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科举(155)+番外

作者: 玉子双泽 阅读记录

宗泽灵机一动:“你有没有什么信物之类的?让陶大叔带上。你我二人失踪了两天了,你爹肯定是让人在到处搜寻的。这个信物说不定也会画出来让人知道的。要是有,让陶大叔带上,说不定守营门的军士会让他进去的。”

刚说完,黄真如还没答话,宗泽已是自己否定了这个说法:“唉,还是算了。此事也是军机大事,让别人去说到底不如自己亲自前去放心。万一陶大叔在路上有事耽误了呢。我们还是自己赶路回去吧。黄姑娘,你先凝凝气,稳稳神,我出去问问陶大婶早饭可是熟了。吃点东西可能会好点的。”

宗泽也不顾无礼不无礼的,匆匆出得房来跑进陶家灶房,陶大娘跟桃枝正在灶房做饭呢。宗泽还没开口问,陶大娘已是大声笑说道:“宗泽,饿了?等一下哈,马上就好了。锅里的鱼起锅了就可以了。”

宗泽见状也不好再催了,但进来一趟也不好啥话不说就走的,宗泽讪讪的走过去要帮忙:“婶子,有没有啥子要我做的?”

陶大娘见宗泽已经进来了,也不再客气儿,就指了指灶台上放着的炒好的菜,对宗泽道:“那你把那两碗菜端出去吧。”

宗泽跑了两趟将饭菜拿了出来,在桌上摆好。陶大娘的辣椒炒鱼也出来了。

摆放停当后,宗泽又去叫黄真如出来吃饭。

二人坐好后,却只有陶大娘相陪。宗泽问道:“婶子,叔跟牛儿哥怎不来吃饭?”

陶到娘道:“他们一大早就去隔壁家帮忙垒猪圈去了。不在家吃的。你们快吃吧,别客气,放开了吃。”

至于桃枝宗泽没问。他知道,按乡里规矩,有客来时,小孩跟女孩子都不会上桌的,况且桃枝见到自己很是拘谨,叫了也不见得会上桌子吃饭的,于是,也不再客套。埋头吃了起来。

已经决定了要带病赶路回西京,黄如真也是毫不客气的大口吃了起来。一顿饭下来,两人将桌上的饭菜扫了个七七八八。

陶大娘看得眉开眼笑:“吃饭就是要这样。你们二人这样吃,大娘看得高兴。”

吃完饭,宗泽二人就问起了陶大娘可是知道回西京的路。听得宗泽他们要赶回西京,陶大娘只是不允:“你俩娃娃,这么急着走干嘛,将身子养好了再走吧。”

“你看你妹子还伤着呢,你这做哥哥的也不知道体恤一下,不许走啊,在婶子这儿养好了再走。”陶大娘对着宗泽嗔怪道。

黄真如赶紧上前说道:“多谢大婶收留。只是我二人失去踪迹快两天了,恐家人担心,所以急着要赶紧回去。”

陶大娘又挽留了一阵子,见二人执意要走,想着也是,儿是娘身上的肉,他俩不见了两天了,家里人不得急死么。快点回去也好,于是也不再挽留;赶紧从隔壁叫过牛儿,让他去将前儿西京回来的梅三请过来,给宗泽他们带带路。

吩咐完牛儿,然后自己回到灶房赶紧给宗泽他们烙饼去。还生怕宗泽他们不告而别的,一边走一边急急忙忙的叮嘱二人:“你们两个等等啊,等梅三来了再走,不然你们不知道路,走了冤枉路更耽误时间。婶子去给你们烙饼,好在路上吃。可别走了。”

宗泽二人谢过陶大娘,他们不会走的,陶大娘说的对,这贸贸然的走,路都不熟,还别将路给走多了。

宗泽想到一事,回西京有上百里路的,如果真用走的,那得走多久的。必须再弄匹马什么的才行。黄真如也想到这个了:“是得要有马才好走的。”

宗泽拧眉说道:“一匹马少说也要二百两银子的吧。我俩现在身上是一文钱也没有的。”

“我身上这块儿玉佩就是新买时都不够买一匹马的,更何况去抵押当卖时还要压价儿。”宗泽有点犯愁,这可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了。

