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姜姬(840)

丁强这回听她又哭诉这个,还拿出鲁王刚写来的信当借口,他就点头答应了。

“某还有一计,可助太后。”

丁强的意思就是说,郑太后想要奴隶,想养兵,何不养得更远一点?

首先,不管是养兵还是养奴,郑太后要的是能替她杀人的刀,不是摆设。就算把奴隶养在鲁国的城中不会被发现,但他们不上战场,不打仗杀人,怎么学得会?

藏在城里是不会有这个条件的。

郑太后心动了,问丁强是有更好的办法?

丁强说,不知太后有没有听说?皇帝的大将军在外面打仗,听说有不少流民、溃兵在外游荡。

当然,他们到不了郑这里来。不过那些溃兵、流民不正好是郑太后需要的人吗?

如果再恰好拾到一二会领兵打仗的人,太后稍加收服就可收为已用。

郑太后果然心动了!

丁强说,还有,这些人在外面正好可以练兵,只要太后派出亲信心腹之人去即可。

郑太后道:“除了大夫,奴奴哪还有可信之人呢?”说罢就低头掉泪。

丁强叹息:“我只恐太后不信我。”

郑太后就起身离座,来到丁强身前,伏在他膝上,“我对大夫的心,大夫到今日也不信吗?”说罢就解了腰带。

丁强继续叹,替郑太后穿好衣服,“我如此老朽,太后仙玉之姿,我实在不敢冒犯。这样吧,太后既然信得过,我就让我的弟子去一趟。只是成于不成,短时间内是无法有结果的。还请太后多些耐心,稍等些时日。”

郑太后柔声道:“我自然是都听大夫的。”

夏天快要过去了,秋天就要到来了。

在凤凰台下的各城该要交上赋税了。每年的赋税远的,现在就要出发了。

但这些税车还没有到凤凰台已经有流言传出:据说今年不交税的城,不止那八个。

姜姬的公主城中得到的消息最快,因为去年就有城不想自己跑,雇佣商队的人,有的城甚至只付钱,让商人把圣旨上要的谷粮、奴隶送到凤凰台来。

今年商人仍去这些城询问是不是跟去年一样?今年要不要“帮忙”?

却被不止一座城回绝了。

有的城还公然对商人说,因为朝阳公主乱政,他们决定不向皇帝交税了。

不交粮了,也不交人了。

皇帝的税赋大概可以分成四类,粮食和人,这两样是最多的,其次就是金银,最末是奇珍异宝。

如果要排个轻重顺序,对凤凰台来说,前两样是最重要的。因为都是凤凰台不可能现变出来的东西。金银还好说,一时半会没有了不会有大事。

但是,人,壮年的男人和年轻的女人,却不是凤凰台一地能产得出来的。

就像姜姬拼命的从外面买进奴隶一样,她需要人来填充鲁国,人也是资源的一种。男人可以当兵,可以种地,可以建城修路,可以有许多用处。女人可以生息繁衍。

凤凰台也一样。

她也需要无数的人来填。

以前占大头的是花千降。

现在换成朝阳公主和陶家,也一样需要这些人啊。他们都不会嫌自己手里的人多。

另一个就是粮食。

凤凰台本身并不产粮。他需要无数的粮食来喂饱这个城中无数张口,还有城外的无数张口。

这个大头,以前仍旧是花家占了。

现在朝阳公主和陶然也盯着呢。

姜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笑得说不出话来。

“这下他们可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凤凰台下,陶家。

陶然一脚踢飞了眼前的台案,案上的东西全都摔在了地上。

“好狗胆!!”

他手中捏着的是一封信,一封他本以为与他交好,却在信中说今年他们不交粮,也不交丁了。

“惧战”

信中说得再多,骂再多朝阳公主,但真实的理由只有这一个词。

他们看到了那八座城的下场。

他们担心变成那八座城。

所以他们要把粮食存下来,给自己的军队吃。他们要把人也留下来,壮大自己的军队。

陶然气得头晕,但仍然感觉到一丝不祥。

他觉得,这封信不会是唯一一封。

这样的城,也不会是唯一一个。

他有一点后悔,一点隐约的感觉。

——是他与朝阳公主相争,才让局势变成这样的吗?

