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侍寝一生愿意吗?(35)+番外

作者: 绿光 阅读记录

“不,是有人故意让我查的。”

“嗯?”

“有人知道我每年必回卞下,所以精心策画了几起的命案,让我循线而来,为的就是要揭发漕运总督的恶行。”

迎春顿了下,细细想过一遍,“……应大人?”唯有他最清楚宇文行踪,那么他对她的威胁警告,似乎就合理了。

“嗯。”

“你怎会知道?他又何必这么大费周章?”

“这三件命案都是在求见我之后发生的,手法相同,再加上若非亲非故亲近之人,不会知道我回卞下将见什么人,更不会知道我在什么时分、什么地方与谁在一块。”这点打傅祥的命案发生开始,他就觉得古怪,后头连着两桩,关键都指向同一件事,自然就不难猜出。“他大概是认为,如果没有实质证据,我不会动我七叔。”

“那他可看错你了。”

宇文恭但笑不语。

“可是,就算你从漕粮下手也不一定能将你七叔定罪。”

【第十二章 昭华的血泪控诉】

隔天一早,巡漕征史到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业县,户部主事领着常盈仓主事盘验漕船上的漕粮,而七省督粮道也都到宇文恭面前接受盘问。

“所以,那船上所载的漕粮是粟?”

宇文恭针对昨晚抽检的那艘漕船上的漕粮询问,岂料徐州督粮道竟信誓旦旦说是粟。“大人,徐州所产的粟是王朝里品质最佳的,所以粟粒也较大。”徐州督粮道态度恭敬地解说着。

“原来如此。”宇文恭轻点着头,侧眼看了身旁的迎春一眼,随又笑道:“王恪,去那艘船上提一袋粟,让本官瞧瞧。”

“是。”

徐州督粮道目不斜视,站得笔直,唯有嘴角一抹淡淡笑意带着轻蔑,他就不信一个京官分得清什么是黍,什么是粟。

一会儿,王恪领着漕兵带进了一袋粮作,宇文恭又让户部主事从仓里取出一合的粟,两样摆在一块,乍看之下,几乎没有差别,同样是淡黄色的圆粒,顶多是徐州粮道口中的粟要比仓库的粟大上一些。

徐州督粮道一瞧,唇角更弯了。

宇文恭也笑眯了眼,将几位督粮道都招过来,问:“你们瞧瞧,这两种都是粟吗?”

几个督粮道上前,只消一眼便知道徐州督粮道分明是以黍代粟,这种鱼目混珠的小把戏大伙都玩过,收了定额的粮作,再以劣等粮作替代,只为了赚取差价。

可大伙也不是天生贪财,实在是被每回的船税水费榨得快活不了,只好以此法换取安生,于是大伙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一个个都点头说是。

宇文恭听完,笑意更浓,“可我听说,粟是有香气的。”他从袋子里抓了一把所谓的“粟”往几案一摆,大手奋力一拍,花梨木的几案登时垮了一角,教在场所有人莫不退上几步,脸色惊慌难掩。

“这木头不禁拍呢。”宇文恭无奈地甩着手,就见手上还黏着“粟”粒,遂让人去拿捣臼。

待人取来捣臼,他点名要徐州督粮道捣他口中的“粟”。

徐州督粮道虽不解为何要这么做,但既然宇文恭吩咐了,他自然照办,只想赶紧演完这场闹剧,返回辖地。

然而,就在他捣碎了“粟”磨成粉后,不由停手看着宇文恭。

宇文恭托着腮,笑道:“继续。”

徐州督粮道又磨了一会,可不管怎么捣,顶多是捣成粗粉,磨到他手酸了,宇文恭依旧没打算让他停手,不禁不满地看向宇文恭,不肯再动手了。

“为什么磨成粉了?”宇文恭懒懒问着。

这一问教徐州督粮道怎么也掩藏不住轻蔑,“大人,粮作捣过磨过自然是成粉,恐怕是大人对这粮作并不清楚,才会问出这般教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迎春沉着脸,要不是他有自个儿的作法,她一句话就能教徐州督粮道羞愤得吐不出半句话。

“是吗?”面对徐州督粮道的放肆,宇文恭像是没搁在心上,起身走到他面前,瞅着臼里的粉,“这可怪了,本官听说徐州的粟极具香气,可这粉怎么压根不香?”

