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原配嫡女(150)+番外

作者: 弥生凉 阅读记录

温宥娘将那一对耳坠拿了出来,本想说将它包好还给六太夫人,想了想却又重新放了回去,道:“曲水县中的银楼……”

温宥娘停了嘴,却是不说了。

六太夫人把压箱底的嫁妆给了她,自然是就是欢喜她的意思,可她如何担得起六太夫人的这一份欢喜?

要直接将那一对红宝石耳坠送回去,莫说六太夫人不肯收,恐怕还将六太夫人得罪了,以为她在京中好东西见得多了,便不稀罕她那点东西。

可要是孝敬给六太夫人等价的东西,就曲水县里的银楼,又有什么真值钱的东西?何况便是有,六老夫人又如何不知道?

加上六太夫人连个子嗣都没有,倒是连送都没处送了。

温宥娘出了半天神,这才跟冬梅道:“冬梅,你且拿一双不曾缝过的鞋垫子来。”

冬梅一下子明白了温宥娘的意思,就道:“姑娘是打算给六太夫人缝一双鞋垫子?不如交给奴婢来,等缝好之后姑娘再往上面绣上几朵花也是使得的。何况这天都已经黑了,这油灯也不是多亮,奴婢担心姑娘伤了眼睛。还是明日再说罢。”

不是冬梅对温宥娘没有信心,实在的温宥娘的女红,丑得十分见不得人。要缝个什么出来送人,别说别人收了欢喜,说不定还把人给得罪了。

温宥娘倒没想到自己的女红之差,也是实在没办法了,道:“也不知要在曲水留多久,不连夜赶,就怕最后来不及呢。”

本来她的本意是先找了曲水县的县令,随后与衙门中人一起寻到温氏祖地去要张氏的棺木,及易宗之事。

打算着先把事情闹出来了,再来慢慢谈。

至于给各房的礼物,自然也可以就近从曲水县中购置。

又哪知温氏的六老太爷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连县衙的门都没能让他们一行的进,便被带到了府上。

等见了六太夫人,温宥娘才开始头疼孝敬之事了。

“这边的温氏倒跟京城的温府不同。”冬梅道。

温宥娘微眯着眼,道:“哪不一样了?”

冬梅将首饰盒子收了起来,放在一边梳妆台上了,才道:“奴婢就觉得六太夫人看着就面慈,其他长辈看着也好相处。”

不像在京中温府里那样,老夫人不喜欢仇氏,仇氏跟宁氏相见烦,回回闹得乌鸡眼似地。

温宥娘听了就笑,“那是因为我们是客,她们是主。”

有客人在,但凡知礼一点的主人家,都会笑脸相迎。何况她们之间也并没有什么利益牵扯,有着亲戚情分在上面,自然会亲热些。

冬梅摇头,“姑娘知道奴婢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温宥娘睁开眼,见冬梅已经拿出一只白的鞋垫在打底子了,只得重新合下眼帘,道:“六太夫人,小时候便喜欢我的。”

虽然有她刻意的讨她喜欢的缘由,可六太夫人对她的好,却是像个真正的长辈对待小辈那般的。

不像是她才穿过来遇见的歇斯底里太夫人,和日日只会暗中对她说太夫人恶毒的老夫人。

六老夫人对她,像个真正的太祖母一般,处处关怀着。她不笑,就怕她不高兴。她哭了,就怕她难过。她走累了,就怕她饿着。

每时每刻,都带着柔和的微笑,不论是对她,还是族中其他的孩子。

六太夫人那一颗心啊,都是软的。

所以在跟六太老爷一起歇息时,便叹气道:“我瞧得出,那孩子这些年过得不易。今日在我怀里,差点都哭了出来。”

六老太爷躺在床上,听老伴说这话,就道:“这世上,谁人容易呢?”

“可他们两个都只是孩子,这些年还不知道过得有多战战兢兢!四房的人,”六太夫人冷哼,“莫不是我还不清楚。好不容易那妯娌去了,可你看四房媳妇那性子,哪对付得了京中那些人精。自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也亏得他们姐弟上天保佑,如今长得这般机灵。余卿也有了出息,以后算是能给宥娘当个依靠。”

六老太爷心中也装了事,却又不能不搭理自己的老伴,不然今日也别想睡着了,只好道:“是不容易。可四房的嫂子,当年也不容易。”

四房的烂账,六太夫人又哪不知道。当年温太夫人还在祖地之时,多少人劝过,也都无用。

如今六太夫人还记着,只骂:“一整个糊涂鬼,又何必跟一个姨娘计较。还跟自己媳妇离了心!别人劝还不听,只当咱们妯娌是为了看她笑话!”

六老太爷叹气,“如今死都死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咱们早早歇了,看明日不知道张家的想要怎样呢。”

六太夫人听这话,就道:“张家四郎,你看着如何?”

六老太爷道:“什么如何不如何?还是得看他们姐弟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六太夫人,也不是个好惹的。就是子女运薄了点。

☆、第88章 宥娘进祖庙

温宥娘从未想过张氏移棺会这般容易,六太老爷竟是一口答应了。

“当初之事,老夫也知晓。张氏与四房长孙,本就不当在一起。只是阴差阳错,得此姻缘,也到底是时事所迫。如今张府要迁回张氏之墓,只要张氏族人同意,我温氏一族自不会阻拦。”

六老太爷这话是对着张家四爷说的。两人同未说京中那些纷纷扰扰,温家大爷谋害原配张氏之事也避而不谈。

张家四爷得了准信,就道:“多谢温老太爷。”

随后六老太爷一脸悲痛之意,立马谈及张氏之死,“说来也是我温氏对不起张氏。既迎新媳,却为人所害,此为温氏之耻。然其中恩怨且涉故人,且如今告一段落,也算告慰张氏在天之灵。今后,唯愿张、温两府无复再提。”

张家四爷闻言,神色一变,嗤笑道:“老太爷是说我妹妹死了就白死了?”

六老太爷只微微叹了一口气,“那张家意欲如何?”

张家四爷道:“自是让宥娘姐弟改姓易宗,回我张府!”

“他们可愿意?”六老太爷道。

张家四爷道:“宥娘自是愿意,余卿不及十二,做不得主。我乃他们姐弟亲舅,替他们做主一回倒也无妨。”

六老太爷摇头,“此条不行。四房长孙杀妻,是他之错。然而宥娘姐弟乃是温氏血脉,温氏也不至于容之不下,又何须回到张府方行?背宗之人,犹如贰臣,张府竟是连这一点都不知晓?!”

小三元,自然不会容不下,张家四爷心中冷笑,只将温家老爷写的断亲书拿了出来,“此乃温家四房所出断亲书,还请老太爷过目。”

六老太爷并未接过,道:“此事四房先前已来书信,将此事说了明白。四房无德,确实不配抚育温宥娘姐弟。然而我温氏一脉并未断绝,何至于让温宥娘姐弟改姓张?”

“老夫今日便将话放在这,以黄天后土为誓!便是我温氏一族陨落至仅余一人,也不会亏待了温宥娘姐弟!有温氏在一日,必护他们姐弟一生!”六老太爷扬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