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良帝后(192)+番外

作者: 水上尘 阅读记录

杨厚照非常喜欢,要从大明门外把人取回来了,但是这李昭是商户出身,太后加内阁都不同意,他就给皇上想了办法。

连杨厚遇到的礼节难题他都能解决,婚礼之事,那还不是十分轻松的事?

果真,皇上结婚了,很器重他,内阁辅臣致仕了,他的机会也来了。

比起伺候精明无常的杨厚,他都做好了准备伺候这位最会玩的小皇帝了,会轻松安全很多,可是眼看成功的时候小皇帝又反悔了。

真是气死人了。

张璁不理妻子的辱骂,对着大明门心想,杨厚照,你不留我,那你少年早亡就不要怪我不提醒你,等杨厚上台,我一样能做首辅,咱们等着瞧。

想完,负气上了牛车,对车夫道:“湖广之地,走水路更快,出城去水路方向。”

车夫鞭子开始赶路。

他们的身影就很快融进外城混乱的人群中。

他那句湖广之地,就没人多做考虑,可能除了车夫,都没人听见这句话。

可那湖广之地有个安陆州,正是兴献王的封地,如今兴献王还活着,他有个儿子叫杨厚。

****

皇后病就好了,好的让人莫名其妙。

那是因为到底张璁对杨厚照的婚事有帮助,杨厚照念旧,没有让钦天监的人坏他名声,只是把他远远的打发了,不伤害他的皇后就行。

因此朝中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当然,朝中人对张璁的关注也不多,因为皇上跟他都是私下里偷偷来往的。

这下私交走了,杨厚照也不给他留位置了,内阁入阁的人选很快定下来,就是兵部的刘大夏。

人员齐备,国家大事也都有人处理,雨季的时候长江黄河没有发大水,今年感觉很好。

再说皇后的病,张璁走过就再没犯过,杨厚照是彻底放了心。

李昭觉得事情有蹊跷,于是派秦姑姑去问钦天监那个官员到底怎么回事,那人叫做景辰,据说是之前的监丞收养的小孩,会看面相和八字,能给人改运,他说就是八字犯冲,第一次见面影响会比较大,之后会有所好转,别的就没有了。

好像就是命里的事,李昭将信将疑,但是就是找不到答案,这件事等于画了个问号,之后对她也没什么影响,就过了。

也就是说对于杨厚照来说,不管是朝政还后宫,都没有烦心事,日子就这么在欢乐中飞逝而过,转眼间就要到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杨厚照要给大臣们送月饼,这些内侍来准备,都不用提。

而过了八月十五就会是八月二十,这是个双月双日,好日子,韩澈要成亲了。

韩澈成亲,暂时还没引起宫里帝后的注意,最紧张的要数一对新人。

韩澈对婚姻持悲观态度,所以婚事一天天逼近,他一天天的觉得心情沉重,但他内敛,也没什么可以倾诉的人,不多说。

表杨琬滢这一边。

杨琬滢对韩澈一见钟情,相思入骨,在床上摆弄着自己秀好的嫁衣,恨不得立即就穿在身上。

如燕端了夜宵进来,看了脸颊一红,道:“小姐,又在想姑爷?”

杨琬滢嗔怪的看她一眼,手摩挲着嫁衣想,她会成为韩澈的妻子,给他生很多个儿子,都会像韩澈一样有出息,然后他们白头偕老,永结连理。

心里读到这八个字,她突然打了个突,抬头问如燕:“你说韩郎心里,还会有他的那个未婚妻吗?听闻相貌是极好的。”

都当了皇后了,相貌怎么会差?

如燕安慰道:“虽然是皇后,但是出身……小姐,您才是大家闺秀。”

可是她还是觉得很不安啊,要想个什么办法呢?

☆、第三百二十二章 新婚礼物

赵瑾今天没有回宫,留在皇城外的私宅里过夜,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杨宁会来找他。

堂堂首辅大人啊,拜见一个内侍。

赵瑾因为被皇后骂过,最近谨慎多了,但是首辅能来,还是让他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胀,换了一身藏青色的罩甲,里面是浅蓝色薄衫,头上束发冠,上竖两根长翎,十分威严。

但是到了客厅的时候杨宁一看,感觉有点好笑,这太监大晚上穿的这么正式干什么?

