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819)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荣常在叹息:“可我也不能太无情,那一阵缓不过来的时候,都是她在我身边。”

吉芯左右看了看,轻声道:“主子,奴婢一直觉得,纳兰常在很精明,看着文文弱弱,心里什么都明白。”

荣常在默默点头,想了半天才说:“日子长着呢,走一步是一步。”

一个月后,董答应生下皇帝的第二个女儿,一向喜爱女孩子的玉儿高兴不已,派苏麻喇回来看看,送了极丰厚的赏赐。

可是宫里高兴不过一阵,二公主满月时,三阿哥因病殁了。

如此,皇帝膝下,只余嫡皇子一人。

虽说皇帝年轻且无生育障碍,但幼子早夭带来的恐慌,还是令人担心皇室香火,加之今年选秀延迟,玄烨知道大臣们宗亲们少不得啰嗦,正心烦的时候,荣常在竟传出喜讯,太医说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这般悲喜交加,连玄烨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这一日在坤宁宫,逗着承祜玩耍,向舒舒提到:“朕想去一趟盛京,祭告太祖太宗,就不知皇祖母,是否愿意同行。”

舒舒道:“曾听爷爷说,当初朝廷动荡,先帝年少,太皇太后从不和先帝同行离开京城,不论先帝要去什么地方,她都留守在京城,唯恐京城生乱。如今想来,皇祖母真是背负了太多,把一声都献给了爱新觉罗家。”

玄烨感慨:“如今的朝廷,虽还不能让皇祖母高枕无忧,但踏实地睡一觉不难,其实朕最在乎的,还是皇祖母对盛京的回忆。”

舒舒亦是唏嘘:“是啊,皇祖母的回忆,比我们的年纪还长。”

只见承祜爬到玄烨怀中,将手里的玩具递给皇阿玛,奶声奶气地喊着:“阿玛玛……”

玄烨很惊讶:“皇阿玛,儿子再喊一声,皇阿玛。”

“玛玛玛……”承祜笑眯眯地学着,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玄烨抱着儿子亲了又亲,对舒舒道:“你也去,带着承祜,我们一道回盛京一趟,从盛京回来,朕有几件大事要办,朕想借太祖太宗的魄力,威服天下。”

舒舒嗔道:“皇上不带我去,我能答应吗?玄烨,我还从来没去过盛京呢,桑格说她离开盛京的时候才三岁,什么都不记得了。”

第856章 带她回盛京

玄烨道:“待朕去南苑问过皇祖母,皇祖母若同行,我们再商议其他的事,皇祖母若不同行,朕也未必去了。”

舒舒胸有成竹:“皇祖母一定会同行。”

玄烨不大信,要和舒舒赌什么,且不许她这几日派人去南苑请安。

舒舒不以为然:“我现在没有稀罕的东西想要,没什么要和皇上赌,但我能答应皇上,绝不私下先提起,就等皇上自己去问皇祖母示下。”

两人一句玩笑话,玄烨还当真了,隔天就抽出时间,亲赴南苑向祖母请安。

玉儿在南苑度过了严冬,如今天气暖和了,她就爱坐在水边阳光下发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问,一坐能坐大半天。

虽说太皇太后静养是好事,可苏麻喇总觉得她有心事,有时候她一动不动,就会忍不住过来看几眼,会惹来玉儿的嗔笑:“傻瓜,我活着呢。”

苏麻喇心里很不是滋味,说不上来为了什么悲伤,但她知道,坐在水边发呆的格格,一定也在悲伤,比她更悲伤。

今日玄烨来,得知祖母在湖边晒太阳,带着大李子便找到这里,可是看着祖母一动不动的身影,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皇上?”

“退下。”玄烨示意大李子,“你们都退下,不要打扰皇祖母。”

他独自站着,看了许久许久,从记事起,十几年来,玄烨从未有过此刻这般强烈,觉得自己将失去祖母的恐慌和悲伤,然而眼前什么事都没发生,不过是祖母独坐水边的身影。

玄烨挪动脚步,听见苏麻喇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皇上,请不要去打扰太皇太后。”

玄烨转身:“嬷嬷,皇祖母怎么了?”

