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576)

作者: 楚千墨 阅读记录

表面上,他是在说司城丰元不对,暗中却是在推波助澜。

只不过这话一出,也确实有些引领朝臣思路,这个事情,可是惊天大事,正因为是惊天大事,才更需要证据来证明,要知道这么严重的事情,岂能仅凭着几句指责就能让人相信?

所有人都看向司城丰元,那眼光之中的潜在意识很明确,你说太子谋害皇上,且先不说你为什么不阻止,就说一件最基本的,证据呢?证据呢?

连帘后一直沉默的太后,这时候也发出声音来,她的声音好像瞬间苍老了几十岁,无力又沧桑:“齐王,你可有证据?”

其实太后是知道确有此事的,这事是皇上亲口所说,她安排的侍卫报回的消息,岂会有假?但是,太后也只知道皇上中了毒,而且是中了两次,并不知道他第二次是什么时候中的。她不会让太子继承皇上的大位,但是,若是齐王拿不出证据,太子的继位,却是不能动摇。

除非是齐王能拿出证据,而且,是相当有份量的证据,不然,也不足以取信天下人,不足以定太子的罪。

太后此时,心中的痛心语言无法形容,东夏竟然已经这个样子了吗?皇室的第三代,竟然已经这个样子了吗?为了皇位,就连自己的父亲也可以加害了吗?人伦何在?天道何在?孝义何在?人心何在?

而她,自己的儿子被自己的孙子下了毒,从一个生龙活虎的儿子到一个缠绵病榻的儿子,再到一个随时可能死去的儿子,作为一个母亲,她心中的痛,实在无以复加。

可是,她不止是儿子的母亲,还是一国的太后,儿子已经不能主理事情,只有她这个老婆子出面。她不知道,经过今天之后,东夏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现在的她只有一个念头,畜生的真面目要揭穿。

这时候的太后,是希望齐王拿出证据的,不管怎么样,不能让那大逆不道的畜生受禅,至于谁是未来的新君,她老了,管不了了。可是,不能是一个背宗忘祖的混蛋,不能是一个敢对自己父皇下手的畜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司城丰元,猜测的,探询的,逼视的,愤怒的,怀疑的……

司城玄曦仍然低着头,他没有看司城尚贤,也没有看司城丰元,这个结果,他知道了,他只恨自己,没有想到司城尚贤的投毒方式,在听司城丰元说过之后,他回到燕王府之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却没有取得效果,父皇还是中了毒,局势还是不可解。

司城尚贤该死,而知道这一切的司城丰元,也同样该死。

面对太后询问,司城丰元却是不能不答的,他要制造的效果已经达到,他想要引起的乱子也已经引起了,要的,就是太后的动问。

他对着太后,恭敬地道:“皇祖母,孙儿自然是有证据的!”

司城尚贤心中如同擂鼓,他有证据?他有证据?他怎么会有证据?不,不,他是骗人的,一定是骗人的。

第五卷:江湖之远 第515章 是何居心

太后的声音沧桑而悲凉,道:“既然如此,拿出证据吧!”她明白了,司城丰元真的有证据。

可是这时候,她的心情却更复杂了,若是司城丰元没有证据,她心中却还可以自欺欺人的安慰一下,但当证据真的呈现之后,一切就那么毫无阻滞毫无保留地出现,存在,那丑陋的事实,就将像一个没有穿衣服的人行走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般,东夏,真的要成为一个笑柄了吗?

她透过帘子看着地上的司城丰元,突然冷冷地道:“齐王,你可要清楚,你所指证的,是太子,是监国太子,是未来之皇,若是你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你知道后果!”

这几句话虽然冷,却透着凌厉的味道,太后的意思很明显,今天朝堂上的事,已经成了一场闹剧,不管有没有证据,不管太子和齐王哪个占了上风,于东夏来说,这个笑柄是已经成了。所以,太后的意思明确,如果齐王诬告,下场只有一个:死!

