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贤妻恶夫巧姻缘(107)

作者: 沐亚 阅读记录

赵勤想了想,屏州?应该属于边境,长年战乱之地,而且看几人的模样也不像在说谎,他和赵富对视了一眼,道“那你们等会儿吧,我们回去给你们拿。”

赵勤回家去把昨晚上吃剩下米饭和饼拿了出来,赵富也端着锅子出来,几人看到米饭,一个接一个咽口水。赵勤和赵富把食物放到了地上,“家里现成的吃的就这些,你们将就吃吧。”

那些人道了声谢谢,然后飞快窜到锅碗边上去,用手一把一把地抓起来送到嘴里,狼吞虎咽。

两人等他们吃完了,去收锅碗,食物被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方才说话那妇人突然对两人跪下了,“多谢两位的大恩!”后面的人也跟着她齐齐下跪。

赵勤和赵富慌了,手足无措,“你们快起来!这没什么的,顺手帮忙而已……你们快起来……”

那妇人道“两位恩人,实不相瞒,我们还有一事相求。”她顿了顿接着说“从家乡逃难而来的不只是我们几人,和我们一起的,还有另外十多个人,他们还在村口……恩人,我们一路来,已经死了半数的人,我们实在再经不起奔波了,二位……能不能带我们去见见你们村长,求求他收留咱们。”

赵勤道“这我不能做主,但我可以带你们去找村长,你们先起来。”

“谢谢,谢谢二人。”妇人感谢着。

于是赵富让赵勤先去忙自己的事儿了,赵勤与二兰去茶厂时,顺路给逃难的人带去了村长家。

正文 第137章安顿难民

村长家就在茶厂隔壁,不论有什么动静,在茶厂都能清楚地听到看到。

村长在得知事情之后,先让他们把村口的人带了进来,让他们先在院外面歇着。后来村长叫了几个人去了县城里,一来向县太爷请示,二来也去城里买些搭帐篷的材料,给那些难民盖个容身之所。

村长向县太爷汇报了情况,县太爷摸着胡子,“让他们走吧,我们哪有钱财来养外人。”

村长向县太爷跪下,“大人,我看那些难民实在没有力气再奔波了,若您不收留他们,无非是把他们往死路上赶啊!您……可否向临州的太守大人说一声,想想办法救人一命吧。”

县太爷“啪”地一声重重拍桌子,“我说了让他们走!你是想违背本官的意思?还是这个村长不想干了?”

“小人不敢。”村长扣头下去,“小人只是想求大人救救那些难民,即使不留他们在云安县,也想想其他办法啊!”

“本官不用你来说教!”县太爷从椅子上起来,“你自己看着办,反正现在本官这儿没钱款拨给你!”

“大人,求求你……”

“行了,你回去吧,”县太爷背着双手离开了,“至于州太守大人那儿,我会给他写封信。”

村长顿时咧开了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于是村长出了衙门,掏出钱袋里自己存的一些钱,去买了些搭帐篷的材料,让同来的壮年们帮忙扛回了村里。

回到了村里,村长就让人开始搭帐篷,地点就定在茶厂下方的空地。从下午开始,茶厂里不再上工,梁直让大家伙都去帮忙搭帐篷了。

那些个难民热泪盈眶,对着村长和众人磕头。

村长看看他们,“你们放心吧,我向县太爷汇报过了,他说一定会给你们找个安身之处的。”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终于不用再走了……”一二十人欢呼雀跃。

“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分给你们些粮食,但肯定不够你们吃饱,我们给了你们容身之处,剩下的生计还得你们自己讨,只要不偷不抢不做坏事,我们丰梁村欢迎你们。”村长又道。

“多谢村长,多谢各位乡亲,我们一定会自食其力,不会给各位带来麻烦,以后一定也会报答诸位的大恩大德!”一位难民道。

“对!我们一定会报答!”众人齐声道。

欢呼声停了一会儿,一位妇人站了出来,“村长大人,我们初来乍到,对丰梁直甚是不熟悉,不知村长您……可否给我们指条明路?”