——让天下人都看到,皇帝软弱可欺。凤凰台上,人人争权夺利。

第565章 惜宝山

凤凰台下仍是一派盛世景象。

甚至比往年更繁华了。

大量商人的涌入令市场上多了许多往年见不到的东西, 常见的也便宜了许多。

魏锦、郑丝变得富豪之家也能尝试,著名的霍纸不必等友人千里迢迢的从固卫带回来,在凤凰台下找商人就能买。

不过盛名之下, 难免有仿冒品。固卫的霍纸和文房四宝之所以有名, 乃是因为这几样东西全是固卫的城主霍演自己造来自用的, 除了自用就是馈赠亲友了。

所以, 外面吵来吵去的霍纸和霍演自用的文房四宝,其实大多数都是仿造的。

……而且,几乎都是鲁商仿的。

商人嘛, 看到好东西就想卖, 何况又这么贵!真货稀少又不易得, 那就做仿品。

多么简单的思路。

不过真真假假的, 大家也不是特别在意。

鲁商仿出来的也不比霍演的差,大商人中不少也都是传了几代的,家中子弟也是从小读书学艺, 不然行走江湖, 上上下下都要打交道, 跟普通百姓吃吃喝喝就行了,想登世家的门, 至少要像个样子, 不然连门都进不去。

霍演制的风流些,花鸟虫鱼, 天地山水, 春夏秋冬, 美人狡童等等。他做个纸,纸上锲着春花秋菊,商人给他来个夏竹冬梅;他做个笔,笔身上有美女摇扇,商人再做一个美女侍酒。

仿来仿去,听说霍演都开始收集外地的“霍纸”了。

仿品当然不止霍纸这一个。

姜姬在公主城中正拿郑国出品的魏锦给三宝做衣服。

魏锦真正的传人早就在魏国绝户了。后来传人到了鲁国,被龚家买下。龚獠送给了她,她把人带到了商城。

现在,当时的两个女子已经带出了一堆弟子,重现魏锦。

制锦的地方是在郑国的那十九城,此城已经改名为锦城了。

因为这座城里的男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最生剩下的全是老弱妇孺。

那两个女子就带着魏锦的技术到了这里。

她们广收门徒,带着整个城的老弱都来制魏锦。现在锦城家家户户种桑树。

锦城也是最早接受女子立户的郑城。他们对鲁国的“统治”适应得最快,姜武说很多锦城的女人都愿意嫁给鲁兵为妻,不求婚礼,只求能有孩子。

有不少鲁兵因为在此地有了家小妻儿,当真不想回鲁了。

姜武看到这里就知道这些城不能还给郑国了。

所以他正在加紧给诸城改名。

在郑国这样的城不在少数。

因为劳动力不足,所以她一早就让姜武从鲁国调人进郑种地,郑国那么好的肥地,不用来种粮食真是可惜了。

郑人中不乏怀念祖先,不肯听鲁人的话的。姜武就把这些人都赶出去,不让他们在城中居住。城里的百姓都开始遵循鲁国法律,家家户户登记姓名,一条街上设一个组长,女子和小儿虽然还不能像鲁国那样发粮,但已经不必再收税了。

常常有一条街或一片区域的男人都被抓丁抓走了,这里的女人在过去几年里受尽苦难,现在却突然发现她们可以出去工作,可以赚钱,还不必交税!她们生的孩子也不必交税!小儿十五之前都不必交税!也不会被抓丁!

这样一来,留在城中的郑人哪里还记得什么郑王?她们只知道现在让她们能活下去的是鲁国,是姜大将军。

如果姜大将军离开了,谁知道她们会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