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卜妙算(209)

作者: 二恰 阅读记录

而且因为图谋大业,他如今就这么一个儿子,娇气些也不算愚笨,放在平日他肯定得去瞧上两眼,今日却是没有时间了。

“去找太医,让王妃照顾好世子,看好王府!等着本王回来!”最后一句颇为豪情壮志,可惜并无人敢应和。

一时之间瑄王的心思都跑到了后宫上。宋侧妃心思也野了,竟然暗地里的给宋家传消息,等他登基之后,这人也留不得了,看在她多年伺候的份上倒是能留个全尸。

只是可惜了她那副娇弱的身子了,不过也无妨,等他当上了皇帝,这世间的美人还不是应有尽有。

到了谢府,他开门见山的和谢易邡说了几句,谢易邡全然没有惊讶的样子。

“怎么谢阁老是不信本王的话?”说着瑄王就将手中的带血的龙袍,丢在了桌案上,谢易邡也只是轻笑了一声。

“不是老臣不信,而是老臣一直就没打算插手王爷和陛下的事,老臣已是半截身子骨入土的人了,等到王爷真的荣登大位的时候,也就是老臣解甲归田之日。”

谢易邡是聪明人,他知道沈绍已经上了瑄王的船,等他再抛出橄榄枝,到时也是要仰人鼻息生活的。

还不如以退为进,用他一人来保全整个谢家。

“谢阁老的意思本王明白了,谢阁老是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做不得也做不到,本王的大军方才已经入城了,整个皇城皆在本王的掌控之中,城内不足一万的兵力完全无法与本王的精兵抗衡!而你城外步兵营的人马已经来不及调动了。位面血洗皇城,谢阁老还是要三思而行。”

这是在警告谢易邡了,谢易邡也全然没有在意的样子,“瑄王说的是,在此老臣就恭祝瑄王得偿所愿!”

瑄王不敢相信这么简单就完了,谢易邡真的愿意不破坏他的好事?

后来仔细的想想又觉得是谢易邡识时务,他就算真的想反又能如何,靠他手中的那些兵?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各处的城门已经全在他的掌控之下了,城外的其他士兵想要进城是不可能的,而城内的数量又有限,他拿什么和自己斗?

最重要的还是小皇帝已死,他就算是想斗,他准备以什么名义,如今的大周不能乱,只有他名正言顺的登基,才能让大周继续维持如今的现状,而让大周乱了的人才是大周的罪臣!

他谢易邡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自信的走出了谢府,上了马,身后跟着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亲兵,各个英勇善武,以后都将是他座下的得力干将。

等到他登基之后,朝中曾经明里暗里给他脸色看过的人,各个都该死,朝堂内外也该迎来新的整改了。

瑄王走后,在屏风后面姜裕恒就走了出来,“世叔觉得小皇帝真的死了?还是觉得眼前这个刚愎自用没有脑子的人,真的更适合大周?”

谢易邡却笑了起来,“我看你是真的被关糊涂了,这天下分明就是皇后打下来的天下,与周家何关?竟然如此谁当皇帝,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等,等着看周家的下场!”

姜裕恒没想到,当年姑母座下五人,谢易邡才是执迷最深的一个。

姑母去后这么多年,他辅佐先帝辅佐当今陛下,原来都是有目的的,难怪他一早就知道瑄王的主意,却一直都没有动作。

叹了口气,也就是姑母了,仙逝十多年,任能影响着这么多人的生死。

“可惜,我却不认为你能等到想看的结果。”姜裕恒背着手看着门外的院子,他的乙儿在宫中,一切都还有变数。

“但愿如此。”

宫内乙儿望着紧闭的地殿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笑容,“终于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真的是惨兮兮,上完课晚上同事聚餐,聚餐完又开会,开完会回来都9点多了。

QAQ我需要鼓励,我觉得我一个人已经不够用了,最好能有□□!