这时,黄真如从脖子里掏出一块儿玉佩来,取下来递给宗泽:“这个玉佩你拿去换马吧。”

宗泽接过一看,此玉触手生温,通体黄如机油,就是宗泽这不懂玉的外行,也知道,此玉品相不凡。用这个去换马,宗泽颇是替她肉痛。

不过,事急从权,现在事情紧急,也不能计较这些利益得失了。宗泽也不多话,接过黄真如手中的玉佩就准备去找陶大叔问问。

“你也快回床上趟一会儿去,保存体力,我们呆会儿好走。”宗泽临出门前叮嘱道。

黄真如看着宗泽点头一笑:“嗯,我省得的,你快去吧。”

听得宗泽想要买马,陶大叔想了下,将宗泽带到了曹地主家。

曹地主听说宗泽要买马,一下开口就要三百两。陶大叔听了赶紧还价道:“曹里长,我听说你前儿个还卖了一匹马,才要两百两的,怎么今儿个要三百两呢。这娃娃急着赶路,你就少点儿?”

“前儿是前儿的价儿,今儿是今儿的价儿,那哪能一样呢。”曹地主摇头不同意少钱。

宗泽今天本也不是拿钱买,这马别说三百两,就是一千两,黄真如的这块儿玉佩也能抵的了。宗泽也不跟他废话,直接递过手中的玉佩道:“你看这可能买你的一匹马?”

曹地主发家已久,好货当然是识得一些的,看到宗泽手上这块玉,喜得心突突跳,这块玉少说也值个上千两的。这等好买卖当然行。

虽然心中喜的不行,曹地主还要傲一傲的,巴拉巴拉说了一通,自家好心做善事,便宜卖了云云。

宗泽看着他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很是不耐:“既然曹里正有心做善事,那就请再给在下几吊钱做路资吧。”

曹地主一听,还想从自己手中拿钱,那哪可能。赶紧不多话了,让宗泽牵着马走。

马牵给宗泽了,真是只一匹马,一匹马光光的马,马鞍什么的啥都没有。宗泽见状对曹地主道:“还请曹里正配上马具才好。”

曹地主听了,作态的道:“那怎么行,你刚才给的玉可是不算这些在里面的。”

这一路都遇到好心人,没想到今日竟让他遇到个如此奸啬之人。宗泽颇是气愤,但,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宗泽压住气怒,好声好气的跟他说着好话。

一直在旁的陶大叔,也是很看不过去,冒着得罪曹地主的风险也帮着说好话:“曹里正,你就将这些东西备好,没有马鞍可怎么骑呢。这娃娃的钱不够,我日后给你做工抵钱好了。”

听到有如此好事,曹地主又跟陶大叔讨价还价了起来,最后讲定,陶大叔免费给他做工十五天,才答应将马具配好。

最后曹地主得了便宜还卖乖地对宗泽说:“你看,这马,要备齐这些马鞍辔头啥的可是要花不少钱的,十五天工钱是买不到的呢。看你娃娃小,我有心做善事。”

宗泽读书这么多年,对人一向是有礼的,现在买卖完成了,该当行礼一下才是的。可对着这样一个敲骨吸髓的人,宗泽实在不想再给他行礼了。

没有行礼的宗泽,将马牵过来,对着曹地主正色道:“曹里正,方才那玉佩还请收好。他日我可是要来赎回去的。”

曹地主算计的一笑:“赎回去?刚才你可没说要赎回去。不过,你一定要赎回去也行,可到时就不是这价儿了。”

宗泽轻蔑的一笑道:“那是,到时你尽可出价就是了。”宗泽心中冷冷道,哼,真是被钱冲昏了头脑,能拿出如此非凡之物的人,到时要原价赎回,还怕你不给?

不过这话,因着现在还在人地头上,狠话就先不撂了,他日再说。

宗泽牵着马回到陶家后,牛儿已经将梅三请过来了。

见到宗泽回来了,陶大娘赶紧拿过一个包袱递给宗泽:“这里面是些饼子,你们留在路上吃。”宗泽恭谨的接过,还没说谢呢,陶大娘却又拿出一小串钱来:“你们两个娃娃身上也没个钱,路上多不方便。这些钱你们拿着在路上应急吧。可别嫌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