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虚琏真凤(137)

王熙凤帮他理了理衣服领子,缓缓道,“可要好好说一说。”

“放心吧,”贾琏笑道,“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张明义之所以在这么个时候来找贾琏,那都是有缘故的,自然不是为了他爹当什么说客,而是想要当个润滑油,在他看来,张家虽然回了京城,地位仍旧是不稳的,荣国府虽然看上去败落了,但是毕竟是八公之一,更有姻亲王家、林家帮忙,这其中的关系网,可不是简单的东西。

不管张家原先多么风光,现在,也不是能够和荣国府拧着干的时候。更何况,他心里面明白得很,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根本就找不到证据,就算是撕破了脸,两家拧上了,他们张家也不一定能讨得了什么好处,贾府的名声或许不能好,但要是张家找不到证据就冤枉亲家,名声上肯定也不会有丝毫的好处。

张明义的心里面最期待的,就是这件事情彻底翻过,最好是当作没发生过才好,只是张琛那边,心里面还是迈不过这个坎儿,而贾琏,恐怕心里面也很难没有芥蒂。

贾琏看到张明义的那一刻,就对他的心思猜了个*不离十,心里面略松了一口气,若是这个表弟真的也来折腾,才是大大的麻烦事儿!

果然,一见到了贾琏,张明义就立刻道,“表哥可千万别介怀,那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早就是过去式了。”

贾琏略点了点头,大度道,“这等事情又有什么好介意的,舅舅也不过是说了个猜想罢了,他也是心里着急,我能理解。”

张明义一听,就明白这是个客气的话,不过也知道这是贾琏表态了,他们总是不好再计较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要是贾琏真的当作什么都无所谓的模样,他才是最需要担心的,现在这样也好,虽然不是十分的放心,但是事情也就那样了,日后多注意一些,也就好了。

只是想想家里面的爹,张明义又忍不住觉得头疼了,这可真的是了不得的麻烦事儿呀!就算是贾琏不计较了,他爹呢?真的能把事情就这么放过去吗?他可不觉得有什么可能,如果真的有可能,也就不会闹出现在的这么一出了!

其实,比起为了张家的事情头疼,贾琏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考虑,比如说,如何应对好皇帝。他现在每日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工作,要是做的好,那肯定是能有远大前程的,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是有一点儿做的不好了,皇帝不满意了,那恐怕又要被一竿子打入地底了,要是留下了坏印象,那可是几乎没什么希望了。

贾琏或许原来还没有考虑这么多,但是现在,已经是他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了。

“你给说说,这是什么东西?”皇帝看着贾琏问道,他现在对这些舶来品感兴趣极了,不单单是喜欢那些西方带来的精美物品,对贾琏说得什么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尤其是现在蒸汽机真的运用在了纺织业上。

皇帝也是有私产的,这一下子,得到的好处实在是不少,更重要的是,对煤的开采,皇帝的手机握住了这样的宝贝,那心里面,可是美得不行。

贾琏也知道皇帝得到了好处,才会越来越倚重自己,不过他也是有压力的,他原来研究这些东西就是讨巧。现在大家看着皇帝感兴趣,总是有人跟风的。可以说,贾琏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不过他倒是并没有非常介意,毕竟如果研究西学的人多了,对他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毕竟那些个老古板们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有人来帮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研究的人多了,思路自然会开阔了,对于朝廷的发展自然是好事,更不用说,这些人虽然和他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合作关系,特别是在那些老学究面前,他们只有团结一致了,才能够避免被那些人打击。毕竟立场不同,贾琏可是已经听到有一些风声了,现在有些老学究们已经在说他们的坏话了。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利益就只有那么多,他们想要占取资源,自然是会侵占一些人的利益的,就算是他们再和气也没有用,还不如抓紧时间发展自己的力量,以后也能避免被一下子打趴下了。

☆、第107章

贾琏仔细扫过皇帝拿着的东西,微微挑起嘴角,“会圣上的话,这是报纸。”他最近不光光看那些翻译的书籍,就连报纸也开始跟着研究了,皇帝那边也略有几分兴趣,不过那上面倒是没什么新闻,有的都是旧闻。

“朕听说你最近又开始研究什么数学了?”皇帝其实是好奇心最为强烈的那一个,还特别关心别人的八卦,如果不能当皇帝,那是非常有可能成为居委会大爷的。

贾琏点头道,“是,臣觉得,术数还是极有意思的。”研究数学,他其实对于数学的兴趣不大,只是那算得上是基础课程,要是了解的不明白,很多东西都没有办法弄清楚罢了。

皇帝对于数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把兴趣放在刚刚的话题上了,“报纸这东西,可不能随便发行呢!”

贾琏浅笑道,“如何不可呢?”他倒是突然感觉到了,想要引发变革,那么报纸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就算,它是为了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皇帝想得很明白,“这东西,若是多了,岂不是不利于管束?”

“可是圣上也正可以反其道而行,利用这玩意儿进行管束和教化呢!”贾琏又开始忽悠道。

皇帝忍不住问了,“如何利用这些来教化他们?”关于这玩意儿他已经事先了解过一些了,很是明白,那些个文人能够利用这玩意儿闹出什么大麻烦来,可是贾琏在他的心里面是个有决断的,是以很乐意听一听他的意思。

贾琏也不客气,缓声解释道,“现在虽然大部分臣民是极为安分的,但总是有一些不那么安分的人物存在,平民愚昧,没什么见识,就会被他们鼓动,若是安稳的年份也就罢了,若是遇到了那些灾年,总是会有一些麻烦事儿。”这都是大家的心里面都明白的,贾琏没有说的多么清楚,同样也没有说的多么隐晦。

“其实,每逢灾年,有难民闹事,也不过是吃不饱,担心自己活不下去,”贾琏有条有理地分析着,“也正因如此,听到一些鼓动,就忍不住跟着拼命,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拼命之后的后果,只是那一刻,因为愚昧,被哄骗了罢了。”

这算是小小的拍了皇帝的马屁,把犯上作乱的人比作愚昧之人,那么安安分分地听朝廷的话的,自然就是聪明人了,皇帝的心里面颇为自得,“你继续说。”

贾琏当然会继续说,他都讲了个开头了,若是不讲完了,那才是亏待了自己,“是,臣觉得,聪明人自然是少的,但是总是要让那些不怎么聪明的人稍微聪明一点儿,至少要明白,圣上您的心里面是想着他们的,就算是遇上灾年,您也是努力赈灾的,这样的话,若是只让地方官员去做,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圣上总是不能一直盯着他们,若是他们稍微传达错了您的一点儿消息,岂不是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