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谋之巾帼天下(49)+番外

作者: 沙石 阅读记录

中秋的夜,直至天明,月亮依旧高悬。

在查看过一直熟睡的异修后,木青回殿前司应卯去了。

柳叶洗漱完毕出得门来,却见卓元早在车旁候着。

柳叶抖了抖袍袂,并没有上车,而是朝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卓元快走几步跟了上来,“大人不坐车?”

柳叶抬头看了看秋高气爽的天气,“如斯天气,不走走怪可惜。”

卓元跟在旁侧一道走着。

“你这是作何?”

“我已经是大理寺的主簿了,随大人一道去衙门啊。”

柳叶停下脚步,狐疑看着他:“果真进了大理寺?为何我这个少卿都不晓得。”

卓元讪讪笑了一笑,“少卿大人上头不是还有正卿么?”

柳叶挑着个嘴角笑了笑,“卓先生不是志向高远,想要平步青云么?怎么甘心做个大理寺的主簿师爷?”说罢,继续往前走去。

卓元依旧跟在旁侧,“伯植怕是误会我了,我本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做的无非是些想做的事情。比如,给你当主簿师爷……”

面对堆着一脸讨好笑容的脸,柳叶除了无奈地摇头还能作何?她很是纳闷,为何有些人可以做到不在时令你时不时想起他来,在时却又时不时厌烦他。卓元便是此种人。

卓元浑然不查柳叶的神思,自顾道:“胸有大志的一直都是柳伯植,柳大人你。我左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唉,对啊,昨夜里我看见如凝悄悄儿出去,好像见了个什么人。”

柳叶顿了一下脚步,微微眯了眯眼,瞧住他:“昨夜里是谁喝得个酩酊大醉,居然还能瞧见别人悄悄儿出去,还悄悄儿见了人?”

卓元梗起脖子:“我可以对天发誓,我就是看见如凝出去了,还见了个人。两人悄悄说了些话,那个人还塞了什么东西给她……”

柳叶轻哼了一声,快步往前走去。

卓元跺了跺脚,赶上,“你不信就算了。”走了一段又道,“昨夜里那个小孩……”

柳叶一把将他拉到旁侧,竖起食指示意他噤声,“不说话会憋死么?”

卓元来回看了看,确定无人又压低了声道:“我只是想说冷大夫……”

柳叶眼眸一亮,对呀,冷月远离京城,让她来照看那孩子总比在京城寻个大夫来得放心些。

进得大理寺衙门,柳叶将众人围拢过来,问道:“大理寺向来集各州郡之刑狱案件,那孩子失踪案件的卷宗是否也会集合到此?”

黄树成先拱了手才道:“报到各州府衙门的一半不会递交到大理寺,除非原本就是报在大理寺的案子,不过,孩子丢了,一般会去开封府吧?”

柳叶微微颔首,继而道:“若是失踪的孩子突然出现,却已经变成一具尸体,那么此案就该报到大理寺了对否?”

黄树成点了点头,另推丞一人,断丞二人,司直三人,评事六人则十分不解这少卿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难不成还想那些失踪的孩子都死咯,然后一堆的卷宗都给送到大理寺来……想想都累得慌。

柳叶道:“元佑初年,汴京郊区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娃失踪两月后在回到家中,变得呆傻瘦弱,不过十数天就死了,这个案卷可还能找到?”

黄树成口中默念着什么,手指来回掐了掐,道:“在卯字号书阁的丁号书柜的三排东向第五个格子里。”

柳叶砸了咂舌,不由得伸出大拇指:“黄推丞,好记性。”

黄树成略显腼腆地挠了挠头:“那一份卷宗是我初任大理寺推丞整理的第一份卷宗,故而记得清楚些。”

快十年,黄树成从一个毛头小推丞一直做成了老推丞,顶头上司换了不知多少个,他,在推丞任上岿然不动。

该是寻个机会给他动一动了,柳叶如是想。

“后,元佑三年,城北一家豆腐坊的孩子十岁,也是离奇失踪五个月,尸首被人发现在城外的郊地里,此案案卷是否也在大理寺?”

