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619)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七福晋道:“太后,妾身本来什么就都不知道,所以什么都没说,只是敷衍她们。”

玉儿说:“难为你了,但还有一件事,要更为难你。”

七福晋心中一紧:“太后,您只管吩咐。”

玉儿道:“你家的柔嘉,我很喜欢,她生母英年早逝,虽说索尼的女儿是个善茬,又有你在,在家里不会吃亏,到底没亲娘的孩子可怜。你膝下那么多的孙儿孙女,总也有顾不过来的。”

“太后的意思,是要把柔嘉接进来?”七福晋道,“您虽说为难,却是成全了妾身和这个孩子呢。”

“自然还有为难的事。”玉儿道,“我打算今年就把和顺嫁到平南王府上,嫁给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和顺出嫁后,就把柔嘉接进宫,也为她把婚事订了。靖南王耿继茂的儿子耿聚忠,比柔嘉大两岁,年纪很是般配,我想嫁和顺的同时,把柔嘉的婚事也定了,算是喜上加喜。另有建宁早早嫁了吴应熊,如此,对三藩也是公允了。”

七福晋多少有些不舍,可皇太后这儿几个小公主都还那么小,人家是看得起自己才开口。

想来那孩子的生母不在了,家人若有顾及不周到的,将来长大出嫁少不得受些委屈。若是被太后养在身边,多些尊贵,再为了皇室去联姻,对岳乐对她的兄弟都有好处。

“你回去和岳乐商量吧,毕竟他是孩子的父亲。”玉儿道,“我不强求,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你的命根子。”

七福晋识时务,忙道:“便是命根子,也要嫁人的,再没有比太后安排的婚事更体面了,这件事儿不必和岳乐商量,那小子管不过来。太后如此厚爱,妾身替岳乐和柔嘉,谢恩了。”

“你回去好好照应,过些日子就把柔嘉送来吧,让和顺带带她也好。”玉儿这般吩咐,又叮嘱,“这事儿先别说出去,到时候了,我和皇帝自然会下旨。”

七福晋领命谢恩,从内殿退出去,见院子里,巴尔娅福晋领着一双女儿,正和和顺一道踢毽子玩耍。

想到自己的孙女很快也要进宫,终究有些舍不得,便只远远点了点头没说话,匆匆离去了。

而七福晋走后不久,岛上的太医就回宫复命了,巴尔娅将太医引至太后跟前,退出来关了门,和顺在她边上轻声嘀咕:“姨娘,皇贵妃娘娘是不是不成了?”

巴尔娅比了个嘘声:“别提这事儿,太后要不高兴的。”

大姑娘叹道:“最不高兴的人,是皇阿玛吧,皇贵妃娘娘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天也要塌了。”

内殿中,太医行礼后,就向皇太后汇报皇贵妃的状况,说是如今全靠自身命数吊着,皇贵妃腹中疑似有腹水,饱胀难受,十分辛苦,医药已经送不下去。

玉儿无奈地闭上眼睛:“还能拖多久?”

太医道:“就算过了夏天,也过不了秋天,想要过冬,几乎不可能了。”

玉儿叹息:“好好照顾她,让她干净体面地养病,喝不下药就别强求,吃不下饭也不要逼迫她,至于皇帝跟前,你们看着敷衍吧。不必担心得罪皇上,真出了什么事,等皇上醒过神要找你们麻烦时,我早就为你们妥善周全了。这本是皇贵妃的心愿,不要辜负一个将死之人。”

太医退下时,元曦带着玄烨刚好走来,玄烨担心地问母亲:“皇祖母生病了吗?”

不等元曦回答,玄烨就跑进门,急冲冲来到祖母跟前,一脸关切地摸摸奶奶的胳膊:“皇祖母,您哪儿不舒服?”

