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装者同人)【楼诚】故人长绝(68)+番外

作者: 何惜一行书 阅读记录

乐倩文小时候肯定是被这几个哥哥宠坏了,小的不能宠啊......

阿诚想了想明台,有点心虚。

鹤澜终于找到了去石门的路子,他调查了火车站,决定铤而走险,坐火车走。天津的同志说石门最近被抗日游击队闹得鸡犬不宁,火车站被袭击了几次,铁路受损严重,这几天正押着劳工赶修,火车无法进站,只得临时设了一个到站口,检查不严。

到了石门,如果能和游击队取得联系就成功了一半。这些队伍终日穿梭在山林里,有他们指路,总比他和阿诚闷头乱撞得好。

要是能劫到日军的运输队,借车一用就更好了。

终于有了些门路,鹤澜回到乐家已经是深夜,他放轻了脚步往自己的房间走,冷不丁看到楼梯上坐着个人。

屋里又黑又安静,鹤澜一个激灵,下意识拔出了腰间的枪。

“是我。”

鹤澜松了口气,把枪提在手里,走到楼梯旁,阿诚坐着,面容是模糊的一团,只能隐约看见棱角明显的眉峰和鼻梁。旁边放着他最近用的拐杖。

“还不睡?你失眠不是好了么?”

阿诚摇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鹤澜站了会儿,索性坐了下来。可能是阿诚身上散发出的情绪太有实质,鹤澜那些本来准备和他讨论的事情突然就说不出口了,只是摩挲着手里的枪。

还是许池的那把枪。

太静了,只有明诚的呼吸和他身上的药味。鹤澜被这股疏离的药味包围,突然感到一种近乎恐慌的孤独。他将手里的枪攥紧了,铁器被他手掌的温度烘暖,给他以寥寥安慰,让他终于有力气开口了:

“在想什么?”

阿诚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半晌才问:

“从上海到延安要怎么走?”

“上海?”鹤澜愣了愣:“上海的话,最近就是一路北上,穿过河南,横渡黄河,进入陕北。”

这答案在意料之中,然而河南并不是敌占区,它还在炮火与轰炸中苦苦支撑,死亡如影随形。

大哥撤离去了哪儿?如果是延安,他会不会走这条路?如果大哥真的在河南发生什么,自己有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他。

然而他别无办法,唯有快些到延安去等待。

乐肇基用三天的时间为阿诚和鹤澜办了两个假身份,他交的朋友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君子挚友,值得信任,阿诚和鹤澜拿着这万无一失的证件顺利的坐上了去石门的火车。

他们的身份是受日本人聘请的铁路工程师,为了防止暴露身份,特意坐得包厢。天津站的同志为确保安全,还专门通过火车站的内应,为他们找了一个空包厢,只有他们两人。

火车到石门要七个多小时,阿诚的伤经过这一周的调养好了许多,但外伤好医,内里却是需要长期治疗的。乐松生临行前苦苦劝说阿诚带上调养的药,可是最终还是没能说服他。不是阿诚不想医,实在是怕日本人搜查的时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火车出了天津,在塘沽有个小站要停。

阿诚靠在车窗边往外看,上车的乘客不是很多,很快的,火车又开动了。

包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越走越近。他们所在的这节车厢乘客很少,刚刚停靠过,也不可能有人是从厕所回来,更何况这个脚步声的目的地很明显是他们这里。鹤澜立即从瞌睡中醒来,闪身到了门口,他回头看去,明诚也把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来。

然而鹤澜忽然发觉,明诚的表情与其说是警惕,更不如说是一种不敢置信。

咚咚咚——

门被叩响了,带着奇异的节奏。

阿诚愣愣的看着门,鹤澜举起枪,有点疑惑:

“这是暗号?......我们的人?”

他发现阿诚的眼睛竟然红了,他像极力控制着什么,轻声说:

“开门......”

鹤澜犹豫:

“你坐的位置不安全,来门后......”

