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脚步间的高原(276)

作者: 花间应有树 阅读记录

洗头客

第二百八十五章洗头客

国庆节日里的黄土高原就喜庆了许多,要是赶上婚嫁迎娶的喜事就自然更加热闹,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选择节日里结婚,沾沾喜气。所以不论是国庆节,或者春节,端午节或者重阳节,都有一些赶潮流的青年人结婚,也算是与时俱进。白鸽村处于黄土高原深处,自然也无法例外,但是喜庆热闹的场面自然为黄土高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尽管吴老汉家嫁女儿赶上秋收时节,但是朴实勤劳,友善互助的村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自然要出钱出力,一家有事,八方支援,更何况是喜事呢!所以吴老汉家的一些近亲或者关系较好的亲邻自然乐于帮助,对于使人快乐的事儿,或者乐于传递快乐的事情没有拒绝,所以大清早的,一些村民早早地起床,赶往吴老汉家准备食材饭菜,用来款待宾客。吴老汉家里,是两间宅基地盖起的房间,沿着L形分布,一间是大瓦房,包括进门的宽敞过道,屋顶用青瓦遮盖,显得宽敞而亮堂,坐东朝西,用玻璃窗户采光,跨过二门就是一间五米多高的平房,也叫厢房子,就是吴敏姑娘的闺房,玻璃窗户上贴着喜庆的剪纸,有喜鹊登梅、有花好月圆、有年年有余、有福喜财禄等,都寓意生活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吴敏清秀可爱,身着红色的花彩衣与七大姑、八大姨聊天,娇媚的脸颊上红晕点点,娇羞而妩媚,嫣然一笑百媚生,已经生的亭亭玉立,丰满圆润,前凸后翘,屁股丰满,酥胸饱满,盘腿而坐的她土炕上平整地铺着彩色的新床单,角落木箱床头柜上压落着花花绿绿的新棉被,喜庆而崭新,那就是吴敏陪嫁的物什,也是这个姑娘心灵手巧,宅心仁厚的付出。尤其吴老汉家的房间占地不大,所以他家里的庭院就大了许多,空闲出来的庭院土地,吴老汉自然不会荒废,而是种植着旱烟,蔬菜与水果,当然都是面积不大,自成一片的小规模田地,由于仲秋时节,大多秧苗藤蔓已经枯萎,比如西红柿、青椒、豆角、黄瓜等,就是光看藤蔓也很难分清彼此的样貌,倒是有一些蔬菜依旧翠绿,比如菠菜、大葱、白菜、土豆、红薯等,依旧涨势旺盛,惹人喜爱。尽管后院被菜园与果园占据着一些地方,但是现在空出来的院落依旧宽敞,此刻院子里村民多了一些,只见大厨级的人物支着锅灶,升起鼓风机狠命地吹着蜂窝煤,碳火夹杂的火苗,满院临时搭建的塑料大蓬里,临时拼凑的大木桌面上摆放盆罐子,一些一些食材,例如肘子、鸡鸭、猪蹄、草鱼、牛羊肉、以及一些蒸碗和甜盘子等,身着白色厨师围裙的厚根俨然就在里面,忙碌的晕头转向,宽敞的黄土地面,一些婆姨媳妇什么的,用银白色的大盆盛放着素菜,比如黄瓜、木耳、粉条、菠菜、海带、西兰花、菜花、白菜、红萝卜与莲菜,或者摘菜,或者清洗蔬菜,边忙碌活络,边聊天说笑,一些社会人,或者村子里活络的汉子们,适当地插话取笑,平添了许多乐趣与笑料。清晨八点一刻,按照传统,应该是早饭时间,尤其是对于黄土高原的人们来说,招待亲友的自然是陕北空心挂面,咸阳乾县的一口香类似于陕北空心挂面,还有宝鸡岐山臊子面,也属于这种吃法。利用高汤,或者直接用大肉臊子、韭菜、豆腐、黑木耳、黄花菜、豆角、红萝卜、鸡蛋炒制臊子,最主要的还是红油熬汤,当然油泼辣子与老抽、生抽必不可少,不论是提色,还是提鲜都是按照传统习惯延续下来的。面自然是陕北空心挂面,用热水煮熟,放清水里除去温度,并且可以使面条不至于缠绕,随后把面条聚拢成小儿拳头大小的,一碗汤搭配一口面,也叫流水席,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不论是苍苍老矣的老翁,或者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孩童都可以吃,名副其实的老少皆宜,并且还是地地道道的大锅饭,热闹而喜庆。并且席面上搭配几道菜品,那就更加美妙,例如菠菜粉条、酸辣土豆丝、酸辣白菜、莲菜炒肉、黑木耳拌洋葱等,当然少不了热气腾腾的馍馍,当然还有一碗地道的鸡蛋醪糟汤,这就组成了陕北的饮食文化。

