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妃做歹:皇上我要废了你(173)

作者: 莫小苏 阅读记录

“关外?你是汉人?”吴老板小心翼翼的问。

我心下一惊,暗骂自己笨,怎么忘了明朝关外的主要居民是女真族和鞑靼人呢,忙解释道:“是啊,在下一家为生活所迫迁居关外,却是地地道道的大明子民。”

吴老板本就是个老实人,不疑有他,颇为同情地说:“哎,眼下年景不太平,也难怪要迁居关外。既是如此,你且留在老夫店里工作吧。再来,你独自一人住在客栈也不方便,就搬到店里来住好了。”

“多谢吴老板美意!”我赶紧起身作揖,心下满意,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啰。

吴老板上前虚扶我一下,“至于月钱,依老夫之见……”

嘿嘿,总算说到最重要的问题了。我窃喜,“关于月钱,在下已经想好了,我们不如采用‘无底薪提层制’吧!”

吴老板一愣,我接着细述了什么是“无底薪提层制”。“总之,在您这里,我需要您为我提供免费食宿,而每卖一份我制作的茶点,我要40%的,啊,我是说4层的纯利润。当然了,我会不遗余力把我的手艺教给您店里的其他伙计,他日我若离开,您店里的生意也不会受到影响。”

吴老板先是不解的看着我,随后流露出钦佩和赞许。我淡淡一笑,我在现代的16年可不是白活的,随便引用点别人的生意经,就比你这个只会死做生意的古人强出许多。之后的事不必多说,我的算盘自然如愿拨弄成了。

成化二十一年八月八日,对我来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因为从那天起,我正式成为上班族。虽然我的职业是个“庖人”,也就是古代厨师。呜,说来惭愧,我压根不是精于厨艺之人,以前在家时更多是叫外买或者吃点快餐对付。这点工夫都是从电视上播出的各种教人做饭的节目中学来的,觉得好玩的、新鲜的就偶尔在家试做了几回。

换好店里统一的蓝布“工作服”,来到我的工作室——厨房,开始工作。

在我的特别企划下,店里对老顾客采用了为期2天的“免费试吃”活动,为了节约成本,每人仅给一小块,让你尝鲜却不让你吃够。最基本的“欲擒故纵”的法则,却能十分有效的带来生意。我又及时加入了冰粥、龟苓膏等消暑甜品,使得福兴楼的生意蒸蒸日上。

福兴楼和其他糕点店一样,在不同节日会推出应时点心。比如八月十五中秋节就会有月饼上市。

这个吃月饼的习俗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人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并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至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了。而此时正直明朝中期,于公于私正是盛行这个风俗的时候。

我满意的笑笑,本来这个最讲究团圆的节日对我来说就是种精神上的折磨,我正可趁此良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既能多赚银子又可以打发空虚寂寞的时间。我胸有成竹的向吴老板提议,针对中秋节,特别推出几种独特馅料的月饼。说是独特,无非是对那些只吃过五仁、椒盐馅的古人而言,我所填加的是现代最为普遍的蛋黄馅、水果馅和鲜肉馅。

果然,借此东风,福兴楼名声大震。不出半个月,茶楼的生意竟连翻几倍。连十里八乡的地主、士绅都差人特意来买茶点尝尝。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却只能成天呆在厨房忙得天昏地暗。谁叫吴老板待我那么好呢?我只有靠不辞辛苦的努力工作去回报了。吴老板并没有把我安排在其他伙计住的东厢,而是特意腾出西厢让我独自居住,待我如宾如客。要知道这对于我,一个女扮男装打工仔来说,实在是太周到了。我可不想去东厢和一群大男人挤火炕。

没有抽油烟机,一天到晚呆在厨房,不知会不会起痘痘呢?胡思乱想之际,楼里跑堂的小伙计顺子来寻我,“小张哥,楼上来了贵客,请您出去见见!”

我一边和面一边答道:“不去,没见我正忙着呢吗?”多做份点心就能做赚份提层,也就能早日脱离厨房这个“苦海”,可比见什么贵客重要多了。那些所谓的贵客无非是附近的土大款,这几日我也见了若干。要么是想“挖”我去他家工作;要么是打赏我几个钱,来显摆他们的阔绰。说到打赏,对我这个穷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为了“群众关系”咱还不能吃独食。每次都要分给众人,后来算算,还不如我趁应酬的时间多做些点心赚的多呢!

“小张哥,您这不是难为顺子吗?再说今次来的真是贵客,不久前才在京城掀起不小风波的‘神童少年’李莘,李才子。听说那名声堪比当年的李东阳李大人。”

“李东阳是谁啊?都姓李,一家的?”

顺子露出一脸的不可思议,那表情明明在说:开什么玩笑,你真不知道假不知道啊!我会意的点点头,顺子道:“李大人自幼习文,4岁时随父亲在京城时就能写径尺大宇,被视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4岁时,就被景宗皇帝召见了。8岁时还特旨到顺天府进学呢。李大人16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又考取进士……”顺子滔滔不绝的介绍了李东阳的生平简介。我在记忆中快速搜索,好象是有这么个人,以前学书法时听老师提过。听说还是个文学家,以对联闻名,同时是个不错的政治家。要真是他见见倒无妨,好歹是个历史名人,可来的又不是他。

“不是一个人就没必要见了吧,要是来个‘神仙少年’再来叫我吧!”那样兴许能送我回家,一神童就算了,我又不是幼儿园老师,对小P孩可没兴趣。

顺子知道我脾气拗,灰溜溜的回去了。可没多久,吴老板亲自来请,我一看连老大都出马了,衣食父母啊,也不能拒绝,只好洗把手一路跟着吴老板来到前院上了二楼。

二楼的窗户半挡着帘子,桌旁斜坐着一个五官端正的锦衣少年,看年龄比朱佑樘还要小,也就12、13岁那样。听见上楼声,眉眼不抬的淡淡打量我。

小鬼,还真够P!我心说,一点不像偶们家朱佑樘雍容闲雅、谦逊有礼。嗯哼~当然,我承认那小子是古板较真了些。

见我毫不客气的回视自己,叫李莘的小男孩便开口贬损我,“这是尔做的点心?味道浓郁清新,小爷只当是个懂情趣之人,原不过是俗人一个。”

靠!小鬼,你审美有问题吧?我自认有几分姿色,男装打扮也属清秀,居然被你这么评价。光埋汰我就算了,还不要脸的以“小爷”自居,哼,偶们家朱佑樘还时不时整出个几个“在下”呢,虽然他用的是极不自然,连我听得都别扭。

我不甘示弱的回嘴道:“当世才子,我只知苏州唐寅,却未曾听过你李莘小公子的‘神童’名号!”

李莘闻言,脸色一变,“尔不过市井庖人,竟敢如此无理,简直有辱斯文!”

我一听也恼了,你们古人是不是脑袋有病啊,我不过说了句实话,怎么也和有辱斯文挂上钩呢?刚想回嘴,吴老板看情形不对,偷偷拉了我一把,小声道:“他们是读书人,非我们能比的。”

嗤,原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闹的啊。更是不服,我5岁上学,到如今也读了11年书,算是半拉知识分子,怎么能被你个小鬼欺负?于是张口吟道:“‘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是评价贾宝玉的经典词句,我心道,用在你身上是浪费了。

小孩就是小孩,李莘马上满脸通红,颤抖着用手指指着我发出“你,你”的声音。

我浅笑,补充道:“我,我怎么了?我靠自己的劳动吃饭,靠自己智慧创造价值。怎么都比你强,‘百无一用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