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的七零纪事(13)

作者: 曲沅 阅读记录

听到声音,杜鹃扭过头。

舒曼朝她笑了笑,见她转过头去,这才目光凉凉地看着韩春梅。

韩春梅楞在原地,一动不动的。

“这是怎么回事?”直到舒曼两个人都进去了,孙虹不满地问向韩春梅。她可不乐意和她挤在一个炕上。

两个人本来就够紧的,她原先和杨渝渝一个睡炕头一个睡炕尾,中间放了一张窄木柜,虽然占了空间,可也让双方有了相对独立的一块空间。

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她刚才撞我了。”韩春梅讷讷说道。

“废话,我又不是没有眼睛。”孙虹翻了个白眼,她都有些怀疑杨渝渝把这个人拉过来有什么用了。

“就她那体格,能把你撞到?别开玩笑了。”说出去都没有人信。

杨渝渝也是狐疑地看着韩春梅。

她在想,一开始韩春梅是同新来的知青在一起的。是不是这里面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刚才是故意没有把人拦住还是真的拦不住?

就那个上海小知青?

杨渝渝觉得自己都能把人给撞翻了。

韩春梅张了张口想要解释。

可她也不笨。

要不是现在自己整只胳膊都在发麻,她也不相信。

莫非只是巧合?

韩春梅眉头皱起又松开,呸道:“算她们走运。”

她这态度,杨渝渝又看不出来了。

这厌恶,不喜也不像是假的。

她自认还是能看出人心的。

“晚上再商量吧。”杨渝渝眉间忧郁,她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白玉英的家里的情况,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就有些不对付。可后面直到了,却是怎么样也不能靠近。本想着这次说不定借机让自己住进去。

想着几个知青,能让白玉英那小资主义的人看入眼的也就是自己了。

没想到,拒绝来得这么快。

要三个人住在一起吧。

杨渝渝是打心中不愿意的。

“去兵团的人是不是都回来了?”

“回来了,要我说就该一开始让新来的自己建造房子。”孙虹小声嘀咕了几句,她是想占些便宜,可不是到头来自己的屋子还得又让出去一小半。

怪杨渝渝吧?

孙虹一想到她在知青点里的好人缘,这个念头根本浮不起来。

白玉英的屋子就跟她这人一样富有情调和浪漫。

明明是冬天,炕头的桌柜上还放了一只陶土花瓶。

“那是我用棉布涂了颜料做着玩的。”白玉英一边用雪花膏擦手,一边指挥着杜鹃安放她的东西。

“柜子先借你一个,村里人都回来了,到时候你让他们给你做一个。”那原先柜子里的东西都被她搬出来搁在外面。

杜鹃看了一眼,神色就变了。

那可是好些在供销社才有的糕点和糖果,还有几个小袋子不知道是装了什么粮食,反正估计也是吃的。

这白玉英出身真真是不差。

难怪后面有人从她屋子里抽出不应该有的东西,都没有人去怀疑。

毕竟人都是靠固有印象,觉得她用的东西都是难得不寻常的,肯定就是家里有人,那么再难一些的东西也不是不能得到。

“玉英姐,你这些东西卖吗?”

“想要?”白玉英挑了挑眉,目光落在舒曼光滑细嫩的小脸上,笑着说道:“给那张家的?”

舒曼点头:“毕竟帮了我。”

“行,我匀你一些,不过都不便宜。”她去供销社也是花钱的,何况这路也不是白走的。白玉英是看人不错,也没有打算自己吃亏。

舒曼点头。

她一向认为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

没有钱,再赚亦或是其他地方省一点,人情特别是在农村是必不可少的。

杜鹃看着舒曼挑了半斤的大白兔奶糖,一盒包装好的糕点,一捆面条,捏在手心的钱又悄悄塞回裤兜里。

作者有话要说:长着一张人畜无害脸的舒曼:这种感觉棒棒哒!

今天快哭了。

笔记本杀毒关机的时候变成“显示无法完成更新正在撤销更改,请不要关闭计算机”

然后就一直持续这个画面2个小时。

于是我现在跑网吧来更新。

顺便问了家里人,那状态又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差不多10点才结束。

香菇蓝瘦

第11章

张大娘看着本应该在厨房忙活的儿媳妇又进来,手里还提着老不少的东西,还没等问,李月娥已经一五一十地说了。

“我推了,人家小姑娘不让。”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就那么定定地看着你,好像你拒绝了就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等反应过来,人都走不见了。

“娘,你看我这是不是等她回来再送回去?”

张大娘没说话。

李月娥就有些发憷了。

她承认自己有些私心,当时要把人追回来也是可以的。这一点张大娘同样清楚,只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她还说了什么没有?”

李月娥就说了杜鹃搬去知青点的事情。

“既然这样就收下吧,但是下回见了人家可不能再有什么不好的脸色。”张大娘人老成精还有什么不明白,自己又不是没在家里,那小知青不可能不说一声就搬走。该是听到她们婆媳的对话了,虽然未必都听懂了,但那孩子眼色足。

想到这,张大娘看了李月娥一眼。

要说这个侄女兼儿媳妇,她是打心里满意的,在十里八村都是数得上。可就是有一点,对外人小气了些。当然这也不能怪她,都是早些年穷给闹的。特别是在山里的时候,李家村的人为了一口吃的,拼着命进深山弄回东西换点粮食回去。就算是如此,也是不够吃,长大后的李月娥在吃食上就有了不知名的执着。

张大娘能说什么?

对自家人,李月娥又不是藏心眼的人,只能自己辛苦一些在其他地方帮着描补一二。

李月娥讪讪地把东西放在张大娘手边:“娘,我知道错了。等见到人,我立马道歉去。”她也知道自己那点臭毛病,也想改可实在是那几年饿坏了。为了吃一口饭,她带着大弟在寒冬天里硬是走了那大人都不敢过的山路,跑到红旗村这里。她当时也不知道姑父家欢不欢迎,但实在是顾不上,觉得宁可摔死也好过饿死。后来还是表哥拉着她们姐弟进了屋,这才吃上几天红苕饭。

“道歉就不用了,那小闺女还得在我们这住一阵子,好好招待就是了。”只是这样一来欠对方的人情是越来越多了。

看着那雪白的挂面,张大娘吐口:“晚上做了,也给喜子他们吃一点。”

“不用给他们,这挂面可是好东西,到时候等大妹生了,正好让她月子里吃。”李秀娥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她真没那么大脸,要不是为着嫁到镇里的小姑子,她也不能厚着脸皮收下。糕点和大白兔倒想送还给人家,但舒曼不要,她还赶着拿钱去还给白玉英,虽然当时身上带了钱,但当着别人的面,还真没好意思解裤腰。

李月娥这边说完也想到身量明显不足的春花,语气有些虚地说道:“家里不是还有玉米面嘛,要不晚上擀面条吃。”

“那这糖就留给喜子和春花了。”张大娘不提那糕点,就那包装,农村人真的吃不上,有那实在馋嘴的也多半选择走远路去供销社称一些回来。就儿媳妇那心思,挂面都留给大妹,糕点更会如此。

李秀娥这回没说什么。

她又不是后妈,哪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实在是挂面这东西要是去买,这一斤也得好几块钱,更别说那盒包装精美的糕点了,自家人吃了都觉得是糟蹋了,还不如做了人情送过去。李秀娥一直没敢跟张大娘说,张秀秀的婆家不知道听了谁说的怀疑大妹这肚子里揣的是女娃,上一回和男人去做客,那亲家大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