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卜妙算(179)

作者: 二恰 阅读记录

安宁郡主的神色阴狠,嘴角带着得逞的笑,姜乙儿你与顾洵将我当个傻子一般耍弄,我安宁一定会让你为此付出代价的。

*

天色暗了下来,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算计了的乙儿,正在仰头看着天空,手里还拿着纸笔仔细的写着什么。

杏儿在一旁举着烛台很是好奇,顾洵从外头走了进来,杏儿一眼瞧见就要行礼,被顾洵给阻止了,小心的和她换了位置,举着烛台让杏儿先去休息了。

可全神贯注在记录的乙儿,甚至都没有发现身边的人换了。

是一直到她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低头看到了地上两人的影子,才发现顾洵来了。

抿着嘴偷笑,趁着顾洵看着她的纸认真,突得转过身,喊了一句阿洵,顾洵顺着声音低头去看她。

就被乙儿抓了个正着,用毛笔在他的脸上画了一笔,看到他一副什么都没搞明白的样子,乐的乙儿捧着肚子咯咯咯的笑。

顾洵下意识的去摸了摸额头,就摸到了一手的墨汁,“好啊,我在这给你举烛台,你反倒还恩将仇报,看我怎么收拾你。”

顾洵依法炮制,用满手的墨汁往乙儿的脸上抹,如此幼稚的把戏,两人却玩的很是认真。

一个追一个跑,在院子里洋溢着欢笑声。

别院的陶方谦下意识的皱了皱眉,“木先生也不劝诫大人几句?若是长此以往,沉溺美色之中,倒是要让人忘了斗志了。”

木先生在各地报上来的要事,抬眼看了一眼陶方谦,想要劝他,又觉得没有必要,姜乙儿的能力还是该自己亲眼所见才能体会到的。

现在的陶方谦就是当初的他自己,即便是说的再多,他也不会信的。

但又觉得这样下去,因为这个心结,他对顾洵起了误会反倒是不美了,“世事无绝对,也不能光看表面,我倒是觉得大人最近没有松懈,反倒是比以往更认真了。”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道:“你也别对姜姑娘有这般的芥蒂,吃亏的人只能是你。”

陶方谦还有些诧异,这木先生之前不是也不喜欢姜乙儿吗,这是怎么了?

玩闹够了,顾洵就拦着乙儿回屋子洗脸,陪着一块用了晚膳,期间一直没有问过关于她在记些什么东西。

最后还是乙儿自己憋不住了,等吃完之后,就献宝一般的把写的满满的一小本册子递到了顾洵的眼前。

上面记录每一日从早到晚的天象变幻,他以前住在姜家的时候,陪着乙儿看过一些古书,可他不是这块的料,也无意于学姜家的本事,并没有涉及很多。

但也能看得明白一些,可再往后的关于星斗变化,他就看不明白了。

“叔……我看不懂,乙儿能否给我解释一二。”从那日乙儿喊了他阿洵起,他就没有在任何场合自称她的叔父了,做了这么久的叔父,他早就应该换个身份与她相处了。

他不在是她的叔父,而是一普普通通的爱慕她的男子,只常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一时之间改不过来。

或许是因为一直养成的习惯,他和其他男子的看法也有些不同,很多人认为妻子就应该依附夫君的存在,只有通过夫君才能体现她的价值。

他却觉得不必光是为了某人而活着,反倒是更应该为了自己。

他爱乙儿,乙儿也喜欢他,可乙儿也不需要为了他就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甚至是独一无二闪光的地方。

她喜欢天文方术,喜欢命理学说,他就愿意尊重她的喜欢。

乙儿坐在他的身边,仔细的比划着纸上记录的星斗是什么意思,顾洵虽然不是都能听懂,却听的很认真,姑且可以将此培养成以后的闺房之乐?