玉儿笑:“那不是照顾皇祖母的太医,皇祖母没事儿。”

玄烨安心了,爬上坐榻来依偎着祖母:“皇祖母要好好吃饭,这两天,您胃口都不好,我可担心了。”

元曦跟进门,向太后行礼,玉儿嗔笑道:“真是随了你,小嘴巴甜的,我不吃饭也饱了,这孩子怎么这么贴心。”

“男孩子太黏糊也不好。”元曦道,“您还是要严苛教导他才行。”

说着便命玄烨下来,要他好好行礼,门外和顺来招呼弟弟去玩耍,到底是孩子,有的玩儿比什么都高兴,见祖母和额娘都点头,高高兴兴地跑了。

“玄烨的性子好,福全的性子也好。”玉儿道,“小哥儿俩感情好,是你和宁嫔的福气,你且放心,我会派人看好宁嫔,将来,不会允许她碍手碍脚。”

元曦垂眸道:“将来的事,臣妾还没有能力去想,眼门前……”

玉儿道:“董鄂葭音快不行了,太医说,一定熬不过冬天。”

元曦咬着唇,握紧了拳头。

“你要挺住。”玉儿冷漠地说,“我们要一起扶持福临,跨过这道坎,不论如何,都要闯过去。”

第659章 人在其位不谋其事

玄烨在门外与姐妹们玩耍,目光偶尔掠过窗口,都能看见母亲的悲伤。

他默默地藏在心里,之后福全也来了,玄烨就没再有机会留神母亲,再等陪皇祖母用膳,只见额娘平平如常,没什么特别的。

直到离开慈宁宫,回书房与福全分开休息时,玄烨才问大李子:“皇贵妃娘娘,是不是要死了?”

大李子愣住,谨慎地说:“三阿哥,这话可说不得。”

玄烨说:“皇阿玛已经去岛上好久了,是不是等皇阿玛回来,皇贵妃娘娘再也不会回来了?”

大李子跪下道:“三阿哥,这事儿不该您搀和,会给佟嫔娘娘添麻烦的。”

玄烨垂下眼眸,失落地说:“反正皇阿玛,也不喜欢额娘和我。”

“没有的事儿。”大李子说,“皇上可喜欢佟嫔娘娘了,老早您还没出生的时候,娘娘她可风光了。”

“那也是老早的事情。”玄烨道,“阿玛现在只喜欢皇贵妃娘娘。”

大李子劝道:“大人的事儿,三阿哥您现在不能懂,等您将来长大了,一定就能明白。”

玄烨说:“我从来也没见额娘真正高兴过,也没见皇祖母真正高兴过,没意思极了。皇贵妃娘娘身体好的时候,皇阿玛不高兴,皇贵妃娘娘病了,他更不高兴,他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高兴呢?”

大李子好生劝道:“三阿哥,做皇上可难了,每天都有烦恼的事,皇上不是不高兴,是忧心天下。您要相信奴才,倘若娘娘知道您对皇上如此多的抱怨,娘娘会伤心会自责,做娘的,怎么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和丈夫不和睦呢?”

玄烨说:“可是做儿子的,也不愿看见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和睦。”

大李子噎住,无言以对。

顺治十七年,像是福临命中的坎,葭音病重之外,流年不利,开春以来,各地大旱,老百姓播下的种子,无水发芽,眼看着都要旱死在地里。

四面八方的折子,飞向琼华岛,福临到后来已无心无力再审阅这些奏折,自此命翰林学士入职景运门值房,将全国各地的折子由他们先看,然后拣要紧的呈报皇帝。

六月时,眼看着酷暑之下,旱情不减,福临迫于压力,不得不开坛求雨,率众臣自紫禁城出发,步行至郊外向苍天祈雨。

这是春天以来,福临难得不在琼华岛上的日子,从紫禁城走到郊外,要走很远的路,天黑才能回来。

葭音早晨起来送别皇帝后,就命添香搀扶,来到永安寺大雄宝殿中,跪于蒲团之上,虔诚念诵,一同祈求上苍降下甘霖,庇佑黎民百姓。

“小姐,佟嫔娘娘到了。”添香进门来,轻声道,“娘娘是微服而来,穿着宫女的衣裳。”

“元曦啊。”葭音很高兴,“她在哪里?”

元曦此行并没有得到太后的允许,是知道皇帝今日不在岛上,才穿着石榴的衣裳悄悄来的。

数月不见,再见她几乎认不出葭音,一贯瘦弱的人,现在不仅脸颊浮肿,浑身都浮肿,像是硬把枯瘦的身体吹起来。

“我变丑了,是不是?”葭音苦笑,“元曦,我现在的模样,吓人吗?”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