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阳公主(85)

作者: 青帷 阅读记录

如果能把他拉到七皇子麾下,自然是很好的。

可沈孝脑子根本没往政治上靠。

他只觉得李述夸一句杨方的优点,那就是他自己的缺点。

家世中等,他没有。

交游甚广,他没有。

性格温和,他没有。

锋芒不露,他也没有!

原来她……偏好这种类型的人么。

那头李述继续道,“……只是,想把他拉过来有些困难。“

杨方在礼部这么多年,跟七皇子是上下级的关系,可愣是跟七皇子只是点头之交。这就说明了他的态度。

他连太子都不攀附,更何况是七皇子。

不好拉拢。

沈孝闻言就连忙点头,”确实不好拉拢过来。毕竟……他是安乐的驸马。“

他是你妹夫啊!

李述则认真地点了点头,同意沈孝的话。

虽说杨家一直想明哲保身,可当初安乐下嫁,本身就把杨家拉到了太子那头。不管杨家这几年再怎么保持中立,可跟太子总是断不了姻亲关系。

李述叹气,”是啊,他怎么就成了安乐的驸马。“

不然的话,如今好拉拢的多。

那声喟叹听在沈孝耳朵里,反而成了李述爱而不得的忧伤。

他觉得心口堵得慌,憋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了。

“他……到底是你妹夫。圣人云,君子不夺人所好。”

你还是断了念想吧。

李述:“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她要夺谁所好了?

李述皱眉看着沈孝,”杨方不好拉拢,我看今日他倒是跟你相谈甚欢。你可以跟他多接触接触,能拉到七弟这边最好,不行就算了。反正他明哲保身,就算不是朋友,也不会是敌人。“

沈孝愣了愣。

李述,“你在听我说话吗?”

沈孝这才明白他们俩从头到尾说的都不是一件事。

李述是纯粹的政治念头,他倒好,脑子里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

他忙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表情反倒显出了几分高兴。

李述皱眉,至今都不知道他刚才魂游到哪儿去了。

”沈孝,你是不是……“

李述指了指脑袋,”这里有点问题?“

第61章

#61

两个月后。

正是秋雨连绵时。

雨从六月底一路洒到了九月初, 期间就没有停过, 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湿意里。

一辆轿子在仙客来门口停了下来,随行的侍从忙走上前来, 撑起一把油纸伞,掀开轿帘,沈孝一身鸦青色圆领常服, 跨进了门槛。

大邺官员好骑马, 不管文官武官,上朝去大多是骑马,这样才显威风赫赫。坐轿子?那是娘们的专利。

但偏沈孝爱坐轿子, 轿子稳稳当当,从外面看是闲闲散散,可掀开帘子,一双迫人眉眼就直视过来。这样的反差, 就更显得他整个人锋锐肃冷,举手投足间都是在权力中枢浸染之后的威严。

因此他坐轿子,就一点都不娘娘腔, 反而更有了袖手旁观间就拨弄天下大事的意味。

沈孝抖了抖袍上水渍,迈步上了三楼。路过金玉阁的时候, 他微微顿足,那包厢又许久不曾开启过——李述近来一直窝在府里, 深居简出地养伤。

上一回见她,还是两个月前去她府里探病,拉拢七皇子的时候。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 不知她近来如何,手伤也该好了吧。

和李述合作之后,沈孝才知道,原来李述说她自己有钱,那是真不客气。她钱多的,都能养一万个吃白食的面首。

仙客来背后就是她在投钱,长安城很多叫得上名号的酒楼店铺,背后的钱都有平阳公主的影子。

她很爱钱,所以她拼命赚钱。她热爱权力,所以她拼命向上钻研。

正是因为仙客来背后是李述,因此这两个月以来,沈孝都常在这里和七皇子碰头。

毕竟仙客来每日熙熙攘攘,是达官贵人的常来之地,人越多,他们俩混在人堆里就越不显眼。

沈孝将目光从金玉阁收回来,拐了几个弯,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包厢。

推开门,李勤正坐在窗边下棋,见沈孝来了,他忙放下手中棋子就迎了上来,十分礼贤下士。

沈孝对他行礼,坐下后喝了一盏茶,一如既往地开门见山,”有件事想对殿下说,所以才贸然同您见面。“

”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之位如今空缺,您心中可有想推上去的人选?“

李勤摇头,”并无。太子不是和二哥正在争这个位置?“

前阵子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因年迈荣养,这个位置就空下来了。二皇子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人上来,好把户部抓得更牢,可太子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想推东宫的人进去,好打开户部的缺口。

户部如今是两方势力的战场,朝廷的风暴眼,争斗的正焦灼。

沈孝道,”他们争,是因为这个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我们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无论是二皇子还是太子,都任人唯亲,给陛下推荐的人没有任何真才实干。“

这几日为了这个职位,门下省都能叫折子给淹了,双方下属的官员都纷纷上书推荐,可沈孝纵览一遍,他们推举的都不是什么有才之士。

若他们真推举了大才,那沈孝自认抢不过,这件事也就不让七皇子出头了。可偏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塞进来的人都是些酒囊饭袋。

沈孝抱折子给正元帝看的时候,正元帝眉头皱起,一个折子都没批,就说明皇上对此也很不满意。

不满意,那正好可以推一个满意的人上去,让七皇子在皇上面前第一次露个脸。

李勤就问,“你有合适人选?”

沈孝点头,“京兆尹有一司仓名叫桂直,您可听说过他?“

见李勤摇头,沈孝就道,“您不知道也正常,他是从六品下,一直京兆尹衙门做琐碎事情。”

李勤:“沈大人与他有故交?“

沈孝摇头,“臣并不认识这位桂大人。关中大旱后,各县都上折子禀明旱灾情况,其中就有这位桂大人,将粮食耗费情况精确到人头,写得非常详细,数字竟无一点差错。我就是因此对他有了印象。”

李勤点头,“看来是个人才。”

“正是。”

沈孝道,“臣认为,这样的人才有能力担起户部主事的位置,他比太子和二皇子推荐的人要好得多。他在司仓的位置上都熬了十多年了,每次考课都是上等,可惜就因为家世不显,因此一直没有升迁,白蹉跎了许多年华。”

像桂直这样的官员,大邺不知还有多少个,明明有才干,可因为没有家世,所以一直沉沦下去。

皇上把沈孝提拔起来,就是为了让更多这样的官员知道,有朝一日他们也会被提拔起来。

“但是,”李勤稍有犹豫,”太子与二哥正为了这个位置争得厉害,我若是贸然举荐,恐怕会招惹他们猜忌。“

李勤这么多年习惯了小心翼翼做事,骤然让他出头,他便有些瞻前顾后。

沈孝劝道:”殿下,谨慎是好事,可您要记得,韬光养晦只是您的手段,而非您的目的,待时而动才是目的。如今正是好时机,您尽管上书,二皇子失了圣心,成不了气候,至于太子……“

沈孝看着窗外连天的雨水,冷道,”太子自然会记恨,可恐怕暂时没有心思管您了。关中暴雨,河南道暴雨,黄河怕是安生不了,太子还管着工部,这件事就能把他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

沈孝回过头来盯着李勤,“待时而动,如今正是上天赐予的‘天时’。这样的时机一个都不能错过,在每一个他们无暇顾及的地方,您都要趁机出击,蚕食势力。等他们忙完手头事回过神来时,您已经彻底伸展开来,再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拿捏的了。“

待时而动。

李勤这才体会到沈孝谋略的真正意义。他在暗处,他势力小,所以他反而更能专注手头的事。而太子势力太大了,顾不过来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