说到后来,乙儿就越发的激动,眼睛是以前顾洵从未见过的光亮,他就喜欢看到乙儿这么自信又欢喜的样子。

甚至拉着顾洵的手,跑到了院子里,指着天边的那颗最亮的星斗说道,“葛太傅说的没错,紫微星微动,甚至有出现黯淡移位的现象,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顾洵还记得上次乙儿说紫微星黯淡的时候,就是在围场上,周以世遇刺的时候。

他自以为聪明的掌握了一切,却没有想到他也是局中的一枚棋子,每个人都在推动命运的前进,可坐以待毙永远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化解危机。

“陛下他有难了。”

顾洵低低的对着天空轻声呢喃了一句,却被身边的乙儿听见了。

发凉的小手用力的拉扯了一下顾洵的大手掌,“他会没事的,阿洵你看,紫微星旁边还有几颗散落的小星斗,它们会守护着他,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异象要出现了!”

原本大约是想安慰顾洵的话,可到了后面听着就兴奋了起来。

顾洵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到底是小孩子心性,看到异象就跟别的姑娘看到了喜欢的首饰一般欢呼雀跃。

“到底是什么样的天象,能让你这般的开心。”

“之前我也只在古书上看到过,并不确定是真的,可前几日我看到了天上出现了征兆,通过这几日的记录才确信是真的。”

剩下的话就拉下了顾洵的身子,在他的耳边轻声道。

这回就连顾洵也微微的有些惊讶,怀着不一样的心情看了一眼天空,也觉得有些期待了起来:“那可真是有趣了。”

*

又过了几日,早就访亲回来的孙佳玉和夫君祝轩瑞,得知乙儿不便出门之后,就经常的带着孙佳沅和鑫旺来顾府陪乙儿说话。

偶尔的如欣也会来,只是宋侧妃最近不知怎么了,身子一直不大好,说是冬春交界的时候,容易得风寒,她就多了些时间在宋侧妃身边陪着。

这日许久没有联系过的萧梁忠,送了请帖进了顾府。

等见到乙儿的时候,平日里一贯和颜悦色的舅父,竟然眼眶红了。

握着乙儿的手半日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顾洵看不下去,打断了萧梁忠自责的心情,“乙儿,千错万错都是舅父的错,出了这样的事,舅父却不能保护好你,还要你离开萧府……”

说着说着就哽咽了,他少年得志仕途一片光明之时,因为受到时运不济,而不得不蹉跎了岁月,他只是为此感怀勉励。可今日他却露出这样无助的神情。

乙儿虽然不知道宋氏为何这般的讨厌她,可有萧梁忠的态度和他今日的话,她很高兴,她为有这样的舅父而感到心安。

将桌案上的茶碗端到了萧梁忠的面前,细声道:“舅父喝茶,这些事情都不重要,我和母亲都从未怪过您。”

最后的这个她和母亲,彻底的让萧梁忠没有绷住心中的情绪,侧过脸流下了眼泪。

他此生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年看着自己的妹妹和妹婿含冤离开了京师,从此更是阴阳两隔。

现在能听到乙儿的这一番话,是不是证明,妹妹这些年也并没有怪过他?

两人又温情脉脉的聊了一会天,“不过你住在顾贤弟这舅父也放心,他是你的父亲的好友,即便是你父亲身在囹圄,他也一直帮助你们,能有这样的叔父,是你的福气。”

这话一出,乙儿和顾洵相视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说,乙儿更是舔了舔红润的唇瓣,下意识的就想说不是叔父了,是他的阿洵。

就看到顾洵端着茶碗跪了下来,“有一件事,晚辈憋在心中已经许久了,今日不得不在箫世叔面前坦白。晚辈顾洵,倾慕乙儿许久,想娶她为妻,此生不负她。”

看到顾洵跪下来的时候,萧梁忠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怎么担得起顾洵的一跪啊。

可听到箫世叔的时候,他又整个脑袋都懵了,他们两不是兄弟相称吗,这又是闹哪一出,最后听到他的一番心迹表露之后,才是真的一片空白了。

他就说好像哪里不太对!一开始乙儿还住在萧府的时候,顾洵就总是多番的探望,还被他撞见好几回举止亲密,他都以两人从小的感情好劝自己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