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681)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灵昭很讨厌他们,可每次看到皇帝,心里都一片柔和。而她比玄烨大一岁,好些事,开窍得更早些。

玉儿听苏麻喇说,两个孩子在东边遇见娜木钟闹事的动静,心里想着该如何对她们挑明这件事,到了第三代,她不能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这些孩子们。

“听说是知道先帝没了,突然欣喜若狂,那边的人瞒了这么多年,大抵是昨天办喜事的动静,传进去了。”苏麻喇说,“我可真咽不下这口气,留着做什么呢,让她死了算了。”

玉儿道:“她在察哈尔的儿孙们还活着呢,等让她看看他们怎么死的,再杀了她不迟。”

苏麻喇一惊:“我还以为你早就不计较了。”

玉儿说:“我说过吗?我就是懒得折腾罢了,你派人去告诉她,新皇后新娘娘进宫了,她若是太平,能清清静静地活着,若是作妖吓着我的孩子们,我就把他的孙子做成肉包子,喂她吃。”

“好了好了。”苏麻喇道,“新娘子们在外头呢。”

果然听玄烨隔着门嚷嚷着:“皇祖母,您还没换好衣裳?”

玉儿被左右拥簇而来,嗔道:“玄烨,成了家的人了,还这么瞎嚷嚷怎么成。你看看舒舒和灵昭,这样温柔乖巧,瞧着心里就舒坦。”

玄烨冲二人笑笑,搀扶皇祖母坐下,舒舒和灵昭本该在一旁伺候用膳,玉儿说:“没这么多规矩,都坐下吧。”

“皇祖母,二哥问,他几时成亲。”玄烨和平日一样,完全没有因为桌上多了两个人而拘束,皇帝有皇帝的体面尊贵,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自由,他一早的朝会,听了无数的事,这会儿一股脑全倒给祖母听。

玉儿见两个孩子,都好奇地看着玄烨,用帕子轻拭嘴角,而她放下筷子,舒舒和灵昭就都放下了。

“你们在家学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玉儿道,“自然宫里也是这样的规矩,不仅如此,有些菜啊,吃两筷子,太监们就要收走了。看起来像是为了体面,其实是怕万一因为贪吃,而叫人在食物中下毒,所以吃顿饭,也是战战兢兢。国宴家宴时,便是如此,谁也吃不饱。”

舒舒和灵昭起身,恭听太皇太后垂训,没等玉儿开口,玄烨说:“坐下吧,这里只有祖母和孙儿,你们在家和祖辈说话时,会这样一本正经吗,也就在外人面前吧。”

舒舒称是,与灵昭对视一眼,二人一起坐下。

玉儿笑了:“我正要讲,为什么你们皇上吃饭的时候,话这么多,毫无规矩和体面。”

“是。”

“皇上日理万机,即便眼下尚未亲政,课业也十分繁重,还要学骑射摔跤,每天恨不得能多出几个时辰。”玉儿道,“就连我和玄烨见一次面,也不容易,所以有这样坐着吃饭的时候,都乐意多说说话,反正也没有外人,不必计较那些规矩。”

玄烨让宫女们给舒舒和灵昭夹菜,玉儿再道:“将来皇上和你们用膳时,不用端着规矩,比起那些虚无的体面,让玄烨舒坦地吃顿饭,最要紧,你们自己也是,吃好了,身体才会好。”

话虽如此,俩姑娘也不能甩开膀子吃,从小家里都有规矩约束,也早已成了习惯。但谁不乐意轻松自在地活着,更何况,皇帝说话特别有意思,于是渐渐都放松了。

玉儿见了,便道:“当然,这只是膳桌上的不讲究,宫里其他规矩,还望你们慢慢学起来。首先明日你们的家眷进宫,会见的时辰有限,心里要有个准数。从此,你们是爱新觉罗家的人,对你们娘家的人,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更要有分寸。”

话题突然严肃,舒舒和灵昭慌忙又站了起来。

玄烨便说:“皇祖母,您吓着她们了。”

苏麻喇端上一碟花菇鸭掌,笑道:“太皇太后,您听见了吗?”

