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645)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夫人笑道:“那是自然,皇太后岂是常人能比。”

索尼叹了一声:“她这一生,如此坎坷,手中大拳紧握,可从来也没想过,夺权窃国。曾听闻,玉福晋憧憬武周则天,我还隐隐担忧她会效仿武氏,然而大清入关十七年,我几乎没有在乾清宫见过她的身影。一个至高无上,却不贪权的人,到底是靠什么支撑她度过风风雨雨?”

夫人说:“对太宗的情意吧。”

索尼蹙眉看向妻子:“就这样?”

夫人感慨不已:“这样还不足够吗?”

索尼眼神一晃,问:“那么……多尔衮?”

夫人道:“只有太皇太后自己知道,只有天知道了。”

转眼,已是元宵佳节。

今年的元宵,冷清凄凉,但京城之中已然解禁,元旦至今,再无新增的病患,绵绵不绝的暴雪和寒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紫禁城中,今天是顺治朝各宫妃嫔,最后一次住在原先的地方,今夜之后,她们将全部搬去东西六宫之外,最东边和最西边的殿阁里。

只有几位体面的妃嫔,能随皇后搬入宁寿宫,其他人的这辈子,便是随着先帝驾崩而结束了。

夜里,御膳房送来素元宵,玉儿恍然想起,问苏麻喇:“元曦好吗,今年,又没能给她贺生辰。”

苏麻喇道:“娘娘不会计较,她和三阿哥……不,是皇上,她和皇上,从来也不计较。”

“从今往后,她是皇太后了。”玉儿道,“就不能再怠慢。”

“是。”

“元曦搬去哪里?来慈宁宫和我一起住吗?”玉儿问。

“娘娘她,好像暂时不想离开景仁宫,具体的话,等奴婢去问。”苏麻喇道,“这事儿,您看怎么办好?”

“你告诉她,再留一年。”玉儿道,“明年玄烨登基后迁入乾清宫,就让元曦也搬吧,她很快,也是要做婆婆的人。”

苏麻喇道:“娘娘至今没离开景仁宫半步,明天各宫搬迁,是不是意味着,娘娘也能出门了。”

玉儿低头吃元宵,她已经很久都吃不出食物的味道,只是为了能活下去,才往嘴里塞东西。

苏麻喇的意思,玉儿明白,放下筷子道:“让她去吧,乾清宫,别拦着她。”

“是。”苏麻喇含泪答应。

此刻,有管事的太监从慈宁宫外来,传话进来,请苏麻喇出去说话,不久后苏麻喇再归来,一脸冰冷地说:“咸福宫那一位,大吵大闹,说她要见皇帝,别是疯了。”

玉儿抬起凶戾的目光:“董鄂葭音离宫前,曾求我善待她的堂妹,到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家被堂妹一家坑成了什么样子,我真替她不值。”

苏麻喇道:“让奴婢来处决她吧。”

玉儿略思量,却道:“费扬古是个不错的孩子,文武双全,在年轻一代里很是优秀。何况鄂硕麾下那么多旧部,将来我们也要加以利用,不能叫人家寒心。”

“那……”

“对外,就说她为先帝殉葬了。”玉儿道,“虽然我根本不想把这样的名声给她,可一则我答应董鄂氏,会善待这个女人,再则,为了能笼络人心,上到宰相下到守城兵,只要是能为国家为朝廷效力的人,我都要。她这样的人,活着浪费粮食,死了还烦人费事,也就剩下这点用处了。若不然勒死丢到乱葬岗,世间谁会记得她。”

苏麻喇早已习惯了格格的狠绝,应下后,便照吩咐的去办,如此,董鄂葭悦连正月十六的太阳都没能看见,终于为她的家族,连性命都付出了。

玉儿知道,她很残忍,可更残忍的事,她早已做得毫无愧疚之心。这么多年,无不是踏着人血白骨走过来,她早就对苏麻喇说过,她是要下地狱的人。

而悦常在一死,原本怨声载道的妃嫔们,突然意识到,能活着就不容易了,不再抱怨被太后撵到紫禁城边边角角去住的不满,老老实实地去她们的归宿。

两天之后,原本已经开始变得热闹的后宫,再次冷清下来,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刚入关时的模样。

