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274)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我眼下没有动情,只是有些迷茫,你别担心。”大玉儿拉着苏麻喇起来,“但我们说好了,真有一天我昏了头,你一定要拦着我,我不能对不起齐齐格,绝不能。”

“那这事儿,就放下吧,别搁在心里头,没什么大不了的。”苏麻喇暖心地笑着,“现如今您都是太后了,圣母皇太后也不再管束您,天下没有人能凌驾在您之上,咱们还不过的恣意洒脱些?”

大玉儿长长舒了口气,展臂松松筋骨,站起身挺直背脊:“是啊,现在这样自由,我得做点什么才好,大把的权利搁在手里,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她站在窗前,看见了往麟趾宫送饭的宫人,那宫人出门时,像是往兜里塞了什么。大玉儿朝苏麻喇递过眼色,苏麻喇会意,待那人走出内宫,立刻带人跟了上去。

没想到豪格仍旧不死心,竟然主动联络宫里的人,帮他和娜木钟传递消息。

虽然娜木钟再不济,亲生儿子在察哈尔做王,背后还有阿霸垓娘家撑腰,若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没事把她养在宫里。可豪格也太天真,他是太高估娜木钟呢,还是看不起两宫太后。

这日傍晚,福临来内宫,向两宫太后禀告姨母的陵寝顺利迁入皇陵的事,刚走到清宁宫门前,猛地听见麟趾宫里的躁动,有女人痛苦的咒骂声零星传出几个字,接着就是很痛苦的呕吐声。

大玉儿刚好从永福宫走过来,走到儿子背后,问他:“皇上听见什么了?”

福临怯然看着母亲:“额娘,里面像是有人在打架。”

大玉儿问:“皇上会可怜她吗?”

福临连忙摇头:“她是坏人,我知道。”

虽然大玉儿从没对儿子提起过娜木钟做过什么,可福临身边一大群嬷嬷和乳母跟着,宫里的是是非非,他多少是明白的。

“贵太妃做错了事,要挨罚禁足,这是上一辈大人的事,皇上不必放在心上。”大玉儿平和地对儿子说,“但贵太妃的十一阿哥,是皇上的弟弟,皇上要有做哥哥的样子,好好教导疼爱弟弟,好吗?”

福临答应:“额娘,我知道,您放心。”

他拉着母亲的手,要去见皇额娘,大玉儿见几个年壮的嬷嬷从里头出来,恭恭敬敬地向自己行礼,她没有理会带着儿子走了,苏麻喇则过来问话。

嬷嬷们说:“那信纸,已经给她喂下去了,太后娘娘不追究奴婢们的过失,奴婢们感激不尽。”

“别再有下回,也别让她吃坏肚子,一天喂一次差不多了。”苏麻喇冷酷地说,“吃不了就慢慢吃,别伤了她。”

隔天早朝散后,礼亲王代善进宫向太后请安,哲哲与他客气地说了会儿话,便要去礼佛,留下大玉儿,向代善提起豪格私下联络娜木钟的事。

“那个不成器的大阿哥。”代善叹道,“他怎么那么傻。”

“听说大阿哥最近特别忙。”大玉儿笑悠悠,“在盛京城里,挨家挨户地拜访叔伯们。”

代善面色一紧,忙离座站起来,六十多岁的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云起伏,岁月带走了他所有的强壮威武,世人早就想不起来,曾经的二贝勒,也是英雄般的人物。

“皇兄请坐,皇上都赐您面圣不跪,您何必与我客气。”大玉儿命苏麻喇上茶,亲手端到代善的面前,“先帝身前也最敬重您这个哥哥,和我提起来,总是代善哥哥这样称呼您,您和褚英哥哥在先帝心中,如父如兄。”

“臣不敢当。”代善抱拳谦卑道,“臣不敢当。”

“大阿哥心里不畅快,手中的权利也渐渐被削弱,他不踏实他浮躁,都是人之常情。”大玉儿温和地对代善说,“您在叔伯中居长,您说的话最有分量,他不来找您,找谁好呢。”

