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杀嫡(234)

这就是她的打算。不打算靠别人,供应的蔬菜酒肉她都自己准备齐全了,谁也别想捏她的脖子。

青莲也拿出了自己的嫁妆农田和李铮分到的田庄都听从若兮调派,李铮分了一个果林的地皮,地不算太好,种别的不行,也就能种些果树之类的。若兮让他种了不少果树。在林子里养了鸡,在河边养了鸭,又让人挖了个池塘养鱼。这一下收入就变得多种多样了。

李铮佩服的直跟萧琦摇头,“你可真是找了个财神爷回来啊!大姐可真是太厉害了。”

萧琦也乐,“你姐姐厉害着呢,做生意一流的。你打算什么时候搬出来?”

因在李家闹了一场。现在李夫人的日子也不好过,闺女被强行订了亲。她几次恳求丈夫也没能得到宽恕,李家姑娘现在还哭的不行,几次要上吊,李大人只有一句话。要死死快点,死了拿牌位也得嫁过去,没死就去家庙了此残生。

李大人的不为所动。让李姑娘没了办法,却也不甘心就这样嫁过去。一直在家里闹腾。

李铮叹口气,“父亲说我随时都可以搬走,可我还是想留一段时间,等家里都安顿好了我再走,怎么样也等妹妹嫁了我再走也来得及,如今家都分了,母亲再闹也没办法了,只是委屈了青莲怀着身子还要受气。”

“也是,不行就带李大人去庄子上住几日散散心也就是了,我认识叔父多年他没那么软弱,一点打击不至于打垮他的,何况你们两兄弟还是很出色的。”萧琦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希望如此吧,最近父亲的身体也不是很爽利了,我正在劝说父亲跟我来庄子上修养些日子,让他们母女俩在家闹吧。”李铮对嫡母实在是不想再生气计较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没啥可炫耀的。

萧琦叹口气也没再说什么,“你若担心就把媳妇养在庄子上吧,这清幽寂静,让叔父也来,相信外人也不会说什么了,老大人这次回来有一段时间不能再走了,趁机养养伤也是好的,相信这点事弟妹不会慢待的。”

李铮眼一亮,频频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青莲家传的药油和药丸子对内伤很好用的,我献给了父亲,但还是想让父亲来庄子上养养,父亲的意思是把家里弄利索了才能走呢。”

李大人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家,家里的下人都被老妻给把持了,颇有点乌烟瘴气的意思,儿子儿媳搬不动老妻这尊大佛,唯有自己亲手处理才能阖家欢乐。

对儿子迟迟不肯搬走,担忧自己的身体,儿媳献药孝顺的行为,他心里颇感安慰,总算两个儿子没有养费了,不然他真的无颜面对李家列祖列宗了。

小儿子来信了,对母亲的行为表示了羞惭,并且同意了父亲的分家方案,特特跪请哥哥原谅,看在他的一点脸面上包容母亲一二,等自己娶了亲会让媳妇管家,不会再让母亲劳累了。

李家小儿子也订了亲的,是李大人给选的亲事,交好的友人之女,文官之家出身大家,家里也是人多杂乱,管家理事那是没一点问题的。

看到小儿子懂事明理,李大人心里稍感安慰,总算是没有坏道根上,还有希望扭转局面。

李夫人如今进了佛堂吃斋念佛了,李家在筹备李姑娘的嫁妆,嫁的很急,年里挑了个最好的日子就要送走呢。

青莲撑着肚子还是出来理事了,李大人是个男人不懂这些东西,不过有了公公的撑腰底下人不敢欺上瞒下了,事情很顺利,青莲没有坏良心,自己又给添了一万两银子,总共三万两银子,选的嫁妆都是最实用的东西,首饰也给陪送了一些,虽然真的很讨厌这个小姑子,但为了丈夫为了公公的支持,她也要忍着肚子疼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让族人和外人没话说,挑不出礼来才行。

此时此刻青莲才越发佩服敬重若兮这个姐姐,打心底里把若兮看成自己的榜样和亲人,嫁人后的她体会了诸多辛酸和委屈,打掉牙活血吞也不是没有,着吞下去的姿势还要优美,笑容还要灿烂,就是留了血也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去,这是他们柳家血脉里的骨气。到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改。

酒店的事全权交给了李铮和若兮等人去跑动筹备,趁此机会若兮将玫瑰花等花卉增添了不少品种,酒水又添了新品种。

同时对酒楼的包厢做了细微的改动,这是萧琦的意思,酒楼里是收集信息最好的地方,因此包厢里有必要做些改动,里面有一人的夹层空间。只要包厢进了官员等贵人。夹层里也会进去一个抄录的人,用于抄录他们的对话留存,这些都可能成为重要的信息。

当然如今还只是萧琦自己的想法。和三皇子无关,他不想让三皇子对萧家渗透的太厉害,有些东西世家是不会告诉皇帝的,还是会留点自己的底牌。这些若兮就没有多问过,任凭他们自己去折腾。也交代底下人只管听话干活,不要多问多说多看。

酒楼的动静很大,不少人都知道了,打算等开张后去看看的。想瞧瞧这个商户女出身的侯府夫人能干成什么样啊。大家都很好奇。

若兮却不管别人怎么看,时常坐着马车往外跑,如今也没人管她出门了。不过她不经常回娘家,偶尔回去看看就成。嫁了人的媳妇老往娘家跑也不对,人还以为你在夫家受虐待了呢,不然干嘛老回娘家啊!

若兮时常去庄子上看看,尤其是族长和族人的田庄,看看他们怎么种菜的,花该怎么种,果酒该怎么酿,若是酿错了也没关系,错了就是果醋,包装一下一样可以卖的,这让很多族人都松了口气,很感激若兮。

有了她的支持穷苦的族人们也得到了很多好处,手里的银钱也多了起来,孩子们也能得到族学的教养识字读书做人,再不用担心天天往外跑给学坏了,日子过得滋味了。

杨氏很有心计,说动了族长,时常带着族学的大孩子小孩子包括女生去田庄上劳作几日,感受一下田地里的辛苦,还有庄稼怎么长的等日常农家知识。

同时她也看到了若兮的努力,她在努力改变萧家,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的改善族人的生活,亲自去各家查看鸡鸭猪羊的养殖情况,给他们讲解如何养最好最省钱省东西还养得好。种哪些蔬菜最应季,不要和别人种一样的东西,每家每户都划分了定额,不让一窝蜂聚到一块引起麻烦。

手里有钱的也会指点他们要多买些地或者买个宅院做投资,不用把钱握在手里浪费了,若兮很体贴,尤其是穷苦人家,每一分钱她都算计很仔细,尽量不让他们赔钱。

不是所有的人都忘恩负义不知道好赖,大多数族人都很感激若兮,少有个别想多占便宜的,也会被族中年纪大的长辈给教训一顿,再也不敢再犯。

族里多出来的银钱若兮提议去江南等地多买些书籍回来,这些将来都是孩子们的财富。

因为族学现在搞得很好,还有两个孩子考中了秀才,让萧家族学出了回小风头,虽然在大族看来压根不算什么,运气的成分居多,但对于萧家来说确实大事,多少年了也没出几个有功名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