不过,景仁宫没有动,而佟嫔,不,佟太后也始终没出门,直到正月末,太皇太后宣布紫禁城疫病解禁,元曦才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走出景仁宫。

已经整整一个月,乾清宫里没有升朝的动静,仿佛又回到了去年,福临带着葭音姐姐在琼华岛时的光景。

但那时候,乾清宫虽然是空的,可人还在,现在,都不在了。

元曦最后一次来乾清宫,是给皇帝送素斋,她这辈子做过最对的事,便是在福临最后的日子里,每天都让他吃得好,吃得饱。

人活着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口吃的,人为什么能活着,还是因为有一口吃的。

空荡荡的乾清宫,因没烧地龙,冷的是那么陌生。

元曦独自走过大殿,走过暖阁,走过每一间屋子,其实这里并没有留下太多她和皇帝的回忆,她很少来乾清宫,这么多年,竟然是最后的日子里,来得最频繁。

再回到大殿,望着福临曾伏案批阅奏折的地方,元曦的心,一片空洞。

除了最后的那一碗一碗素菜,她怎么突然就想不起,任何属于福临和自己的回忆,那这么多年,她到底爱了谁,爱了什么?

“皇上……”元曦说,“为什么我,连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

第686章 佟太后

有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暖暖的小手抓住了元曦,她不必低头看,也知道是儿子。

“从哪儿来的?”元曦问。

“刚刚去阿哥所看望二哥哥和二姐姐。”玄烨道,“阿哥所好冷清,二哥说,他想回书房,把他闷的连书房都要去了。”

“玄烨,你做皇上的事,二哥哥知道了吗?”元曦问。

“知道,二哥和姐姐都给我磕头了。”玄烨有些委屈地说,“额娘,我心里不好受,我是弟弟。”

“这是君臣之礼。”元曦温柔地开解儿子,“他们向你叩拜,是尊敬你,而你好好接受他们的行礼,亦是对臣下的尊重。”

“儿臣记住了。”玄烨道,“额娘,再过几回,我一定习惯了。”

“好孩子,咱们慢慢来。”元曦道。

“额娘……您来悼念皇阿玛吗?”玄烨说,“皇祖母不许我再哭了,皇祖母说,只有阿玛下葬时,我哭给大臣们看看就行,除此之外,不许再为了皇阿玛哭。”

“皇祖母是对的,眼泪什么也换不回来,你的大臣们不需要看到你的可怜,他们不会同情你怜悯你。”

元曦说着,见儿子鼻尖泛红,知道是冻的,这空旷的殿阁不烧炭,冷得人骨头疼,她赶紧带着玄烨走出来,从大李子手里接过手炉,塞进儿子的怀里。

又看了看大李子,便道:“太后把你留在皇上身边,是信任你一直以来的稳重和聪明,伺候皇帝是苦差事,不仅要照顾皇帝的饮食起居,还要应付大臣们。往后的日子,很长,愿你恪守本分,不要走吴良辅的老路,这宫里,绝不允许再出第二个吴良辅。”

玄烨听母亲这般说,便一副大人的口气,问大李子:“额娘说的话,你听见了吗?”

大李子连声答应,指天发誓,必定尽心尽力伺候皇帝。

但元曦又道:“皇上终究还是孩子,难免有孩子气的时候,不要纵容他,不要替他欺上瞒下。”她低头看玄烨,肃然道,“别欺负大李子,若仗着你是皇帝,就为所欲为的话,额娘绝不饶你。”

玄烨微微撅了嘴,往额娘腿上抱,元曦嗔道:“你都是皇帝了,还撒娇吗?”

“那我也是额娘的儿子。”玄烨说,“我才七岁。”

“你啊……”元曦轻嗔。

之后为儿子拢上雪氅,让玄烨带路,往皇后迁居的宁寿宫去。

眼下除了皇后之外,几位蒙古妃,和陈嫔、宁嫔等,也都在这里。她们住在太后正殿的后面,不往深处走,看不见,而她们往后,也不能再随随便便出来。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