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霸总放羊日常(2)

作者: 暮见春深 阅读记录

“哪里像做梦啊,明明就是真的……”贺荞荞哭唧唧的伸手狠狠拧一把梁至屹的小腿,看到他吃痛的表情更想哭。

梁至屹你你你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什么有用的词,关键是视线内看到的东西太真实了。

“咱们先上去看看。”

贺荞荞只能让他拉着站起来,明晃晃的太阳下面热的人难受,站起来拍拍身上飞扬的尘土,再瞧梁至屹灰头土脸的样子,噗嗤笑出声来。

“你好黑。”

梁至屹又黑又高,高高的个子很有威慑力,一双眼睛最有神,传递出无限力量。

“这个姑娘,好像和之前的你有点像。”梁至屹呢喃着。

贺荞荞才不信,两人并肩从向上爬,走一步都有干热的黄土跑到凉鞋里来,脑袋里汹涌的原主记忆告诉贺荞荞,他们来到了八十年代的农村。

这村子叫贺家庄,原主名叫贺小荞现年十五岁,是贺国刚的二女儿,十二岁辍学在家务农至今。

梁至屹穿越成为一个名叫罗志的男孩,生父母不详,村里人猜测是当年知青生下来的孩子不敢要,被罗老实买回来当儿子养,罗老实是个半瞎子,年轻时候娶的媳妇生孩子难产死掉,他一直没娶上媳妇,就养着罗志给自己养老。

“艰难的八十年代……”贺荞荞嘀咕了一句。

梁至屹不敢反驳,毕竟穿越源头在他,不过贺荞荞没再追究挺出乎他的意料的。

两人走到河堤上渐渐看到全部的风景,映入眼帘的一切都让他们有说不出的震撼,眼下正是农忙,放眼望去青黄一片,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摆,泛青的麦地里也有农人小心查看,揉个麦穗下来吹走麦瓤尝一尝麦粒是否成熟。

“我小时候在奶奶才见过收麦子……”

梁至屹苦笑:“我从来没见过。”

罗老实从地里抬起头,喊:“罗志,过来割麦!歇一会儿就够了,干撒呢?”

“叫你呢。”贺荞荞有点想笑。

“你知道怎么割麦子不?”

“不知道,也得干啊。”好在还有原主的记忆,刚好借机熟悉原主的记忆,顺便考察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梁至屹拿起磨好的镰刀顶着大太阳朝罗家麦地里走去,贺荞荞盯着他的背影发呆,过了一会儿站的难受,只好席地而坐,被麦浪掩住身影。

“这丫头!”梁至屹回头没看见贺荞荞的身影,踮起脚看她是坐在地上才放了心。

作者有话要说:一块轻松小甜饼,希望喜欢。

开文红包走起来,今天晚上十点有二更,此文日更,正常更新时间为每天晚上十点,其余时间显示更新为蹭玄学或者修文。么么哒。

☆、002

贺母走到树荫下喝水,十斤的白色塑料水壶里装的凉白开是一家十来口人一上午解渴用的,贺荞荞本来渴的喉咙冒烟,可想到这塑料壶被十个人对着喝来喝去一点都不渴了。

“咋啦?”贺母身材瘦小,理了短发干净利落,她向来要强能干,大中午割了两个来回的麦子才到树荫里喘口气。

听口音,这里和贺荞荞的家乡应该在一带,她都能听得懂,可不知要怎么接下去:“嗯,热。”

“芒种不热,啥时候热?”

“你要不想干,拿着钥匙回家做饭,也快晌午了。”

贺母从腰上解下来一串钥匙扔到她面前:“给,带着你妹回家做饭吧。”

“做啥饭?”

“凉面条,斜豆齐(面叶)会做啥做啥。”

原主贺小荞从下学就开始跟着贺母学做饭操持家务,一般饭菜都会做,拿了钥匙往回走顺道叫上在麦地里慢吞吞割麦如割肉的贺小圆。

一听能回家,贺小圆两眼放光,扔下镰刀一溜烟儿跑到贺荞荞前面去了。

贺荞荞路过梁至屹时朝他做个鬼脸无声道:我回家啦。

梁至屹满头汗,手上动作一点都不慢,默默点点头,末了小声说:小心点。

小心点别露馅吗?贺荞荞苦笑,只要没有太过分,哭着喊着自杀穿越回去大概是没人关注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的吧?

