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474)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福临心中愉悦,就盼着秋天快过去,冬雪快降临,至于葭音能否讨得母亲喜欢,他已经不奢求,只要任何人都不寻葭音的麻烦,他就满足了。

他满心的诚意,想要给即将到身边的人最好的一切,宁愿违心地召幸悦常在,消除她作为替代品带给葭音的不安,也愿意每天抽空给身在承德的母亲写信问候,好让额娘知道他没有得了女人就忘了母亲。

朝政之上,福临也丝毫不怠慢,而皇帝的仁政渐渐开始起作用,南方与朝廷的冲突有所缓和,反清复明的势力有些开始从内部瓦解,百姓们能看见当朝君王对于一个国家的诚意,试问,谁不愿过太平日子。

大臣们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反对皇帝的一些新政,就连索尼都特地赶到承德,向太后报告一些皇上的新政带来的改革成效,而这正是玉儿最期待的。

她相信了范文程的话,她的确该给福临更多的宽容和信任,只要江山守得住,哪怕福临仅仅是为了董鄂葭音,也没什么不可以。

七月末,皇太后终于决定回宫。

就在玉儿返回北京的途中,遇到了去往盛京的博果尔,他今年依然奉命去祭奠太祖太宗。

博果尔已经长成高大威猛的少年,他体格强壮,一看就是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自然他身上到底有没有满人的血液,谁也不知道。

“你可以告诉静妃,皇上要娶董鄂葭音了。”玉儿道,“别的话,不必多说。”

博果尔跪在马车下,抬眸道:“太后娘娘,皇上叮嘱臣,不要告诉静妃这件事,也不许其他人告诉她。”

玉儿有几分欣慰,福临无意向孟古青炫耀,可见他一心要娶董鄂葭音,与孟古青毫不相干,不是与任何人赌气,他就是喜欢那个女人。

“你看着办吧。”玉儿道,“早去早回,路上小心。”

博穆博果尔叩首领命,带着他的人让到一旁,请皇太后前行,两拨人马分开,一南一北地走远了。

福临亲自到京城门下迎接母亲,玉儿见皇帝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很是高兴,对福临道:“承德的行宫太寒酸,皇上过几年拨款修缮一番,那里比北京凉快多了。”

皇帝连声答应:“额娘,明年夏日,儿臣陪您一道去避暑。”

玉儿欣然答应,正要放下帘子时,看见了城门下的护军士兵,面目十分的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福临顺着母亲的目光看过去,问道:“额娘,有什么不对劲吗?”

玉儿便大大方方地把人叫过来问话,一问,果然是熟人家的儿子。

太后回到宫里,皇后和元曦早就等在慈宁宫,玉儿见了她们,却先对石榴说:“方才从城门进来时,见到你师父家的儿子了。”

元曦嗔道:“石榴,你还有师傅?我怎么不知道?”

石榴也是愣愣的,猛地想起她从前跟着乌雅总管学厨艺的事,笑道:“太后娘娘,您是看见乌雅总管的儿子了吗?”

“父子俩长得一模一样。”玉儿说,“可惜啊,没有子承父业,人家参军去了。石榴,快给我做几口吃的,承德行宫里的厨子,也不知是不是皇上派去故意每天变着法儿撵我回来,做的菜难吃极了。”

石榴领命,乐呵呵地带着其他宫女去为太后准备膳食,皇后则欢喜地说:“见到额娘笑,儿臣就安心了,您不在宫里这些日子,儿臣天天都担心。”

玉儿睨她一眼,又看看元曦,笑道:“其实我不在的日子,你们自在得很吧。”

两个孩子都笑了,皇后自从跟着元曦亲近后,也渐渐放开了性子,不再那么怯懦胆小,虽然依旧害怕和皇帝说话,至少在太后跟前,能像个正常的人。

“太后,宫里一切都好。”元曦屈膝为太后换下软鞋,见太后坐车脚掌浮肿,便坐在脚踏上,把玉儿的双脚放在腿上,为她轻轻揉捏,口中则道,“玄烨会叫阿奶了,可惜阿奶不再宫里。”