苏麻喇从容含笑:“太皇太后这几日,常常一个人坐在水边发呆,乐此不疲。然而她这一辈子,很难得有这样的清静,不管儿孙的事,不管国家的事。皇上,若非要紧的大事,奴婢恳求您,不要去打扰她。”

玄烨毫不犹豫地点头:“嬷嬷,朕不能留太久,请你替朕转达,朕欲侍奉皇祖母与皇额娘一同前往盛京祭奠太祖太宗,皇祖母去或是不去,请给朕一个答复。”

苏麻喇怔然,愣了半晌才问:“皇上要带太皇太后去盛京?”

玄烨谨慎地问:“不合适吗?嬷嬷,朕明白,盛京的回忆对皇祖母而言……”

“不。”苏麻喇打断了玄烨的话,含泪笑道,“盛京的回忆,是她人生里最美的时光,皇上,多谢您,多谢您愿意带主子回盛京去看一眼。”

“嬷嬷?”

“年初的时候,她梦见了太宗和宸妃。”苏麻喇哽咽,“她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对他们说,皇上,太皇太后她心里,太苦了。”

玄烨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不安地握着拳头:“嬷嬷,朕该怎么做,才能不伤害皇祖母?”

苏麻喇指向岸边:“皇上,您去吧,去告诉皇祖母,您要带她回盛京。”

玄烨难过地看向祖母,她的身影,孤独而悲伤,他定下心,大步走向岸边。

第857章 皇祖母,大清安定了

“回盛京?”面对玄烨突然提出的请求,玉儿不知如何回答。

顺治二年,她随福临入关,多尔衮将她接入紫禁城,从此再也不见盛京的雪,一晃,近三十年。

她这个从科尔沁嫁到盛京的姑娘,最后在北京度过了半辈子。

“皇祖母,九月出发,赶在大雪前回京,前后一个月。”玄烨道,“皇祖母若应允且同行,眼下开始做准备,绰绰有余。”

“玄烨,皇祖母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回盛京,过去你阿玛要带我去,我就拒绝了。”玉儿道,“你把我带走,把皇后和二阿哥都带走,紫禁城就空了,你不担心吗?”

玄烨摇头:“皇祖母,大清安定了。”

玉儿看着孙儿,问:“大清,安定了?”

玄烨坚定地说:“大清寰宇统一,江山永固,这是太祖太宗的功劳,是八旗军队的功劳,是三朝老臣们的功劳。而孙儿,不过是去告诉太祖太宗,告诉他们大清是什么模样。”

玉儿呆呆地看着孙子,分明脑中一片空白,分明心里什么都没想,可是眼泪不自觉地落下,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面颊滑落。

“皇祖母……”玄烨心头一慌,忙跪下了,“皇祖母,孙儿、孙儿……”

“玄烨。”玉儿搀扶孙子,“你起来。”

玄烨没有动摇:“皇祖母,大清安定了,就算我们都离开北京,也不会有事,皇祖母,从今往后,您可以去任何您想去的地方。”

玉儿哽咽道:“我年轻的时候走得太远,把一辈子的路都走完了,玄烨,皇祖母哪儿也不去,我要守在你的身边。”

“那盛京呢?孙儿去,您去不去?”玄烨问。

“去,我的玄烨在哪里,我就去哪里。”玉儿哭道。

玄烨很悲伤,可他不敢哭,压了满腔的泪水回到紫禁城,舒舒在宁寿宫陪太后和淑太妃喝茶,坤宁宫的人找到这里来,舒舒才匆匆告辞。

看着皇后离去,淑太妃道:“这些日子,几乎没见皇后和昭妃同时出现过,她们彼此都躲着吗?”

太后道:“毕竟这世上,没几个皇后能比我更弱了,强者想要成为朋友,除非永无利益瓜葛,若不然……”

淑太妃叹息:“是啊,她们也是。”

太后问:“您说的她们,是谁?”

淑太妃含笑:“不就是皇后和昭妃?”

但其实,淑太妃想到的,是太皇太后和昔日的十四福晋,她们是不是最好的朋友,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边,舒舒赶回坤宁宫,路上便知道是玄烨一个人坐着发呆,她心里也不安,想着兴许是去盛京的事在皇祖母那儿碰了壁,皇祖母可能训斥他自以为是,玄烨的自信受了挫败。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