贺小圆走到半路才慢下来,一双灵动大眼睛不满足的看来看去,完全没有干活的苦瓜样。

“姐,要是不收麦还放麦芒假就好了!”

贺荞荞闻言一滞,原主做梦都想上学,这货却想着放假,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贺国刚夫妻俩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大儿子贺小伟十七岁、二女儿贺小荞十五岁、三儿子贺小文十四岁、四闺女贺小圆十二岁,夫妻俩供着俩儿子上学,小闺女也要上学,唯独不起眼的二闺女被牺牲,孩子太多父母又不给带,贺小荞从小就要带弟妹,带完自家弟妹还要带和贺母一样嫁到贺家庄的小姨家的表弟妹,活脱脱是个幼儿园小老师。

但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孩子辍学在家干农活、上学上着不愿意上在家玩,比比皆是,尤其是重男轻女风气浓郁的农村,女孩子不上学太平常。

贺小荞的生存状况算好的,尤其贺国刚夫妻俩对孩子不打不骂,但也没过多的交谈就是了,夫妻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门心思为一家六口的生计奔波。

一路徒步走回家,贺荞荞已经热的满头大汗,先去压井里压出一盆沁凉的井水洗脸洗胳膊洗脚,然后一点没耽搁的去厨房做饭,农村小院里静悄悄的,贺小圆抓着蒲扇扇风,等着给贺荞荞烧锅打下手。

原主十二岁下学学做饭,蒸馒头包包子都是小菜一碟,甚至做出来的馒头比贺母做的都好吃,但和面着实是个力气活。

贺荞荞按照原主的记忆从橱柜里拎出来面袋子,一把白面一大半杂面,现如今还不是顿顿能吃白面的年代。

两种面倒在面盆里加水,原主手感还在,倒进去半瓢水揉搓成团,重点是在擀面皮上,偌大的面团要从一团擀成厚薄均匀的一张面,这足足花了贺荞荞二十分钟,擀好的面切成菱形放在高粱杆做的锅排上再撒点面粉防止粘连,身后灶台上已经升起火,这点、贺小圆还是蛮有眼色的,毕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姐,啥菜啊?”

记忆告诉贺荞荞并没有什么菜,什么浇头,热水烧开先将面叶放到锅里滚开,煮熟后捞出来放到盛一半凉水的盆里,凉水冲两三遍直至面叶失去温度变成可口的清爽,然后准备面汤。

“失算了……”贺荞荞应该先做面汤,等面汤放凉的功夫再做面叶,不过面叶都已经做好了只能继续往下做。

贺荞荞从家里菜地摘四五棵小葱切碎放到一只碗里,放盐酱油再点三四滴香油搅拌均匀,地锅里的水已经烧开,拌好小葱放进去搅拌开来,很快贺小圆就闻到了日复一日的味道。

有点咸咸的味道,这面汤就算做好了。

贺荞荞把面汤盛出来希望能尽快放凉,然后蹲在地上和贺小圆剥蒜瓣,夏天的凉面条蒜泥是比不可少的一环。

“你捣蒜,我去摘点荆菜(荆芥)。”

“中。”

小菜园里是贺母费尽心思种的菜,黄瓜茄子豆角都是常见蔬菜,爬满地的南瓜秧刚刚开花而已。

贺荞荞摘了三四根能吃的黄瓜掐一把荆芥洗干净放到一起凉拌,怕凉面条准备的不够,打算再馏几个馒头却被贺小圆阻拦。

“姐,上午咱妈馏的多,还煊乎着呢。”

做完这一切,贺荞荞坐到院子里梧桐树下的小板凳上思考人生,她只是出个车祸而已,却来到了八十年代,而她刚才的动作仿佛机械一般,刻在骨子里的根深蒂固,是原先那个叫贺小荞的小姑娘的人生。

对不起啊,我也在懵逼中。

直到快中午十二点,下地割麦的贺家人才陆陆续续回来,贺家爷奶、贺家小姨姨夫,还有贺家小叔,三四家合在一起干活,给谁家干活自然去谁家吃饭。

饶是贺荞荞早有准备,做的饭还是少了,一共十来口人有六个壮劳力,分到最后碗不够饭不够,贺荞荞没胃口吃饭灌了一肚子凉白开放弃吃面条选择啃馒头,一家子馒头对付着面条总算是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