“是……”代善一脸的沉重和为难。

“还请皇兄,为我和皇上安抚大阿哥。”大玉儿笑道,“皇上很敬重他的大哥,但多年来兄弟俩聚少离多,连话都没说过几句,难免有些生分。所以皇上纵然有心,也做不到,这一切,只能拜托皇兄了,不论大阿哥对您说什么,望您能安抚他稳住他劝解他。”

代善还是站了起来,抱拳道:“太后娘娘放心,臣虽然老了,可不糊涂。为了豪格,老臣已经赔上了一个儿子,他还能觍着脸来找我,也实在叫人服气。臣如今老了,做不了大事,但为您看住一个人,还是能做到的,请太后娘娘放心。”

大玉儿请他坐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大清家大业大鱼龙混杂,皇上继位,少不得要做些清理门户的事。将来若有什么事,皇兄莫要生出唇亡齿寒的感慨,您是皇上最敬重的伯父,怎么算,也算不到礼亲王府上。”

代善肃然道:“娘娘今日与老臣推心置腹,老臣也说几句逆耳忠言,只怕将来未必是皇上要清理门户,而是……多尔衮。”

大玉儿轻轻拂开茶碗盖,静默不语。

代善则继续说:“臣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可多尔衮正当盛年,大清的江山若说是他打下来的,也不为过。娘娘,您凡事,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大玉儿抬眸含笑:“多谢皇兄,您的话,我记下了。但出了这道门,您也忘了吧,好好安享晚年,皇上一定会孝敬伯父。”

代善躬身道:“臣不敢当……”

是年三月,明朝传来消息,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皇宫后的煤山自缢,多尔衮连夜集结八旗将士,率军奔离盛京。

出兵前,大玉儿带着半梦半醒的福临来到十王亭,多尔衮身披铠甲,气势威严地朝他走来,将睡眼惺忪的福临抱在怀中,目光坚定地看着玉儿:“我走后,不论发生什么,别惊慌,一定会有人保护你和福临,有我在。”

第294章 大清入关

“保重。”纵有千言万语要说,此刻也只有这两个字,大玉儿将福临抱回来,后退几步。

多尔衮明白她的心意,依礼向皇帝和太后告辞,即率领兵马奔离盛京,挥师南下,对明朝发起最后的攻击。

且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占领紫禁城不久,京中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城中气氛恐怖,人心惶惶,传说:“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而明朝军队自洪承畴、祖大寿归降清朝后,边关仅剩下吴三桂一人能战,现下崇祯自缢,明朝崩塌,吴三桂及其手下军队已无归属。

他在京中的妻儿落入李自成手中,李自成下诏招抚吴三桂,吴三桂面上是答应了。但其为人精明,自知李自成绝不会善待他,暗中给多尔衮发密函,愿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领清兵入关。

多尔衮早与玉儿和诸位大臣有商议,绝不能答应南北分治,清军此去必要夺下明朝全境,灭杀明室后人,不给明朝任何转圜余地。

李自成得知清军南下,立刻统帅十万大军北上迎敌。

吴三桂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之时,得知李自成手下刘宗敏将他藏匿于京外的爱妾陈圆圆掳劫至军营凌虐羞辱,冲冠一怒誓于与李自成相抗,奈何他兵力不足,面对李自成十万大军难以为战。

而后方多尔衮按兵不动,在投降条件上决不让步,吴三桂最终为求麾下数万将士和自己的性命,放弃联清击李之策,转而彻底投降清朝,多尔衮接到降书,旋即发动大军,攻入山海关。

两军交战,李自成节节败退,于四月二十六日携三万残军逃回京城,三日后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往西安。并在临行前,火烧北京城,紫禁城中太和殿等皆毁于大火之中。

是年五月,玉儿带着福临在皇陵为皇太极和姐姐祭扫时,收到了多尔衮的捷报。

多尔衮已率大军抵达北京,在火后余生的紫禁城武英殿中为她写下这封信函。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