徐州督粮道忖了下,“许是晒谷时晒得太干所致。”

“嗯,这个本官倒是不懂,不过有一点,本官就很不解了。”宇文恭了点粉轻舔了下,“既是粟,为何没有黏性,反而被捣成粉了?”

徐州督粮道这才明白自己被摆了一道,可他好歹在这职位上干了十来年,岂会连点应对都不会,“大人有所不知,粟分黏性与粉性,此次的粟是粉性的。”

“本宫知道,可是历年来徐州的漕粮上写的糯粟,既是糯粟,岂会不黏?”宇文恭说着吐出了口中的粗粒。“还有,虽然本官不怎么懂农作,但本官很懂吃,京城里的粟磨成的粉是细粉,可做成各种糕点,极具嚼动,但这粉是粗的,没味,更别说香气了,和粟,真的很不同,假如你还不说实话……户部主事,让常盈仓的厨子将这两种粟下锅煮,就说本官要吃黏包,嗯……要豆沙馅的。”

徐州督粮道闻言,神色大变,霎时不敢再开口。

黏包的主原料是黍,而且是粳黍……怎么会被识破?

一旁的迎春嘴角抽了下,敢情他心情好,问案还能顺便替她点菜?毕竟他不吃豆沙的,真是。

其余几名督粮道闻言,心里莫不胆寒。朝中的人哪里懂粮作,王朝粮作种类繁多,有时以他种混充根本不会有人察觉,毕竟煮成吃食后尝起来味道还不是差不多,如今这小把戏要是被识破,难保不会牵扯到他们身上去。

其中一名督粮道反应奇快,立刻上前道:“徐州督粮道莫不是被底下的人给瞒骗了?这事得要好生追查。”

宇文恭懒懒望去。陈州督粮道啊……嗯,待会就先查他的船。

徐州督粮道回过神,随即道:“大人恕罪,是下官督管不严,恐是让底下的人滥竽充数,下官会立刻赶回徐州查清此事。”

“不用,你就留在这儿,本官会派人慢慢查。”话落,宇文恭话锋随即转到陈州督粮道身上,“陈州督粮道,怎么本官说要吃黏包,你就认定徐州督粮道是被底下的人给瞒骗?难不成打一开始你就知道徐州漕船上载的是黍不是粟?”

陈州督粮道笑得和气生财,“大人有所不知,毕竟粮作种类繁多,有时连下官也会弄混,因而被底下的人蒙骗了,所以才会就此猜测。”

“既然如此,一会就先查你船上的漕粮吧。”

陈州督粮道心一抖,忙道:“这当然是可以,不过大人事务繁忙,不如就让其他人……”

“不,这事我自个儿来,还有,从今天开始,请诸位督粮道暂时住进常盈仓,本官会尽快盘验漕粮,一旦有异,会立刻派人前往原辖地查清。”话落,不管他们还有话要说,便喊道:“王恪,还不请诸位大人去歇着。”

王恪堂堂龙太卫指挥使沦落成跑堂倌,但他压根不在意,毕竟只要让大人办差办得开心,对他何尝不是好事。

就在王恪准备请诸位督粮道进常盈仓内的仓馆休憩时,外头有人快步走来,他仅看了一眼便赶紧迎向去,“卑职见过总督大人。”

宇文恭喝了口茶,一抬眼便见宇文散脸色凝重走来,几位督粮道一见到宇文散,俨然像是瞧见浮木,一个个想抱紧他求生存。

“你这孩子也真是见外,既然是巡漕御史,怎么都没跟七叔打声招呼?”宇文散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瞪着他。

“给七叔一个惊喜。”他打趣道。见宇文散脸上半点笑意皆无,又道:“七叔,我一个朋友在常盈仓这里出了点事找我帮忙,所以我便转到这儿来,谁知道竟让我发现漕粮的问题大,为了不负皇上所托重任,我也只能查办了。”

“喔,漕粮有什么事?”

“不只漕粮,还有提督不派漕兵前往押粮,强征辖地百姓押粮,又不让人免了粮税,最主要的是近三万名的漕兵到底上去了?我今日按册点兵,只点了五千多名漕兵,所以,七叔,我暂时押下提督了。”

上一篇:神卜妙算 下一篇:入画+重生有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