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姜姬(344)

他连眨几下眼睛,努力镇定,声音仍有些不稳的说:“能战。但只能庭战,正面对敌,敌二我四,可以一敌。”

她听懂了,也就是这些兵现在只会一手:向前冲,还不会变阵。

庭战其实就是戏战。大王坐在高楼或高台上,两边当着大王的面打个热闹。

莫言的人还必须比敌人多一倍时才能赢。

“若是野战……”她试探的问。

莫言摇头,“就算后面有督军也用处不大,他们还不会用武器。”也就是赤手空拳可以,拿上刀剑矛就会伤着自己人了。

姜姬听着总觉得跟姜武当时练兵不太一样,再看莫言,突然就明白了。莫言是个学术派,他可能读过不下一本兵书,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但他不会带兵!

姜武没读过书,所以他带兵很乱来,但他有一个原则,就是能打的才是好兵。从他手上有兵开始就带着他们在外打架,小架小打,大仗大打,弱小的、不会打的早早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剩下的都是会打的,都是刀口舔血之辈。

坏处是他的兵可能损耗大,一开始死得人多。

莫言的做法完全相反。他要先做到令行禁止,颁布军纪,赏罚分明,然后练兵,练到他觉得可以带出去打了再打。

现在,在他眼里这些兵就是不能带出去的,他把他们当成小宝宝一样在慢慢的教。

可是,她没那么多时间等他教啊。

既然他不合适,就要立刻给他换个位子。

姜姬道:“你也听到了,我们现在要打铁,这个事最好保密,你去帮一帮卫始吧。”

至于他手中的兵,只好给卫开了。再从卫开手中调已经调教好的兵给莫言带,如果他不会练兵,带兵呢?

莫言带着卫开的人把几处打铁的地方围得外松内紧,颇有章法,叫姜姬松了口气。看来虽然是个理论派,事还是能做一点的。

只是需要有人先给他铺好路,他自己才能走。

这一番调动,莫言之后就懂了。他不免有些羞愧,对卫始叹道:“以前自以为无所不能,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知易行难。”

卫开在旁边说:“我与你共勉吧。”

莫言想起他跪在公主阶前死活不要公主所赐的别扭样子,在他看来,公主赐你当然是认为你做得好,干嘛搞得像被侮辱了一样?

当日看他可笑,今日自己也出了丑,便笑道,“与君共勉。”

两人相视一笑。

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

前往燕地的商人很快找到了,他们的报酬是二等的盐土。这一次,他们可以先把盐土运走,等半年后再来交账,而且不管他们卖的是贵还是便宜,商城只取其中六成。

四成纯利!而且商城要煤以千斤计量,若是谈成了这一桩,日后他们不但会是商城的座上客,也会是漆家的座上客!

这种好处是拿钱买不来的。

姜姬舍下重利,诱使这几个商人前往燕地。有他们当先锋,等马商从魏国回来发现一块放在他嘴边的肥肉先被别人啃了一口,为了夺回这件生意,不知他会愿意舍下多少好处……

她看得出来,马商显然是把阿武当成了一个投资的目标,从以前在乐城时就开始了,这么多年都不改初心。

此人绝对不能轻忽!

不过在这之前,她倒是可以先利用一下他对阿武的追求之心。

商人们拿到盐土后就迫不及待的带着盐土和粮食前往燕地,燕地的冬天来得比鲁国要早,现在已经刮起了西北风,地上的草都被风刮得倒伏下去,不管是驼货的马还是拉车的牛全都顶风而行。

商人们早早的穿上了皮袄躲在车里,喝着酒,吃着炒黄豆,听着风吹过的呼啸声。

出了商城,往前四百里就到燕地的边城了,城外已经有了大批被驱赶的奴隶。在冬天到来之前,他们因为不能干活,燕贵们会把奴隶赶走,免得浪费粮食。奴隶们有的被商人抓走,有的就散落在野地间,苦熬过冬之后,在春天时,他们会为了一口吃的自动自发的涌回城外,期待着燕贵们重新把他们捡回去。

“快看。”一个商人看到外面如羊群般在天地之间散落在荒原上的奴隶,城中的士兵不喜欢这些奴隶在城外聚集,因为他们会引来狼群,他们会一直驱赶着这些弃奴跑到离城较远的地方去。

剩下的商人们也都从车中出来,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商城的公主。

——公主要奴隶!