心里取笑就好,不能说。

他站起来拱拱手:“刘公公,多有打扰,公公见谅。”

赵瑾扶住他,道:“元首大人,您这就客气了,您能来寒舍,寒舍蓬荜生辉,您是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快请坐。”

杨宁本来还有些紧张,看赵瑾态度挺热情,放松了不少,后客套的坐下来。

赵瑾也坐回到了主位上,然后问道:“大人,您深夜造访,不是有什么指教吗?”

杨宁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就是路过公公家门,进来看看,没成想公公真的在,那就巧了,我这里有一副徽宗的画,不知道真假,听闻公公博学多识,尤其对书画善辩真伪,所以特地请公公帮着鉴别一下。”

路过随身带画?谁信啊。

赵瑾早就看到他手后的画卷盒子了,不然也不能这么客套。

他有几个爱好,其中一个就说书画赏析,喜欢收藏。

心里的痒痒都被勾起来,赵瑾抬起手:“大人打开我看看。”

杨宁笑着把画卷展开,是徽宗的枝头鸟画,那黄鸟身材丰腴圆润,眼睛精明有神,看着栩栩如生。

这正是徽宗画鸟的特点,朴质简逸的笔锋,全用水墨,寥寥几笔就能形神兼备。

是真迹啊。

赵瑾激动地自己拿在手中端详,连连感叹道:“画的好,画的好啊。”

说完抬起头,羡慕的看向杨宁:“大人您是哪里得到的?”

杨宁道:“这是我杨家的传家宝。”

赵瑾摇头道:“可惜,可惜。”

可惜不是买的,那样他兴许还能买到。

杨宁看着他那惋惜的样子,再加上赵瑾的人品,就知道这人不是替他可惜,是为他自己得不到可惜。

杨宁道:“如果公公不嫌弃,这幅画就放在公公这里好了。”

他是首辅,面对一个太监,不能说送,但是这意思就是送了。

赵瑾一愣,笑道:“大人,您开玩笑呢吧?这可是徽宗的真迹啊。”

杨宁道:“美人配妆镜,宝剑赠英雄,相公公这样有品位的人,才配拥有徽宗的真迹,我不太懂画,放在家里就是暴殄天物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瑾收起画卷道:“大人,您能信得过咱家,这是咱家的荣幸,所谓无功不受禄,大人是不是最近有什么烦恼啊?”

女儿希望能和姑爷婚姻有个保障,求到他头上,为了女儿,什么都拼了,这画是妻子从娘家带来的,妻子最喜欢的东西,确实是宝贝。

给了赵瑾当然就是要求他办事。

杨宁笑道:“其实也不说什么大事,小女不日即将成亲,若是能求圣上一个赐婚的话……”

有些话不用说透,笑笑就行了。

赵瑾以为什么大事,只是求个赐婚啊。

不过也难怪杨宁会这么下血本,赐婚之事可不是谁都能求得来的,杨宁虽然是首辅,可是寸功未有,韩翰林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公侯之后,所以正常来讲,是不可能有赐婚的。

而赐婚这种东西,一旦旨意下了,可是两家无尚的荣耀,一幅画卷肯定买不到。

赵瑾笑呵呵把画卷起来,道;“小事一桩,大人您婚礼当天等着接旨吧。”

是啊,别人来说不可能完成的事,只要他跟万岁爷一说,也就大笔一挥的事,准成。

这位公公的能量杨宁也是知道的,长长作了个揖:“那就有劳公公了。”

****

这天杨厚照从外面回来,李昭还在书房中拢账。

杨厚照没让人通传她,看到秦姑姑在殿外做针线活,勾勾手指叫道:“过来。”

秦姑姑蹙眉,万岁爷好像叫狗呢。

她放下针线走过去,行了礼:“奴婢见过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