玉儿嗔一眼玄烨,笑道:“知道了,知道了。”

玄烨冲二人招招手:“坐下吧,一会儿吃了饭,若是雨停了,朕带你们去书房认认路。平日里白天朕都在那里,若有什么事,可以去书房见朕。”

虽然午膳之后,大雨仍不停,没能一道去书房看看,但至少,舒舒和灵昭这顿饭都吃饱了。

待皇帝离去,宫女嬷嬷们便撑了伞要送二位娘娘回宫,来为舒舒撑伞的,是石榴。

“姑姑。”舒舒乍然见到石榴,心里一阵酸,额娘在家时说过,孝康皇后的陪嫁宫女石榴,是跟了她二十多年的人。

“娘娘,奴婢送您回去。”石榴温和一笑,一手打伞,一手搀扶舒舒往门外轿子去。

目送皇后先行,才轮到灵昭坐轿子,她看着石榴随皇后离去,心里猜想,石榴姑姑该是要去坤宁宫当差了。

今日一清早到此刻,她和皇后在哪儿都受到了同等待遇和尊敬,这会儿才终于又感觉到,后妃的区别。

就连在石榴姑姑眼中,孝康皇后正儿八经的儿媳妇也是赫舍里舒舒,不是她钮祜禄灵昭,她不过,是个从顺贞门进宫的妾室。

“娘娘,您请。”小太监压了轿子,几把雨伞一路遮蔽,为她挡雨,不论如何,眼前这些人,都是毕恭毕敬的。

妾室又如何,灵昭挺起背脊,款款入轿,她是皇帝的皇妃,翊坤宫的主位,大清屈指可数最体面尊贵的人,不要妄自菲薄,绝不要。

坤宁宫里,石榴为皇后换衣裳,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回想起来,当初算不算事缘分。

“姑姑,你愿意留在坤宁宫吗?”舒舒主动开口,“我想替额娘照顾你。”

石榴眼眶湿润:“娘娘,该是奴婢,替主子照顾您。”

第725章 朕带你们去打猎

消息传回慈宁宫,皇后欲将石榴留在身边,是日傍晚再到慈宁宫请安时,舒舒更是当面向太皇太后请求。

玉儿答应了,她看了眼灵昭,本想顺手从身边调配一个人去翊坤宫,好不叫灵昭心中吃味,以为她被区别对待。

但又一想,遏必隆和鳌拜,可不会认为,是她这个祖母婆婆心疼孩子,只会觉得,是给他们找了个监视安插在身边。

“坤宁宫连着交泰殿和乾清宫,的确需要可靠的人打理,我一直想着该派谁去,倒是把石榴忘记了。”玉儿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对石榴道,“往后要尽心打点坤宁宫里一切事务,连带着交泰殿里的掌事,也由你担当了。”

石榴明白太皇太后的用意,只管叩首谢恩,不废话。

舒舒和灵昭离开时,灵昭禁不住朝来路张望,苏麻喇瞧见了,轻声道:“娘娘,皇上夜里不过来请安,其实平日里,慈宁宫的晨昏定省也没那么讲究。日子久了,太皇太后必定下旨免了,眼下您和皇后才进宫,太皇太后也不得不端着规矩,实则太皇太后最烦这些虚文,更从来不会约束干涉后宫的事。”

灵昭见苏麻喇如此亲切,很是欣慰高兴。

她喜欢这宫里,人人说话都轻声细语温和有加,不像在家的时候,不是阿玛的责备怪罪,就是家人的尖酸刻薄。

“嬷嬷,我知道了,多谢您。”灵昭应着,不免也脸红起来,她想见皇帝的心思,竟然被看穿了。

可苏麻喇嬷嬷跟着太皇太后从科尔沁去到盛京,再从盛京来到京城,正经算起来,是历经四朝的人,还有什么是她没见过。

自己都已经是皇帝的妃子,想见自己的丈夫,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婚第三日,后妃家眷进宫的日子,以此代替新娘三朝回门。

但这本是皇后才有的待遇,所谓大婚亦是指帝后大婚,翊坤宫仅仅是奉诏入宫,所以灵昭本不该有此待遇,不过太皇太后格外开恩,允许钮祜禄氏的家眷一并进宫。

两家人在宫门外相遇时,互相祝贺恭维,进了宫,一前一后,眼睁睁看着赫舍里一族的人往中宫去,遏必隆顿时怒意丛生,气哼哼地跟着领路的太监转向翊坤宫来。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