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科举(24)+番外

作者: 玉子双泽 阅读记录

做完心理建设后,因着今天连着考了两场试,宗泽也着实累了,躺在床上秒睡了。

第二日,天上三星还早,宗泽父子就起来了;他俩怕惊动了旁人,悄悄的起身来,想着到时在门房打声招呼,请门房代为跟主家告罪一声也就是了。

谁知刚走到客房外面,昨天招呼他们的田福已在那儿等着了。

见他们出来,田福赶紧迎上来,轻声道:“陈爷,你们起来了?快过来吃点东西吧。”

说着就将宗泽父子引到客堂。只见桌上摆了两碗粥,还有几个大包子。

田福让他们赶紧坐下吃点:“昨晚,我们太太听说你们今天会一大早就走的;特地吩咐了厨子做点吃的,给你们打点。来,趁现在正热乎快吃了吧。”

宗泽很是感念陈太太的用心,想着自己父子俩今天可能就只能吃这一顿热的了,于是也不客气,坐下来,飞快的吃了起来。

吃完,田福又指着旁边桌子上的一堆东西对陈忠运道:“这是我们太太昨晚吩咐收拾好的。这里有四封点心,太太让你拿回去接下娃娃。这边还有二十个烧饼,让你们好在路上充饥。”

说完这些,田福又拿过一串铜钱和一匹蓝布对宗泽道:“陈小公子,这是我们太太第一次见你的表礼,还请收下。”

陈忠运见这份礼也太贵重了些,赶紧推辞。

田福道:“陈爷,这是我们太太吩咐给令公子的表礼的,可不好推辞的,快请收下吧。”

宗泽见主人家实心要给,自己如推辞过度,可能让人不愉。想着,反正已是欠下晋家如此大恩,也不在乎再多欠点了,于是,就大方的收下了。

见到宗泽收下,田福笑道:“这就对了。哦,还有,我们太太说了,你们带来的干菌子,她十分喜欢;她说,你们下次再来时,就不必带别的啥的,就带点干菌子、干菜什么的就行了。”

陈忠运听了,赶紧连连点头:“那不值当什么,这些东西,山里多的很;晋太太喜欢,我下次必会多带点来的。”

宗泽听了田福的话,心里清楚,晋太太说这些,无非就是知道他们受了大恩,又受了这些东西,必定会想办法报答的;怕他们穷家小户的,报答起来太艰难;所以才主动提出要这些,在山里容易弄到的东西,以免他们为难。

这晋家一家人,可真是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话。

受了晋秀才家如此大恩,现下自己是无力回报的。多思无益,还是赶紧读书奋进,以待日后再报了。

第30章

父子俩辞了田福,拿着东西,匆匆出了晋家,来到客栈去取行李背笼什么的。

这家店忒黑,当时住店时就已讲好住一晚给一晚的钱。

昨晚父子俩都没回来,他还要算钱。宗泽被店小二者抢钱的架势给气到了,于是宗泽对陈忠运道:“爹,原来,不住也是要收钱的哪。早知道,昨晚我们就不在晋教谕家歇了。反正是要给钱的,还欠晋先生那么大人情。”

那店小二一听,这两个穷酸的乡下人,竟然说昨晚在晋教谕家歇?他们说的晋教谕,不会是县学里的那个晋教谕吧。

想到这儿,店小二连忙堆起了笑容问道:“这位小公子,你说的晋先生,可是县学那个晋教谕?”

宗泽眨着大眼睛,无辜的问道:“是啊,难不成风白县城还有两个晋教谕么?”

那店小二听完这话,赶紧道:“哎呀,我说这位公子,你怎么不早说哪。小公子住在晋教谕家想是跟他有旧?”