明明快到冬天了,奴隶们不能再出去干活,他们会吃很多粮食,可公主却又开始买奴隶了。姜司官说这是因为公主仁慈,也有别的人说因为公主想盖宫殿,而冬天奴隶会死很多,怕奴隶都死完了,到时宫殿盖不成才要继续买。

不管原因是什么,这些弃奴都是可以卖给公主的!那这就是放在眼前的钱啊!

奴隶们看到了商人的马车队伍,他们都停了下来。在商人的护卫们骑着马前来驱赶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很顺从的被“赶”到了一起。

商人们开始清点,把缺胳膊少腿的赶出去,头发全白的赶出去,最后剩下两千余人。

“这些就给公主送去吧。”一个商人道。

这些算是他们一起卖给公主的,但怎么算钱呢?几人迅速商量出了分钱的比例后,一个人出主意道:“不如,我们就说这一批人是先给公主送回来的,钱的事,等咱们回来后再跟公主一起算。这一路上,这种机会多的是呢。”

对啊!

在商人们没走几天,姜姬就收到了第一笔“利息”。

“奴隶?”

姜义知道,他之前还向蟠大兄提议说可以去燕地买奴,燕贵习惯在冬天来临之前卖掉大批奴隶,春天再买回来。为了省粮食。

“……有想法。”她真是无话可说。

不过这也是件好事,至少对她来说是好事。

她放下手中新制的炭笔,叫蟠儿:“后面应该还会再送回来不少人,暂时先把他们安置在大营里,最近哪里缺少人手就让他们先去干着。”

蟠儿点头记下一笔,道:“其实现在城中的人手已经够用了,倒是大兄那里的人少了些,要不要给他一些?”

士兵是真正的消耗品,卫开出门一趟折损四成,姜武手中的人就算没少四成,也有一两成的损耗。

他本以为公主会立刻答应,不料公主却摇头,轻声说了一句:“……等乐城的人回来再说。”

姜武上回遣人去乐城带回消息之后,他就没有再让人去乐城了。而她却是一直让商人送消息回来。

乐城并不像它表现的那么“和平”,势力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倾斜了。

在龚家与蒋家联姻后,冯家已经彻底边缘化了。

这是大势所趋。

其实从一开始,冯家会这么热衷于找回姜元,就是因为冯家在八姓中处于弱势,如果不再努力一把,冯家就会成为下一个消失的八姓。

她也是在离开乐城后,才发现这件事的。

从燕和魏的身上看出,大城的太守通常都是著姓之族。燕国最明显,白姓有白城,漆姓有漆城,萧姓就是王城。魏国一个豫城,几乎引起魏国内战,现在至少是已经折进去一个王后了。

所谓的莲花台八姓,可能在当初都有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城池。鲁王把重要的城交给信任的人持掌,既令鲁王可以掌控全国,又令这八姓不至于轻易被鲁王抹去。因为一城太守是可以光明正大屯兵的,这点太守们可比大王理直气壮得多。

太守屯兵是为了护城,保护百姓,大王有多少太守,就有多少支强军,都有这么多强军了,大王就不用要军队了。

这是这个世界的国家运行的一个重要的逻辑,也是平衡的砝码。

姜元与蒋彪结盟就是为了他手中的兵,他把姜武送到浦合,也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姜武光明正大的组建军队。只要时机成熟,他要么封姜武为浦合太守,要么再派一个太守来,再次让姜武把手中的兵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