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31)

吴红儿手里还有她平时攒下的和她娘给的压箱底加起来一共是一百多,俩人的钱总共是二百多点儿,比很多人家的十几年的存款还多呢。再说他们平时在家吃在家住的,也花不到,给她娘买点儿东西才花多少。

其实以前吴红儿也好奇,胡家一个儿子的确是负担轻,但是儿子少了意味着家里的壮劳力也少,在这个以劳动力为主的时代,劳动力少给一个家庭带来的负担几乎就是致命的,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是胡家的生活也不至于这么轻松才是。

后来才知道胡老屠除了农忙的时候在地里挣工分儿,平时在生产队养猪杀猪也都有额外的工分儿,这样就相当于一个人两份儿工,工分儿当然也是双倍的。现在胡国栋长大了,也随了他爹的路子,一个人挣得工分儿能顶得上两个壮劳力。

也不是没有人嫉妒,但是这养猪杀猪也算是一门技术活,虽然大家都会养,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养的那么好。谁敢在这上面闹事儿,要知道村里每年都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生猪肉,都是从生产队里出,如果出了问题可是要从自家那里补上的。谁舍得这个,要知道家里一年到头的进项就全出在猪身上了。因此胡老屠的这份儿高收入的活儿算是长久的干下来了。

这倒还是其次,村里不管是结婚还是办满月酒掌勺的都是胡老屠,这可不是白干的哪次不得些东西?因为有二女婿的那层关系,得来的很多东西胡老屠都卖了,这可是一笔大收入。不用票就能买到的东西比用票买到的价钱可要高出一倍还不止。

杀了一辈子猪,怎么都有些门路,平时家里杀了猪,胡老屠连价钱都能比别人家多出去很大的一部分。

凭这些胡家赞起来的钱不仅热热闹闹的嫁了五个闺女,给唯一的儿子留下的底子也足足的。

“你这丫头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等以后有了孩子,啥地方都得花钱。国栋这丫头从小被窝惯坏了,你以后可不能啥都依着她。”崔荣梅说来说去还是想让胡国栋对自家女儿好一点儿。

“娘红儿挺好的,我娘也没少夸他。”胡国栋呵呵一笑,其实他说的不是场面话,他们一家子真的觉得吴红儿挺好的。

本来一直在听他们说话的吴家父子四个见胡国栋这么会说话,也都跟着有了笑模样,算着小子识相。

“爹,娘饭做得差不多了,咱们吃饭吧。”看时间不早了,王荣花便进屋来看看什么时候吃饭。

“瞧我一说话就没个把门的,饿了吧,咱们赶紧吃饭。”崔荣梅连忙说道。

家里人多一桌占不下,索性就在吴家老两口的屋子里摆了两桌,五个男人在地上摆了一桌,女人们带着孩子在炕上摆了一桌。

陈香枝本来一直都在自个儿屋里待着,吃饭的时候才过来了。当然孩子也被她抱来了。小吴北才一个多月大,不过整个人倒是胖嘟嘟的,陈香枝怀孕的时候吃得多嘴也馋,生了孩子以后奶也很强,因此小吴北在吃奶上一点儿也不艰难。

家里头三个小侄子都是吴红儿一手带大的,只有这个小的因为出生的时候她婚期已经十分近了,虽然也帮了点儿忙,但是出的力并不多,见陈香枝一过来便马上把孩子接过来说道:“北北都这么大了。这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模样。”

陈香枝倒是颇为放心的把孩子交到吴红儿手里,还打趣道:“咱们小蛋子给姑姑抱抱,明年好让你姑姑也添个胖小子。”

这话说到了崔荣梅耳朵里,“香枝这话说得对,等一会儿你拿一件蛋蛋满月之前的衣裳给红儿拿回去,等红儿回去了放到枕头底下,这个可灵验着呢,保准明年就添一个大胖小子。”现在几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儿生了儿子了,现在崔荣梅唯一惦记的就是女儿早日生个小子,她这日子啊也就圆满了。

吴红儿闹了个大红脸,她这才结婚的第三天,她娘怎么就提到这个。“娘,看你说的是啥?”见胡国栋正在下面跟吴家兄弟几个说的热闹,显然没注意到他们这边吴红儿才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多多支持哦!!!

☆、第26章 接济

“这有啥不好说的。”崔荣梅说道,但是到底顾忌着自个儿闺女脸皮薄,没继续再说下去。

大家吃吃喝喝,作为新女婿胡国栋被吴家父子四个灌了个酩酊大醉,躺在炕上都起不来了。吴家父子喝的也不少,吃完了饭便都回家躺着睡觉去了。就连吴栓子都喝倒了。

崔荣梅骂了几声,便让几个儿媳妇儿自个儿去安置自家男人了。至于吴栓子和胡国栋就被安置在炕上躺着,她则带着吴红儿去了吴红儿没嫁人之前的屋子说起了悄悄话。

一些话吴红儿没嫁人之前不好说,但是嫁人之后就得叮嘱好了。这夫妻之道,婆媳之道都是一门学问,这么多年崔荣梅不敢说自己已经学通了,但是说点儿经验给女儿听还是可以的。起码可以让她少走一些弯路。

下午三四点钟,胡国栋才勉强醒了酒,外面天儿也不好,小雪花虽然下的不大,但是一直都没听过,地面上也下了薄薄一层。为了不摸黑,俩人趁着天还亮着就走了,饺子也没吃成,虽然崔荣梅昨天晚上就把馅儿给拌好了。

回了门,吴红儿和胡国栋也算把结婚所有的形势走完了。他们回完门儿就是腊月二十九,年味儿是越来越浓厚了。因为俩人新婚,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几乎没有,仅仅是打扫打扫家里的卫生,再准备准备年夜饭就行。

甚至是年夜饭也不用吴红儿动手,下厨是胡老屠的,吴红儿也只是跟在后面打个下手,说起来嫁到婆家的第一年比平时在家里过年还要轻松。以前家里做饭包饺子可都要她来挑大梁。

一大早吴红儿便跟崔荣梅在堂屋里剁饺子馅儿,根据习俗,年三十儿要吃饺子,正月里家里来了亲戚也得吃饺子,就算是一个亲戚都没有,初五,初十也得吃,吴家五个女儿,初二都拖家带口的回来可得吃不少饺子呢,这些饺子馅儿都得提前剁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正月里一般大家吃的都是白菜猪肉馅儿的饺子,猪肉金贵,谁也舍不得多放,只能多放点儿白菜了事儿。不过就算是这样大家也喜欢的不得了,毕竟平时就连那点儿白面也舍不得吃呢。

胡老屠和胡国栋都去大队里了,过年村里要分钱,还得分些猪肉。生产队养着几十头呢,在吴红儿和胡国栋结婚之前就杀了,除了必须上交的那些,一人也能分到一斤多,胡家今年应该能分个三四斤。当然了明年或许会多一些,因为明年家里就多了一个吴红儿了。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多一个孩子。

生产队的粮食虽然早都发了,但是年底才会最后结账。挣的工分儿少的人家没准儿不仅不会发钱,还得往里面赔钱。但是就算是这样大家也宁愿往里面赔,毕竟发的那点儿钱在外面可买不到同等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