玉儿从没想过,这辈子能享受儿媳妇这样的孝敬,果然家和万事兴,老天好歹给她送了几个好孩子来,便打消了把脚收回来的念头,长途坐马车,的确算账得很。

“快把玄烨抱来,我想他了。”玉儿道,“还有福全他们,都抱来。”

“额娘,不如让其他人也来请安吧,您看可好?”皇后说,“她们不会吵着您的,磕个头就回去,但是今日若能见到您,心里一定很高兴。”

难得皇后开口,玉儿自然答应,见皇后也渐渐成长,想到有一天真的能把一切都交给孩子们,心中隐隐有了希望。

如此,除了乌苏福晋身体不适没有挺着肚子来,宫里大大小小的妃嫔,都来向太后问安行礼,巴尔娅就快生了,肚皮隆得老高,人也发福了不少。

“福全这虎头虎脑的娃娃,性子怎么那么腼腆呢。”玉儿对宁嫔说,“是不是随了你,安安静静的?”

宁嫔受宠若惊,太后便道:“你自己想想,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做二阿哥的谙达,告诉我和皇上,再为你参谋参谋。”

“太后,臣妾可以自己选吗?”宁嫔惊讶不已,“这会不会僭越了宫规?”

玉儿笑道:“皇上日理万机,总有顾不过来的事,就替他分担一些吧。”

宁嫔心里几乎要乐出了花儿,连连叩首谢恩,把二阿哥送到太后怀里,欢欢喜喜地退下了。

众妃嫔不敢打扰太后休息,果真是磕了头就走的,悦常在带着冬燕回到咸福宫,方才还热热闹闹,此刻突然冷清,觉着怪凄凉的。

“那个宁嫔啊,像个要饭的,太后随便打发些好处,就把她乐得找不着北了。您看景仁宫,连眼皮子都不抬一下,佟家还怕没人来教三阿哥骑射吗?”冬燕捧来热水给悦常在洗手,嗤之以鼻道,“宁嫔家里,能拿得出什么,偏是那种人有福气生儿子。”

“今天从头到尾,就没有人提起堂姐。”悦常在却自顾自道,“我真琢磨不透,太后对这件事到底是喜是怒。”

“小姐,您预备怎么办?”冬燕道。

“还能怎么办,哪怕从她手里分一杯羹,我也会好好咽下去。”悦常在说,“她不过是比我早生了几年罢了,凭什么。”

这时候,慈宁宫派人送来太后的赏赐,是从承德带回来的糕点,冬燕出去领赏,见盒子里空了一大半,她冷笑一声:“该不是前头剩下的,拿来打发我们常在吧。”

送东西的人,好歹是慈宁宫当差的,怎么会把冬燕放在眼里,冷冷一笑道:“姑娘稍等,待我问过太后娘娘,再来给你个答复。”

悦常在从门后出来,听得这话,心惊肉跳,当即命冬燕跪在台阶下,好言好语地送人家离开,但这话,到底是传到太后耳朵里了。

“找个机会,把那个宫女除了。”玉儿笃然喝着燕窝,说道,“有时候,就专门是这些个丫鬟挑唆,没规矩的人,宫里容不下。”

苏麻喇领命,又轻声道:“太后,科尔沁来信了。”

第511章 娶你喜欢的女子

皇帝要纳新妃的消息,连吴克善都知道了,然而福临一不偷二不抢,就算董鄂氏新丧守寡,也是耐心在等待孝期过去,更没有半分要动摇中宫的意思。

吴克善不能干涉皇帝喜欢什么女人,但科尔沁必须给大清生儿子这件事,仿佛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改变。

且说福临接母亲回宫后就去忙了,后来得知妃嫔们在慈宁宫,也就没过来,这会儿已经过了晚膳时分,才不紧不慢地来问候,与额娘说说承德的风光。

玉儿就把吴克善的家信给他看,说道:“我问过皇后,她不似孟古青那般激烈,请你和我做主便是,皇上看呢?”

舅舅又要往紫禁城里塞蒙古妃,仿佛巴不得把科尔沁所有女人都送来,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固执。

福临尚不知母亲已经决定不再让下一代皇帝和科尔沁有关系,但他自己也早就想好了,绝不会选科尔沁的女人生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