黄树成点头,“在。”

柳叶又列举了数个,都是木青昨夜里告诉她的。

黄树成一一回答,除了两个发生在江南的,其他卷宗都在大理寺。

“如此,甚好。”柳叶道,“从今日始,将大理寺所有的推丞、断丞、司直、评事、主簿全都召集起来,十日之内,将元佑初年始到此刻止,有关于十到十三岁男孩的所有卷宗都给我找出来。”木青说“极地芙蓉”对于十到十三岁的男娃最为有效,那么那些人极有可能搜寻的就是这个年纪的男娃。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皆傻了眼了。更有人反驳:“大理寺平日里的事务已经够我们忙的,十日之内要翻找近十年的所有卷宗,这……这……”

柳叶微微抬起下巴,眸光清冷:“找不出来的便脱了这身衣服回家去!”

一群叽叽喳喳的人瞬间安静了,可是眼神中分明透着抗拒。

柳叶微微缓和了语气道:“大理寺并非你们几个人,按元丰官制,大理寺应该有正卿一人,少卿二人,寺正二人,推丞四人,断丞六人,司直六人,评事十有二人,主簿二人,一共三十五人,出去正卿、少卿、寺正还有三十人,我已从殿前司借了文职官员数名,还想说做不成么?”

一名年纪稍长的司直动了动嘴唇,踯躅了片刻,终究没有开口。

柳叶了然,道:“黄推丞,你记忆力好,将这元佑初年始的卷宗书架标出来,并按着三十人份分配,今日可完得成?”

黄树成想了一下,“现在开始,到戌时一刻可以分好。”

柳叶:“那就有劳你了。”对众人道:“明天开始你们就按黄推丞划分的区域各司其职。”

听见划分成三十份,各个人的表情皆不同,有庆幸的,有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的,也有担忧的。

柳叶对于这些都无睹,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第四十二章

谢履身体抱恙,有些时日不曾来衙门,今日一进衙门口,竟然呆了。他擦了擦自己老眼昏花的眼睛,再看,退出衙门抬起头来又看。没错啊,大理寺三个字高悬在衙门的门楣之上。可是大理寺何时有这般多的人?

除了几个日日来应卯的,有些他似乎连见都不曾见过。

如今这些人都在案桌上坐着,极其认真的翻看着手中的卷宗。有杂役在其间来回搬运着一摞一摞的卷宗。

他们从中挑出一些来,按着顺序摞成一捆一捆,再将那一捆一捆地送到另外的人面前。,那人又从其间挑出一些来,送进了少卿的政事房。

谢履走过去,大家似乎都把自己浸在了卷宗当中,并没有注意他。唯有一个杂役看见了,正欲躬身行礼,怀中的卷宗就哗啦掉下里一堆。

谢履抬了抬手示意免了。

进得少卿的政事房,见那年轻的柳少卿正在桌案后头认真地翻看送进来的卷宗,另有一名年轻人在一旁奋笔记录着什么。

见得谢履,柳叶将手中的卷宗放下,起身行礼:“谢大人。”

谢履摆了摆手:“免了免了。”用手翻了翻案桌上的卷宗,那是一份五年前关于一个孩子淹死的案卷,“柳少卿啊,我已经是老眼昏花,但是你尚年轻,前途无量,”指了指外头,“那些个人,好些是重臣家的子侄,我不知道你用了什么手法,让他们全都乖乖地来做事,但是,你这样做是会得罪人的,对你的上升并无好处。”

柳叶笑着拱了拱手:“谢谢谢大人的关怀。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他们只是听说最近大理寺事情多,便回来了。”

将任务分派好之后,柳叶去了一趟殿前司,让木青大张旗鼓地借人给她。殿前司设在离宫城最近的地方,从殿前司到大理寺,要经过门下省,尚书局,枢密院……

一众大人们诧异大理寺缘何去了殿前司借人,不免得要打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