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92)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皇太极最初以为大玉儿去书房,是闹着玩的,没想到越学越好,昨天看见她写的汉字,虽还不成气候,也算是工整了,玉儿天生聪明,也因此,她会知道自己的心思,而努力变成现在的模样。

“你又胡闹了。”哲哲自然要唱黑脸,给皇太极一个台阶下,皇太极果然是答应了。

大玉儿踢了踢苏麻喇:“还不快谢恩。”

阿黛在边上笑道:“还谢恩呢,玉福晋,您快把苏麻喇都急死了吧。”

皇太极笑了,哲哲自然松了口气,而她打量玉儿,像是不知昨夜的事。

不过回想起来,这些日子以来,玉儿并没有因为皇太极宿在海兰珠屋子里闹过情绪,她自然还有很多情绪没发泄化解,可她终究还是懂事的。

此时,尼满带着人来,说扎鲁特氏病故的事,皇太极淡淡地吩咐哲哲:“你看着办吧。”

自然他们夫妻早有默契,尼满也不过是在做戏,之后一切照着规矩,宫里的人听闻虽然惊讶,可扎鲁特氏“消失”这么久了,必然逃不出这个结果。

窦土门福晋被召见来,她连哭都不敢哭,直等从清宁宫退出去,才终于到表妹屋子里哭了几声,但有人看守者,隔着帘子,她依稀只看见人躺在那里,什么都瞧不真切。

回到侧宫里,窦土门福晋依然瑟瑟发抖,她身边的宫女,都是哲哲派来的人,虽然尽心伺候,可不会真心待她,由着她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伤心。

东宫侧福晋的丧仪很简单,大正月里,也不兴办丧事的,齐齐格倒是特地进宫了一趟,被哲哲责备说:“你身体不好,来做什么,她算什么正经主子。”

齐齐格气色的确不好,不过是胭脂打得厚些,可眼神里的憔悴,是遮掩不下的,她问哲哲:“玉儿呢,又去书房了?”

哲哲笑道:“她现在很用功,也好,她能坐得住,我倒是省心了。”

这一半真话,一半玩笑话,齐齐格陪着说笑几句,有其他府里的女人来了,她便趁机退下,由宫人领路,往书房走。

拐进书房院门时,几个宫女躲在屋檐下烤火炉取暖,互相说着宫里的闲话,提起今早发丧出宫的扎鲁特氏,有一人道:“就十五贝勒生辰那天,她和玉福晋在路上说了很久的话,把玉福晋气得够呛,后来去十五贝勒府,不是还拿府里的婢女撒气吗?”

齐齐格听得新鲜,难道那天玉儿神情恍惚,不是为了替范文程把女人讨回去,而是另有原因?

可她一脚已经跨进来,那几个宫女瞧见了,赶紧散了上来行礼。

齐齐格也不好询问,只当没听见,脱了风衣雪帽,朝书房里走。

屋子里,大玉儿和苏麻喇并排坐着,小格格们正在练字,年轻的先生把着她们的手,一笔一划地教。这书房,还真是像模像样地办下来了。

大玉儿看见她在窗前,便起身走来:“我们到边上去说话,你怎么来了,这几天不是身体不好吗,昨儿才说不来的。”

“是不想来的,可扎鲁特氏没了,规矩总要有。”齐齐格被带到边上的屋子,两人挨在一起烤火,她说,“你看我的气色,也不大好吧。”

大玉儿仔细端详,胭脂下的黯淡,满眼的血丝,她心里痛如刀绞,可这份痛,随着一天天过去,她已经习惯。但痛楚并没有减弱,她依然不断谴责自己的狠心,可她承受痛的能力,比从前强大了。

“养几天就好了,我就说你太操劳。”她笑眯眯地说,“心里也愁,是不是?”

“不去想了,我现在高兴的是,多尔衮要过了二月才走,我嫁给她这么多年,阿玛额娘去世之后,还是头一回夫妻俩在一起呆这么久。”

“不去打朝鲜了?”大玉儿问。

“打的,要再等等,这会儿大汗像是要他去连兵,今天一早就出城了。”齐齐格说道,“可就算早出晚归,也比不在家强,你说呢?”