宗泽摇头道:“没有旧。”

宗泽刚说完这话,那店小二的脸就掉了下来,宗泽接着又道:“我跟晋教谕没旧,我只是跟晋小公子同窗而已。”

听到这个,那店小二脸都笑成一朵菊花儿了:“哎呀哎呀,原来小公子是将来的秀才公哪,失敬失敬。”

于是,爽快的将宗泽他们的背笼行李归还,亲自送出门去,还一直说,恭候再次光临。

抬出晋江省了二十文,可以买好多烧饼了,差的素纸也能买一刀了。

宗泽知道自己今天是借他人之势才能省下这钱。想着晋江的面子才卖二十文,颇是有点对不起他的感觉。不过,这也无法,现在,他们必须将钱用在刀刃上,没必要的冤枉钱那是一文都不能花的。

反正欠晋家的人情已是好多,也不在乎再多一桩。还是那句话,日后再报了。

眼看天越来越亮了,宗泽他们不敢耽搁,赶紧急急往城外赶去。

赶路匆匆,路上的辛苦也不必尽述。俩人一路紧赶,还好,赶在傍晚时分到了陈家沟。

这个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好多人家都端着碗在屋外、路边吃着饭呢。

见到宗泽他们,都大声的打着招呼;也好奇的问宗泽,去县城考试考上了没有。

村里向来是没有秘密的,宗泽去县城考试的事儿,在他们走的当天,满村的人都知道了。

陈宗泽要去县城考试了?

这可是个大新闻啊,在他们陈家沟这地方,多少年没见一个读书人了?

老一辈的赶紧回忆着、算着:前朝不知道有没有,但自从这大明朝建国几十年来,陈家沟是一个都没有,算来算去,这陈宗泽是他们陈家沟第一个去县城读书的人。

农家人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东家长李家短的事儿传的飞快。话当然是越传越多,也会越传越变的。传到最后,变成宗泽去县城考秀才去了。

有那懂行的人就说了,怎么可能?考秀才前还要考几关的呢,陈宗泽这个娃娃也没读两年书,之前也没见他考过试,怎么可能是去考秀才呢?

事情有了争议,就更有说头了。村中之人,这几天真是情绪高昂,日日等着宗泽这个正主回来,给他们解惑。

现在见着宗泽了,众人就围着他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当听到众人问他是不是去考秀才去了,宗泽哭笑不得,赶紧满头黑线的给他们解释,自己不是去考秀才的,而是去为到县里的城关书院读书考试的。

那也了不得啊,县里的书院,那寻常人也进不去的。宗泽这小子,竟然过了晋秀才、许山长的关,竟然两个秀才公都没考倒他,嗯,宗泽这小子可真了不起。

一时间,众人传的更起劲了,当然,说好话的很多,说酸话的也不少。不过,此乃后话。

宗泽他们回来的消息传陈家了,二姐良芬、三姐良香也出来接爹跟弟弟了。

良巧看到宗泽他们,老远就高声道:“爹,宗泽,你们回来了,快家去吧。娘跟大姐正做着饭等着的呢。”宗泽他们这才脱开人群回到院里。

回到陈家院里,陈家众人也是一阵热烈的迎接。七嘴八舌的问宗泽考的咋样?考上了没有啊?县城好不好玩哪?

陈汉鼎、陈二婆也是兴奋的不得了,连连追问着宗泽在县城的事儿。

听到宗泽说考上了县里的书院,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自家这孙娃可真不错,说不得,老天真给他们老陈家赐了个文曲星呢。

陈二婆高兴的一个劲儿的说:“我的山娃就是厉害,真给我们老陈家争气。”

大家就这样站在院中七言八语的说着,因着兴奋,声音都高了八度,不知道的还以为吵架呢,不过山里人说话声音一向都很大;而且估计宗泽要去县里上学的消息,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所以大家也都见怪不怪的。

一直到良巧出来喊吃饭,众人才意犹未尽的放宗泽进门去。陈二婆更是摸着宗泽的脑袋只心疼:“哎呀,看我们,光顾得问,山娃儿还没吃饭的吧,快进去吃饭。”

宗泽拉着陈二婆的手道:“爷、奶,你们也一起来吃吧。”陈二婆不肯,良巧也过来拉,陈忠运也在旁劝着;陈汉鼎想着今天自己也是还要问宗泽的事儿的,于是也不再推辞,叫上陈二婆一起去老五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