☆、扬名(四)

出了谢易邡的大宅, 数十辆马车就悄无声息的跟在了瑄王的队伍后头, 领头的那辆马车是低调的青灰顶, 但这样也掩盖不了马车上醒目的沈家家徽。

沈绍掀开布帘, 朝着瑄王露出了一个微笑, 他之所以会这么孤注一掷, 是因为宫中沈慧娴的宫女传来了消息,陛下在寝殿之内出事了!

那他还能有什么不相信的呢, 即便是压宝也只能压在瑄王的身上了,除了瑄王难不成还要等远在封地的恭王进京不成?

当然恭王的嫡长子周乾礼还在京中,可他一没名声二无实权, 一个闲散郡王,能有什么作为。

一番考量, 尤其是知道瑄王到了谢易邡的府上,就再也坐不住了, 现在必须有人站出来,带领文武百官朝拜新皇。

这个人就只能是他沈绍了,即便是等到瑄王登基之后,第一个要处理的就是他这个手握重权的阁老。

那也无所谓了,他的儿子与安宁有婚约, 只要他退居幕后, 沈家就能成为第二个姜家!

他已经老了,即便是遭受所有人戳着脊梁骨,说他谋逆不忠,为了沈家和他的儿子, 都是在所不惜的!

跟在沈绍的身后,还有他的那批派系亲党,大部分人都是愿意跟随他的,即便是不愿意的,在知道小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也都放弃了挣扎,偏向了权欲的一段。

此刻愿意支持瑄王登基的人,已经都跟在了他们的队伍后头。

瑄王心里畅快,对着沈绍拱手露出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那份骄傲都快突破胸膛了。

沈绍看着他这幅自满的样子,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他算是知道当年姜皇后为何执意抱走了先帝,而从未考虑过瑄王了。

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即便是先帝荒唐,但到底是姜皇后教养出来的人,胸有沟壑志在天下,在位数年朝堂并无动乱。

只见一个侍卫快马到瑄王身边说了一句什么,“你说真的?顾洵真的中箭了?”

得到肯定的答案时,瑄王就更加嚣张了,仰天大笑了几声,那份得志的样子,恨不得让整个京师人人皆知了!

这一会进宫,面对陛下的尸身,他若还是如此,怕是明日整个京师都该传出来,是瑄王谋害了小皇帝了。

遥遥的听了一耳朵,沈绍才知道是顾洵出事了,整个顾府都陷入了火海,看来是瑄王下的手了,别的没学到,倒是这股子的恨劲和先帝一模一样。

还未正式登基,就等不及拿小皇帝的旧部开刀了,这么看来以后沈家还要早做打算,听说世子被王妃教养的知书达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选。

就在沈绍胡思乱想中,队伍已经跟随着瑄王到了宫门口,两侧手握兵刃的侍卫,一见到他们的队伍,就放下了手中的兵刃,跪地相迎了。

看到此其他大臣们都纷纷欣喜,自己没有站错队伍,可沈绍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不安。

瑄王是何时已经收买了宫内的禁军的?怎么会这么顺利呢,今日的这一切就好像是一场美梦一般,毫无波澜。

等到马车进了宫门,沈绍掀开帘子往后看去,长长的队伍一直在往前走,宫内的所有禁军真的纷纷放下兵刃接迎,难道真的是他想多了?

可若是瑄王有了这样的实力,为何一直等到现在才动手,真的是因为顾虑太皇太后的缘故吗?

“阁老为何忧愁?”马车里一块坐着的是他的学生吏部侍郎,有些不明白老师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沈绍摇了摇头,说了他们也不能理解的。

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小皇帝的寝宫,这时才有人出来阻拦了,是刑部葛侍郎,横眉冷对身后带着另一派的官员,呈一字在寝殿门口排开,以身躯挡住了队伍的去路。

“敢问瑄王为何带着这么多人进宫?甚至不曾下马卸刃,难道是意欲逼宫吗?!”

葛侍郎在此,更让瑄王确认了,小皇帝是真的出事了!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急匆匆的进宫,心中最后的一点疑虑也终于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