大玉儿想让齐齐格开心,便说:“等你养好了,我陪你去城外看看多尔衮是怎么练兵的,你一定想去吧。”

齐齐格嗔怪:“是你自己想看吧,赖我?”

大玉儿笑悠悠地搂着她:“那你去不去?”

第113 天命之子

大玉儿和齐齐格约定,让她先回家休养几日,正月十二那天,若是晴好,就一道出城去看多尔衮练兵。

还说就想看看他们本来的样子,不要提前告诉多尔衮,大玉儿也等要出门了,再去求皇太极答应。

齐齐格离开书房时,又看见了门前几个宫女,想到她们提起扎鲁特氏曾与玉儿发生争执,感慨这么久过去了,玉儿对她只字不提,她们姐妹之间,终究还是有距离的。

想想盛京这么大,她竟然除了自己的丈夫,没有一个能完全交心的人,反过来,玉儿也是一样的。她们这些女人,是不是只有到老了白发苍苍的那一天,才能真正敞开心扉来活。

齐齐格回家后,等到半夜才把多尔衮盼回来,本打算与他说扎鲁特氏的事,可那么晚了谁还能想的起来,一晃,便是四五天过去。

初十这天狂风大雪,齐齐格很担心多尔衮在城外的安危,想到后天就要和玉儿去看丈夫练兵,怕是这风雪不停,去不去就没数了。

宫里头,大玉儿实则并不期待这件事,当时也不过是随口说来哄齐齐格高兴,还是苏麻喇提醒她,若是一直下雪,后天就不能出门,她才想起来说:“我要去问问大汗。”

午后风雪稍停,大玉儿就带着苏麻喇到大政殿来,彼时没有大臣在跟前,尼满直接将她请进门,皇太极抬起眼,淡淡一笑:“过来,帮我磨墨。”

大玉儿挽起袖子,皇太极便看见她手腕上的淤青,皱眉问:“怎么弄的?”

“阿哲拿碗丢的。”大玉儿满不在乎地说,“雅图和阿图小时候也这样,突然就特别叛逆,过一阵就好了。”

皇太极完全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成长的,心中不免愧疚,伸手要揉一揉,可大玉儿已经开始磨墨,不以为然地说:“不疼了,好几天了。”

好几天了,皇太极自己明白,他这些日子,都在海兰珠身边。

他收回了手,低头继续看折子。

可不知为何,很是心不在焉,再抬起头看玉儿,她正好奇地瞅着奏折上的字,皇太极心头一松,笑问:“看得明白吗?”

大玉儿颔首:“上面说,八旗蒙古已经建成了。”

皇太极道:“是啊,这桩大事解决,接下来,要编制八旗汉军。”

大玉儿问:“往后汉人也能做主子吗?”

皇太极摇头:“不是要他们做主子,而是不让他们做奴隶,如今归降而来的汉民汉军,我虽善待,可他们还是受各旗主的奴役压迫,我也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管。范文程这次被多铎抢了小妾,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玉儿正儿八经地听着,虽然并不能句句都明白,可她如今觉得,这些话都是很有意思的,不像从前她听不懂,皇太极也不会说。

皇太极说道:“我们攻城略池,就不断有汉民汉军归降,到最后,我要带着汉人去打汉人,去打他们原先的主子,要让这些人,能真正把心和信仰都留在我大金,就不能把他们当奴隶。”

“大汗虽然这么想,可底下的人不这么想。”大玉儿说,“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就很难了,像多铎这事儿,女眷里头也有人帮他讲话,说他战功赫赫拼死拼活地打仗,要个女人怎么了。”

皇太极欣慰地说:“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四方征战,我对八旗只能倚重不能强命,想要推行一些新政,都十分艰难。而且在他们眼里,我这个大汗始终是被推举,而非阿玛传位,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

大玉儿见苏麻喇送茶来,便放下墨条,亲手端到皇太极面前,笑道:“范先生说,做皇帝很辛苦,所以才要天命之子,才担当得起。辛苦就辛苦些,皇上,我给您端茶啊。”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