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虚琏真凤(107)

皇帝对于西学不是不关心,只是总觉得那是小巧,不堪大用,可是谁能想到贾琏还琢磨出了这样的东西呢?更有贾琏说起一些西洋玩意儿,不是他印象中的钟表、玻璃,而是什么鸟枪洋炮大工厂,听着就觉得挺能哄人的。

“这些都是些小巧,你可莫要在其中花费太多的心思,”皇帝对他的印象不错,是以语气还是比较委婉的,“还是咱们天朝上国的东西,是他们比不得的。”

贾琏立刻表示自己的爱国情怀,“可不是,咱们泱泱大国,自然不是他们那种小地方能比得上的,臣只是觉得,师夷长技以制夷,了解一下他们的东西,看看有什么好的,可以用的,也算是为圣上尽心尽力。”他现在在理藩院,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这些刚进入官场的人,哪个不想要做出点儿事迹来呢?

至少,他的话是让皇帝觉得很是不错了,点头称赞道,“你能这样想,也是好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听着就觉得顺耳。

贾琏看着皇帝这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很是想要告诉他,别太自信了,没过多少年,你的后代就要被你看不上的那些人拿着洋枪大炮打的屁滚尿流了。自信是好的,过分的自信,那就只能说是蠢了!

只是他还没什么英勇就义的想法,自然是不管心里面怎么样想,怎么样腹诽,都不可能主动对皇帝说起来的。

而皇帝也更关心他说的珍珠养殖的意思,“这养殖出的珍珠,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其实,这养殖之法在宋代就有了一些记录了,只是长期以来方法都不曾变过,更不成规模,”贾琏实话实说道,“臣这一次,也是借了西方的做法,将咱们的养殖方法做了改良,养出来的珍珠比起深海捕捞的也不差了。”他也不是啥技术型人才,自然是没本事的,可是他却出了银子笼络了技术型人才来研究,更找了不少典籍来学习,最终出来的成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皇帝听着贾琏的话,看着林如海先前送上来的东西,越发觉得很是不错,笑道,“你也算是立了一功,不知道是想要什么赏赐呢?”

“臣不敢。”贾琏又做出无比忠心的模样。

皇帝对他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没什么不敢的,若是你自己想不到,朕便替你想。”要给什么样的赏赐,他自己也得想一想。

贾琏给皇帝灌输了不少有些危险的想法,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那边林如海还跟着皇帝圆道,“贾琏无状,还请圣上开恩。”他的心里面,是觉得贾琏说的那些话,太过于危险了,西洋的东西,不是那么好碰的。

皇帝却摆了摆手,“爱卿多虑了,他说的是不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皇帝听了这句话,只觉得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儿里。

林如海一边感叹着贾琏的好运气,一便寻思着,若是得了机会,得好好收拾他,让他日后不能这么大胆,什么话都敢随便说。

这边贾琏回了家,和媳妇说起了自己今天见了皇帝的事情,“倒是没想到,圣上也挺开明的,没咱们想的那么严肃。”

“二爷也真是,”王熙凤忍不住笑道,“您又不是第一回见圣上了,怎么还感叹上了?”

贾琏心说,我第一次见皇帝的时候正在考试,又有那么多人,连句话也没说上,哪里知道皇帝是个咋样的呀,就知道他是个普通人的模样,长相上也一般得很罢了。这一回,可是切身处地的和皇帝聊天了,大事儿呀!

“不过是说说罢了。”贾琏笑道,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反而问道,“这一趟咱们可是把商机送出去了,你可莫要心疼就好了。”

王熙凤立刻挑眉,“怎么还把我当成守财奴了,这样的东西,若是咱们留下了想发财,说不得非但发不了财,还会惹下大麻烦呢,这样的道理,我怎么会不懂?现在这样做,才是实打实的得到了好处呢!”至于好处到底是什么,皇帝虽然还没有做出决断,但是她相信,绝对不会让他们失望。

皇帝果然给了贾琏实打实的好处,贾琏升职了,刚刚入职不过半年,就升职了,虽然不过是生了半级,却也已经让人多人忍不住红了眼睛了,比如说,贾政,他现在沦落到和贾琏平级了。

只不过,贾琏还是留在了理藩院,说起来,在部门上是不如贾政的,让贾政的心里面舒服了一些。

而贾赦,对于儿子的升职,是乐得不行,“我就知道琏儿是个有出息的,才刚刚入职不过半年,就得了圣上的青眼,日后定然是前途不可限量,比之某人,实在是好上太多了。”

贾母对于这些就当作是不知道的,现在对于二房,她完全是放养状态,再也没了原先的看重,对于他们心里面是怎么想的,贾母清楚的很,却只装作是不知道的,不然还能怎么样呢?她都这么大年纪了,没那个心思去劳心劳力了。

王熙凤乐得笑容满面,“这可真是大大的好事呢,只是你也得小心一些,毕竟那些同僚们,说不得会心里有些不舒服的。”人家混了那么久,才混到这样的程度,你刚刚进去就得了好处,谁能高兴呢?

贾琏对于同僚们的心思明白得很,而应对的手段更是不缺的,“你放心。”

☆、第83章

贾琏一家子的日子是过得蒸蒸日上,那边贾政却很是心里不平衡,他自认为自己是很有才干的,只是被上级打压,才止步于此。可是贾琏呢?那个在他看来完全比不得自己的人,竟然得了圣上的青眼,只是想一想,贾政的心里面也很难受。

而他考虑了很多,也只找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不是科举出身,这般考虑了一番,他也有几分怨恨贾代善和贾母了,当初若是他能够科举入士,现如今,定然不是这般。只是让他现在辞官再参加科考,他自己也没那样的勇气,是以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的身上。

只是,贾宝玉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他满意,是以贾政家训贾宝玉的事情,就不可能少了,“你这个蠢货,便是连书都记不住了吗?”

贾宝玉在贾政的面前,从来都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原先还有贾母拦着贾政教训贾宝玉,更有王夫人经常帮贾宝玉说好话,他们父子两个人的关系还算得上是亲密,可是现在贾母对于贾宝玉的不争气失望的不得了,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再管了。更有王夫人已经被关进庙里去了,贾宝玉的日子可以说是一日比一日不好过。

贾宝玉也是瞬间长大了,很是感觉到了,没了贾母的自己,是一点儿都算不上什么的,从他身边原先那些丫鬟的表现就感觉到了,原本整日里围绕着他,讨他喜欢的人,早就已经考虑着各奔东西,反正都是一点儿,就是要离开他的身边。

之于贾政,因着赵姨娘没少说贾宝玉的坏话,对于贾宝玉的印象是越来越差,动辄就是打骂,贾宝玉很多时候都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贾政亲生的。只是这些人他虽然都恨,但是最恨的,还是贾琏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