“开门。”

门外的人并不着急,像是胸有成竹般的,敲了两次便不再敲,只是静候。鹤澜一咬牙,拉开了反锁的门栓。

门被推开了,来人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左手拿着刚摘下的礼帽,腕子上的手表一看就价格不菲。他走进来,回头看了看还举着枪的鹤澜,反手把门重新锁上,然后就站在车厢中间安静的看着阿诚,做一个坚定的陈述:

“我来了。”

这个和我说话的人是真的。阿诚怔愣地想。他突然被一种毫无理由的悲伤淹没了,这种情绪十分的奇妙和复杂。

感谢上苍,感谢大姐,感谢石门。

他手无足措的扯了扯衣角,想说的太多,先说哪一句呢。

“你......”

阿诚艰难的吐出一个字,说不下去了,却也笑了。他用力的摩挲了一把脸,手掌遮盖住红眼睛,发出模糊的一声叹息:

“哎......”

明楼噙着笑,手指抖得厉害。他面前的这个阿诚不用他装作冷眼,不用他恶语相向,是可以拥抱和亲吻的阿诚。他静静等待着,终于.......

“那个......站着干啥,坐吧。”

鹤澜凑过来。

TBC

鹤澜:诶?!诶?!

鹤澜:我好亮啊!我好亮啊!!

鹤澜:我应该在车底,而不该在车里。

鹤澜:放我去太行山!!!

感谢小天使的提醒,把石家庄改作它原来的名字啦,这个是我疏忽了,石家庄是1947年的更名,当时还叫石门。

第六十四章 情动

列车沿着冗长的轨道一路向西。

车厢里只有火车制动时的规律声响,明楼坐到阿诚身边,除了刚才那一句,就再也没有开口。他坐得很近,阿诚敏感的闻到他身有股潮湿的血味,便把目光投到明楼的脸上:

“路上顺利吗?”

明楼盯着阿诚手腕上的淤青,因为太过严重的缘故,此时是一片黄绿中带着血点。半晌,他才惊醒般的把目光收回来,点了点头。这个状态让阿诚再次有些担忧,他试探性的摸了摸明楼的手,并不冷,但他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句:

“没有受伤吧?”

这句话仿佛触到了明楼的逆鳞,他转过脸来看着阿诚,嘴角紧抿着,习惯性的蹙眉也松开了,剑眉冷漠而锋利的延进鬓里,压抑着怒火,他很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愤怒,然而阿诚那双眼睛再次阻止了他,于是只回答道:

“没有……”

顿了顿,他还是忍不住,将目光生硬的看到车窗外面,小心翼翼的释放出一点心中的愤慨来:

“我多金贵,可不敢伤……”

哦,这人在发脾气呢。

鹤澜瞪着眼睛坐在对面看这两个人,他感到气氛有点怪异。明楼的新闻他也在报纸上看到了,可他竟然没有死。而从明楼能找到他们和明诚的反应来看,他应该是组织上的人。

这样一个身份的人竟然是他们的同志,鹤澜在惊讶之余也明白自己不能多问,所以他一直保持着沉默。

不过这怎么还要吵架了?

“咳,”他后知后觉的品位出自己处境的尴尬来,忙站起来:

“你们聊,我去下厕所。”

门被轻轻掩上,阿诚松了口气,靠在椅背的身子放松下来,有点故意为之的朝明楼歪斜下去,虚虚靠着他。这样的触感终于让阿诚的喜悦有了实质,他闭上眼睛,感到安心极了。明楼感到一份重量压在自己身上,踏实的,阿诚的重量。

明先生不为所动,目不斜视的闹别扭。

“不说点儿什么吗?”

阿诚闭着眼睛道。

“你这次的擅自行动让我很生气。”

“嗯。”

阿诚不去辩驳什么,他知道这份愤怒的感觉,就犹如自己曾经的愤怒一样,所以他不感到委屈。他挣动了几下,睁开眼睛扯着脖子去看明楼板着的脸孔,拱得明楼一晃一晃的。这让专心生气的人非常不高兴,“啧”了一声,扭头去看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