当然,如果他拿出了有份量的证据,那么,太子的下场也是一样。一个欺祖忘宗,罔顾人伦的畜生,不杀留着丢人现眼吗?

司城丰元跪着,他一直跪着,但是,他跪得笔直,是因为他觉得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虽然这个制高点曾经被怀疑,所以,他要先消除这份怀疑之后,再来拿出证据。

他道:“是,皇祖母。孙儿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件事,孙儿愧恨自己不能先知先觉,一切,竟是等到那狼子野心之辈已经得手之后,才能得到消息,却一切都已经晚了。我本想等今天早朝之后再向皇祖母禀告,但是皇祖母竟是在宣布父皇禅位的事情,此事十万火急,孙儿只能在这样的时候说出来。”

他恳切地道:“皇祖母,孙儿的证据,是一个人!恳请皇祖母同意,让此人上殿为我的话佐证!”

这话一出,司城尚贤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一个人,哼,司城丰元真是疯了,这件事做得这么隐秘,他能拿出什么人证来?江湖人?证明王家兄弟身份的人?这样的人有什么用,这样的人的证词有什么说服力?这样的人的证词怎么取信于人?

哈哈,司城丰元,这次,你注定是要偷鸡不着蚀把米了,你以为把我拉下来,你就能坐到我的位置,你就能成为未来的新君。哼,你也太小瞧了本太子,虽然母后被你们用诡计陷害,打入冷宫,虽然我外祖家的实力已经被打击得七七八八了,但是,本太子底蕴深厚,又岂是你所能预料的?

太后缓声道:“宣。”这就是同意司城丰元让那所谓的人证来当堂对证了。

因为笃定司城丰元拿不出强有力的人证,所以,司城尚贤便瞬间镇定下来,他甚至带着几分催促:“二皇弟,把你的人证叫上来吧。本太子真金不怕火炼,一身行得正,怎会怕你血口喷人?”

司城丰元冷漠地看了他一眼,像在看一个死人,司城尚贤心里笑开了花,也鄙夷得很,哼,你哪来的自信,用这种眼光看我?一会儿,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不把你折磨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我都对不起你。

司城丰元不再跪着,他爬了起来,冷静地道:“我是齐王,太后有旨,人证上堂!”

外面自有宣唱太监,声音响亮而悠长:“太后有旨,宣齐王人证上堂!”

声音一层层递了出去。

听着这些声音,司城尚贤唇角的冷笑越来越浓郁,他已经仔细回想过三遍,没有什么人证会是强有力的人证,因为,王家兄弟死了,甘文思已经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当当,痕迹抹得干干净净。只要不是王家兄弟死而复活,谁还能成为最强有力的人证。

甚至,即使王家兄弟复活,也不能算强有力的证据,不过是江湖人,想要在东宫谋一份职业的江湖人,东宫没有用,反倒将他们赶出去了,他们不会怀恨在心陷害么?所以,司城尚贤这时候是完全吃下了定心丸。

但是相比较于他的笃定,蓝成宣却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蓝成宣却也很憋屈,这件事,太子没有让他参与,所以,对于具体的细节他不知道,也就无法推敲哪里可能出现问题。

声音已经一波波地传了出去,相信那个证人很快就会出现。

蓝成宣更是敏感地想到一点,司城丰元直接用太后旨意宣证人上堂,那么,这证人并不是严刑拷打之后得到的证据,而是人家自愿提供。司城丰元一直在京城里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有贤王之称,心计又岂会弱了?

一个让他这么自信的证人,只怕是非同小可。

他再次把目光看向司城尚贤,意思是叫他再仔细想想,哪里有疏漏,即使已经不能补漏,至少能有心理准备。这样,证人上来时,至少也不是措手不及。

然而,司城尚贤这时候自觉已经吃下了定心丸,眼神压根也不看自己的老丈人一眼,只是唇角那丝阴鸷的冷笑越发明显,明显到透出了杀机。而这时候的司城丰元,却是面无表情,深沉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