村长想了想道“离这儿大约两个时辰的路,是云安县城,你们可以到县城去寻差事做,只是路途有些远,来回不是很方便。另外,这周围都是山,你们可以自行寻找挣钱的法子,当然也可以选块没有主人的地儿开山种地。”村长说着,又顿了顿道“还有……这是丰梁村的茶厂,不知……梁直兄弟可缺人手?”

梁直看着众人楚楚可怜的目光,犹豫了片刻,道“我这里活儿不多,但现在我可以在你们当中招3个人,两男一女,男的需要力大和认真的,女的需要心细的,最好在制茶叶方便有所了解。所有人都是按月给钱,具体工钱看做工情况。”

话一出,马上就有不少人举起手来,对他们来说,这个机会太珍贵太难得,最后除了老人和小孩,其他所有人都高高举起了手。梁直为难道“不好意思各位,我实在没办法要这么多人,还请你们自行商量,推选出最合适的三人来。”

于是大家放下了手,开始讨论,大家根据各家的困难情况以及符合梁直要求的情况,最后选出了三个人来,虽然没选上的人都心有不甘,但都咽到肚子里了,现在丰梁村对于他们来说,所有村民都是恩人,无论他们怎么要求和决定,都应心存感激。

于是茶厂里新增了三位成员,其中的一位妇人,便是早上带头与赵勤赵富说话的那位,进到茶厂之后,连连对梁直和众人道谢。

梁直将二兰叫过来,“弟妹,这位就是你以后的搭档了,你们俩相互照应。”

二兰笑道“多谢梁大哥。”以前整个茶厂里就只有二兰一个女的,虽有赵勤和方元才同在,但多少有些不方便,二兰一直没说,但梁直也看在眼里,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二兰安排了个伴儿。

那妇人恭敬与二兰行礼。

二兰扶起她,“不必客气,请问姐姐叫什么名字?”

“我姓孟。”那妇人道,“如若不嫌弃,你唤我孟姐便好。”

“孟嫂好,我叫方二兰,你可直接叫我名字。”二兰道“以后你便与我一起炒茶和监督弟兄们炒茶,外面的体力活都不用管的。对了,听说你以前制过茶叶?”

“没错,虽然家里不种茶叶,但去亲戚家帮过忙。”

“那就好,今天你便先帮我烧火吧。”

“好。”

茶厂又比以前热闹了些。这几日的天倒是晴得好,阳光明媚又热烈,昨日晒的茶叶和白兰花、甜叶都已经晒干了。梁直用晒干的白兰花和甜叶又泡了壶茶水,品尝味道。

二兰给孟嫂端了一杯茶水,孟嫂问“你们这是做什么?为何往茶水里加那两样东西?”

二兰想了想,去簸箕里分别拿了白兰花和甜叶过来,“孟嫂你看看这两个东西,以前可有见过?”

孟嫂接过,仔细观察,又放到鼻子前面闻一闻,放到嘴里尝一尝,最后得出结论“从未见过。”

二兰眼里放了光,“那你尝尝这茶水,可喝得惯?”

于是孟嫂先后喝了两种茶水,道“我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两个东西,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味道确实不错。”

二兰高兴了,“太好了!我还担心外头的人会吃不惯白兰花和甜叶的味儿呢!这下我不用担心了了,太好了!”二兰说罢,连忙去跟梁直汇报这个消息。

“白兰花,甜叶……”孟嫂自己重复着,又把刚才二兰给她的花和叶放到嘴里嚼了嚼。

正文 第138章白兰甜怡茶

梁直听完二兰所说,也很欣喜,孟嫂是北方人,既然她都觉得这茶味道好,那就错不了,他们的担心消除了。现在就看有没有客商愿意购买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安顿下来的难民们有的上县城去找差事做,有的自制了弓箭,进到山里去打猎,有的跟村民借了工具,到山脚下的荒地去开荒种地,大家果然自食其力,丰梁村的安宁并没有受到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