自己去牢里看过几回。看到四夫人现在的状况,哪怕她这么自私的人,也十分难过。

后来,有神秘人给了狱卒不少好处,才免了四夫人一些活罪。至于那神秘人是谁,却没有人知道。

没想到新帝登基之后,亲手把她们送到牢里的蓝君义,也进来了。看着蓝君义狼狈的样子,三夫人直叫老天有眼四夫人眼神冷冷,表面没说什么,心里想的和四夫人一样。

蓝君义却是颓废不已,他和父亲谋划了许久,在几个皇子之中最有可能继位的人选之中选择依附,原本是想保蓝家富贵永存的,没想到这个结果竟是这么残酷,他们父子二人都看走了眼,所以,不论是他还是父亲,都没了退路,蓝家,也没有了富贵。

已经打到通州的司城尚贤,听说中途皇位易主,那个夺了皇位的,竟然是他从来没放在眼里的司城玄瑞,只觉得这天下,他一下子不懂了,他立刻派人快马去接蓝成宣。

这个时候,他想听听蓝成宣的意见,但是,在他的信使还没到达锦州时,锦州那边先送来讣告,蓝成宣遇刺身亡,太子妃伤心过度流产。原本勤王的几个将军听说新君已定,而且是正统,自己勤王错了,立即就反水了。锦州已经一团乱,失去了控制。

北泽的礼亲王原本是他用来做底牌的,但是蓝成宣一死,那些勤王的将军们竟然出乎意料地拧成了一股绳,礼亲王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不但没有派兵帮助司城尚贤,反倒把大军从紫兰郡后撤到伦州郡,这是表示,他不再插手东夏的内务了。

蓝成宣的遇刺,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或者只有启宵帝司城玄瑞清楚,他借病遁身不知道多少次,司城玄曦碍于身份,只能把全副心力放在商业上,做生意赚钱就够了,可他不必,没有人注意他,他从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经营,论起来,时间可不比司城丰元短。司城尚贤初到锦州,热血沸腾去勤王的十几支队伍里,竟然有八支,是由他安排。可笑司城尚贤却以为是自己众望所归。

现在这八支队伍接到司城玄瑞的密令之后立刻出手,连蓝成宣都措手不及死于非命,锦州还能不失?百里柱良原本就是抱着观望的态度,现在见情形出现异常,自然退兵了。

还是蓝成宣府里司城尚贤安插的眼线看情形失控,悄然到司城尚贤军营报信,司城尚贤才知道锦州有失。

现在,他这支队伍统共不过十五万人,后路已断,还能坚持多久?这点司城尚贤完全不知道,而那十五万大军现在也是人心惶惶。司城丰元把持大局时,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出来一个名正言顺的新帝,并且已经登基,昭告天下,他们再打下去,岂不就等同于造反?而且,后路又断,这是完全看不到前景的造反。

谁不惜命?到这一步,他们明知道不但是个死局,甚至还是死后遗臭万年,诛连九族的造反大罪,谁还继续追随,又不是脑残,于是,逃兵越来越多,兵变越来越多,根本不需要司城玄瑞的大军出击,他们自个就起了内讧,打得不可开交了。

被司城尚贤倚重的李子乾,面对这样的情形早就傻了眼,寻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悄悄逃走了,但是他的命不好,恰好遇见一支兵变的队伍,那领头的一看,这可是个大官,立刻把他绑了起来。这可是以后可以用来做投名状的,岂能轻易放过。于是李子乾悲摧了。

要是蓝成宣在,以他多年在官场的经验,或者还能扭转一下乾坤,但是一则蓝成宣早就和司城尚贤生了嫌隙,二则司城玄瑞知道蓝成宣是司城尚贤的智囊,有他在就有变数,所以直接就让人先把蓝成宣处理了。

蓝成宣再是有能耐,毕竟是个文官,而且此事事起突然,他再是狡诈多智,也不能未卜先知。

司城尚贤已经不足为惧,但是司城建元就不一样,因为司城建元手下的,不是乌合之众,那些全是他一手建立的嫡系亲兵,而且,他本身的才能又要高出司城尚贤许多,手下的谋士阴正青等人,都不是泛泛之辈。

现在,青州军也已经打过帛州,在向通州进发了。

第六卷:战场,战场 第659章 京城定

这个消息传到朝堂时,几位重臣都面露忧色,纷纷建议应该由谁谁领兵去迎战,有人推荐左营统领罗万松,说罗万松将门虎子,武功高强,正堪重用。有人推荐镇国将军,说镇国将军宝刀不老,必然能所向披靡,一举平定……

顿时,朝堂之上大家纷纷进言,意见非常统一,那就是除恶务尽。

但启宵帝司城玄瑞却只淡淡而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直接把这件事压了下去,反倒派了人去做另一件事。他派了兵部尚书的次子,也就是他的大舅子燕高义小将军去云州接管原九门提督王金斗的五十万大军,并直接向西防进发,协助燕王守边。

如果派别人前去,也许未必能办得成。但是派燕高义,却是合适的人选,因为燕高义年纪虽轻,却累积了不少战功,在军中素有威望。另外,他是兵部尚书之子,又是新帝的小舅子,携圣旨而去,王金斗除非是不想要脑袋了,不然焉敢抗命?

这个决定让朝臣们面面相觑,虽然接管王金斗的事情也的确是事不宜迟,这是一举清除司城丰元势力必然要做的一件事,可是,排兵剿灭司城建元的青州军,也同样是一等一的大事呀,所以,新帝的行为,让很多老臣不解并捏了一把汗。

倒是启宵帝为他们解了惑,他只淡然道:“司城建元毕竟是我的皇弟,我相信他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众人都觉得不以为然,试问哪个造反的不都是聪明人?只有聪明人才会肖想皇位,才希望自己成为天下间最强的那个,司城建元都已经打到了通州,他可能放弃吗?

看出群臣的疑惑,启宵帝心情极好地道:“众位爱卿一心为了东夏,朕心甚慰。不过现在议这件事为时过早,五天之后再议不迟!”

陛下既然这样说了,又把此事压后再议,他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五天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秦王司城建元,上表归顺。

众臣想到三天前启宵帝的轻描淡写,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启宵帝是早知道司城建元在如今的形势之下,必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来,所以丝毫不急,之所以等五天,那是在等消息的传送,五天消息来回,足够了。

陛下真是宅心仁厚,网开一面,注重兄弟感情,给了秦王缓冲之机,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这件事。一时,众臣们对启宵帝无比的服气,但也对司城建元能归顺表示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司城建元也是没有办法。

青州军再是勇猛,也只得十万人,他再是精明能干,也只能占据青州。想要再寸进,那就难了。在司城丰元把持京城之时,他有足够的理由,名正言顺地出兵,可是现在,正统已现,遗诏已出,新帝登基,天下归心,民心所向,他再咬牙坚持打下去,那不过倒行逆施,根本不可能胜利。

当启宵帝奉遗诏登基,司城建元得到消息之时,是难以置信的,也是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