上午的筵席简单而实用,大多都是一些亲友邻居什么的,但是正午的筵席就显得正式了许多,虽然无法跟娶亲时的婚宴相比,但是也相差无几,主要是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大家轮换着吃饭,接下来就开始忙碌,这顿饭属于重头戏,所以村民们都投入十二分的心思,而大厨们则面色平静地掌勺,使出看家本领招待宾客,主要是村子里有名望的人,或者村干部、族老、长辈什么的,礼仪与客套必须尽到。按照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像这种女方未过门的准新娘子在家里款待亲友宾客,男方家属不需要拜访,但是新郎官需要送箱子,并且需要表哥之类的陪同,算是尊敬女方长辈的习俗。寇海这边自然不例外,有姑妈家的表哥陪同着,箱子自然是以喜庆、崭新的大红色为主,至于箱子里需要准备些什么,也都有讲究的。首先是两根枝丫密集的完整莲菜,寓意多福多子,然后是一簇菠菜与大葱,需要用红绳结扎起来,寓意新娘巧手能干,生活不能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是一二套崭新的衣服,送给新娘的奶奶或者母亲,表达尊敬与谢意,最后压箱子的就是一些钱财,寓意生活财运亨通,红红火火之意。这些是府谷的讲究,也是祖辈留下来的文化,传承的是精髓,延续的是千年的文化历史,即使有些旧俗,但是对于喜庆迎娶婚嫁的大事儿,每家每户都力求做到最好,更好。中午之前,大人们都在忙碌,最幸福的莫过于吴敏与吴老汉,最开心的莫过于一群孩子们,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兴奋与激动,热闹与期待的心思跃然在笑脸上,使得中午的太阳更加明媚艳丽。吴老汉此刻最是兴奋,一会儿瞧瞧里屋,一会儿张罗筵席,一会儿出门张望,等待新姑爷的到来,其实家里的筵席自然有村里的知事负责,也就是专门管理红白喜事的能人,他们对于筵席的流程比谁都清楚,不像吴老汉,越是兴奋激动,越晕头转向,不知该干嘛!片刻以后,门口顿时热闹起来,原来是新姑爷寇海到了,吴敏的母亲邱氏自然与吴老汉当头迎接,后面的是吴老汉的近亲,以及许多爱看热闹的人们,当然还有许多小屁孩儿,其中就是福禄与福瑞、钱乐乐与刘侠、向洁与曲婷,福音倒是矜持羞涩了许多,与弟弟福贵两人一起,频频张望这边,打算目睹新郎官的庐山真面目。不过一边还不忘欣赏着大厨们精湛的手艺,比如粉蒸肉、小苏肉、红烧草鱼、油炸狮子头、红烧肘子、红焖猪蹄、清蒸红烧、干煸油炸、炖煮凉拌,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包括凉拌一个肉食,蔬菜,其中就包括凉拌牛肉、凉拌冻肉、凉拌猪耳朵等,还有凉拌黄瓜、凉拌菠菜粉条等,大锅里也炒着热菜,比如糖醋排骨,糖醋里脊、豆角茄子、酸辣带鱼、蒜苔炒肉等,以及一些蒸碗、梅菜扣肉、甜盘子、清蒸鲈鱼等,都是一些大鱼大肉,当然素菜也有许多,因为这个季节是蔬菜丰收的时候,所以大厨们因地制宜地制作出来许多道美味佳肴。寇海自然先与吴老汉家的爷爷辈人见面问好,然后才是叔伯辈的长辈,虽然属于小辈,但是作为今天的主角,确实也有资格与叔伯辈人物一起吃饭,主要是敬酒庆贺,尤其是长辈对小辈的祝福,小辈对长辈的敬重。喜宴自然无比的丰盛,作为新娘自然格外的靓丽丰盈,按照习俗,这就是新娘与新郎正式结婚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酒晏自然喜笑颜开,酒自然是自家酿的红高粱酒,用来招待宾客与亲友,按照习俗应当是先招待新郎官这边的亲友,包括新娘这边的长辈,以及村干部与族叔等人,然后才是制作喜宴的人们,包括料理喜事的村人。新郎送的箱子里面的物什,自然需要亲自送给长辈,其中就包括压箱子的一些钱财,风光无限、意气风发的新娘与新郎自然敬酒招待宾客。其中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欢快喜庆地跑着、闹着,兴奋地偷偷打量着新郎官,要么喜滋滋地品尝着领到的糖果干果,围着人群,天真而活泼,今天的重头戏也就到此结束,明天自然是新郎官早早地起来接新娘参加男方的婚宴,然后他们才算正式结婚。

上一篇:纪公馆 下一篇:军官之恋:少将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