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舟(21)

作者: 大王儿 阅读记录

“我现在有点想吐!”

“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失血过多?”她有点紧张了,“是我不好,手都伤了还让你开车。快停到路边,换我开,我送你去医院。”

“划了个口子而已,没那么娇气。想吐是因为,面对一个戏精,我很难不恶心!”

“呃,不是失血过多就好,吓死本宝宝了。”

“这位宝宝,以后不许给我贴标签,我的标签只能我自己贴!”

“那,你究竟怎么看自己?”

“哥修的是顺心意,求的是长生道。”

她沉默了很久……

“水哥,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不当问!”

“你的三观,不会是网络爽文塑造的吧?”

“关你屁事!”白水的黑脸上起了一丝红晕。

原其朗开始盘算,今天是哪路人马整她。

“是那家爆雷的永昌财富。经侦这两天大概要去了。”白水猜到她在想什么。

“水哥,这次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做这个揭发报道,投资人也许不会恐慌挤兑,借款人不会趁机废债,老板也许不会跑路,平台或许还有一息余力处理后事……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血本无归。你说,我们到底是在为善还是在作恶呢?”

“你这种脑子就不要想伦理上那么复杂的事了,如果你不报道,平台越做越大,这些也许还是会发生,到时受害者也许更多。G租宝忘啦?你只是做了该做的。”

“现在我该怎么办?”

白水刚要开口,她的电话响起来,“喂,”“朗朗吗,抱歉才看到你的来电……”“你过半个小时再打给我吧。”她打断他,把电话挂掉了,转头看着白水,“你接着说。”

“他们要是想伤你,今晚不会留情。估计是没有下文了。别怕。”白水看出来,这姑娘看着虎,其实还是比较惜命的。她过去的“大无畏”,纯粹是无知者无畏。因为被保护得太好,从没吃过亏。这次吃了一大亏,难免显得畏畏缩缩的。

“我不是说这次,我是说以后。你说我要不要取个化名,以后遇到会得罪黑恶势力的题材,我也跟采访对象一样,打马赛克、变声,这样是不是就安全了。”

“孩子,人傻不能复生啊。”白水沉吟了一下,“要不你还是换组吧,柒周刊又不是只做调查报道,像小苹果一样,漂漂亮亮的坐在台里,或者专门跑跑会议,空调吹着,舒舒服服的,不用跟哥出去遭罪……”

“别说了,你觉得我会听吗,咱们916二人组的外号忘了吗?堂吉诃德倔驴,哈哈哈。”

“听哥一句话,不要暴露你的软肋,不要让人有机会伤害你很在乎的人。”听了这话,原其朗一下子感觉自己满背的软肋,一根大概在偷偷打开柜子点自己的瓷器,一根在做红楼梦,一根在用2000年前的秦汉发音说梦话,还有一根,现在她最挂念的一根,大概正在荒郊野外拿着小铲子挖坟掘墓,同时在纳闷他的小女友今天怎么这么拽,居然挂他的电话。

她怂了,蔫不拉几抬头,又跟小狗一样,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我肿么办?”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小声说。”

“你来劲是不是?”她又狗脸变了。

“正经点说,你可以不说真话,但绝不说假话,更不要说鬼话。保护自我的同时,守住底线和操守。俯仰天地、无愧于心。”

“水哥,谢谢你,你今晚真他妈帅!”她变了,也会用脏话了。

“爱听不听,不听死去。下次让你男人救你,我他妈招谁惹谁了。”他倒是没变,一郑重就皮肤瘙痒似的浑身不得劲,非要这样说话才爽利。

到家已经快凌晨1点,从舟的电话还是来了,“朗朗,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没有,就是有点累。刚刚在台里有点急活,所以先挂掉了。”她不想他担心,也觉得解释起来很复杂。

他是冷淡,但不是没有情绪,心里漫溢出很多复杂的东西,有思恋,也有很多把握不住的不安全感。

“朗朗,我在巴米扬大佛的调研快要结束了,过几天会往两伊和叙利亚方向走。”

巴米扬大佛,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因为塔利班组织的倒行逆施,现在只剩下石窟和残骸,满地碎石黄土,圣地不复。

“德国的同行现在正在对几千个碎片进行沉积特征分析。有点像我们人类的DNA分析,可以确定每个碎片在佛像上独一无二的位置。我觉得很高兴,大佛修复还是很有希望的。”

她听着听不懂的专业词语,感到他隐隐的兴奋和幸福,心里的嫉妒似乎要压过开心,“修好的也不是原来的了。就放着一地残渣,做文明启示录,岂不是更有意义?”

“如果放置不管,人们会忘记文明的伟大,只会记住创伤的部分。”

他停了一下,见她没有反驳,接着说道,“这次出来,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里原来是辉煌的文明故地,现在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我想,我们做考古的,通过挖掘和修复久远的过去,也能对未来产生价值。比如认识到人的价值,文化的价值,和平的价值,还有很多……”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原其朗终于也能熬到让沈从舟对她“喋喋不休”的一天,如果她哥知道,肯定也会喊句“干得漂亮!”

和他对话,要文绉绉得多,“从舟,最近经历了一些变故,我对做的事情其实有一点动摇。你知道的,我从来没有你那么笃定,但我一定比你批判。这行呆久了,发现媒体轻于大道,重于大声。我不确定我做的事到底是否有价值。”

“落实到你个人,我觉得做不做一件事,不一定要看有没有用。想做,就去做。不想做,就停下来。‘价值’本身,又一定有价值吗?你想得多,就会陷入无解的困境。”

她隐隐感到从舟只是在理解她的处境,但不能真的对她感同身受。就好像一个学霸对你说,这题很简单啊,你用这个公式,这样这样,不用想复杂了。但是你不是学霸啊,而且你看到他,会觉得有点可恨。

“这次去南京,参观了利济巷慰安所,也采访了很多慰安妇,算是在做挖掘过去的事情吧。在世的慰安妇越来越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记录,将要随风而逝,丢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我觉得,时间对每个人很不公平……”

他们分别的时间并不长,但她觉得自己一下子沧桑了。她竟然和他一样,张口闭口都说历史、时间、过去……好像一下子晦暗了许多。

挂了电话,他看着天边的月色,巴米扬大佛,会有很多人花力气去研究去修复。很多东西,却是修复不了的。这不是态度问题,是能力问题。对于她,他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呢?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他觉得她的某些部分被伤害了,而他虽然不在场,却也难辞其咎。

☆、一骑绝尘千山独行

硝烟散尽,达罕古城依旧是一片萧条破败。两个星期的致命空袭之后,原控制该地区的反对派武装与政府军谈判,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古城的原住民们陆续返回家园。一辆辆小卡车、拖拉机、小毛驴,载着老人儿童,还有桌椅板凳被子等物品,行驶在返乡的路上。其中有一辆卡车颇为引人注目,因为货厢上坐着一个英俊的东方人,正在跟几个本地人谈笑风生,他的白衣衫已经脏的有些发黄,但是眼神晶亮,举手投足温文尔雅而有领袖力度。

在炮火连天中,一些武装分子趁机洗劫了当地的博物馆。精美的文物在黑市被售卖,珍贵的文献被拿来营火。幸好,馆长在从舟的建议下,事先将馆藏文物分批运出,只有极少一批留在馆内。

沈从舟带着自己的助手,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运着几十箱馆藏,辗转几百公里,历经了轰炸、流寇、车祸、火灾,将文物送到秘密地点存放,终于在乱世中保全了这些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