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166)+番外

作者: 一千棵树 阅读记录

三个男人一同在旁数落,怀瑾捂着脸哀嚎一声,然后笑软在垫子上。

第二日清晨朝会,韩非被封为客卿,出现在秦国的官员席中。下了朝,怀瑾简单的道了喜,聊了几句,知道嬴政赐给韩非一栋宅子,了解了一下情况,怀瑾就告辞就去寻蒙恬了。

她其实想跟韩非再多聊几句,可惜后面前来贺喜的官员太多了,她也有正事要干,于是就匆匆走了。

在二道宫门处找到蒙恬,午时日头大,蒙恬坐在一个阴凉处发呆,身边围坐了几个士兵。正是交班吃饭的时候,远远的看见她,那几个士兵都站起来行礼:“中常侍!”

蒙恬身边的兵都是认识她的,怀瑾也笑着打招呼,蒙恬站起来:“赵大人,你怎么来了?”

“下朝了,来看看你。”怀瑾负手笑道。

蒙恬挠了挠头:“你一来看我,准是有事找!”

怀瑾笑颜如花:“晚上请你喝酒啊!”

蒙恬简直毛骨悚然:“不会、不会……又去……”他没好意思把娼妓馆三个字讲出来。

怀瑾在他胸膛锤了一下,道:“嗨!自然不是!正儿八经喝酒的地方,把你弟也叫上吧。”

蒙恬警惕的看着她:“蒙毅?他从来不喝酒的,你找他干嘛?”

怀瑾白了他一眼:“喂,你什么眼神!我又不是人贩子!什么意思嘛,防着我呗!唉,当初在战场上,我为你请援兵,差点死在桓齮剑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些人忘恩负义喽……”她作势抹着眼泪。

蒙恬看了一眼身后的士兵们,幸好他们离得远,他道:“我我我叫就是了,你别这么地!”他十分纳罕赵姮一个男人,怎么这么……他想了半天,想不出用什么词形容。

把宫门处的事情交代好,蒙恬立即就带着她去找蒙毅了。蒙毅是少府令,他办公的地方正是曾经原布吉的那座小殿,不过此时这座殿里的陈设已经全部更换掉,全是书架。

平日与蒙毅来往甚少,只在他跟嬴政汇报公事时打过照面。

蒙毅与蒙恬相貌有五分像,不过较之蒙恬的坦率明朗,蒙毅更安静,默默的做事,不争不抢。见到蒙恬和怀瑾,蒙毅从案牍中抬起头,立即站起来见了个礼,道:“兄长和赵大人怎么来了?”

蒙恬犹豫着说道:“赵大人说,叫你喝酒。”

怀瑾扑哧笑出声,蒙恬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她摇头道:“二傻子!”

看向蒙毅,她收敛了一下,道明原由,希望他能将盐务的账给她看一下。

蒙毅面见难色,道:“盐铁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没有陛下的旨意,我不能……”

他欲言又止,怀瑾叹了口气:“正是陛下让我暗中查此事。”

蒙毅看了蒙恬一眼,轻声道:“不如这样,我现在即刻去请示陛下,若陛下同意,我立即将相册送到赵大人府上。”

尉缭果然没说错,蒙毅真是规行矩步。怀瑾笑着应了,辞了蒙恬蒙毅两兄弟回去,在家中,却见张良和尉缭坐在廊下闲聊。

怀瑾忍不住道:“这到底是谁家!你们俩真是来去自如啊!”

夏福乐呵呵的端了盆水果摆上来,怀瑾心道,好家伙,连夏福都叛变了。庄婆婆的屋子开着,能看见她坐在里面补衣服。

张良敲了敲桌子,笑道:“给你备了梅子水。”

天热得跟什么似的,一听到梅子水,她唾液开始泛滥。三两下把外衣脱了,穿着一身单衣赤着脚,吊儿郎当的在矮桌边坐下,捧着梅子水灌了好几口。喝完,张良的帕子便递了过来,温柔的擦掉她嘴角的汁液。

怀瑾道:“韩非公子如今成了秦国的客卿,陛下赐了宅子,你不去那待着,跑来我这里干什么?”

张良好看的眉眼染上一些无奈:“公子成了秦国客卿,我又不是,我只是他的客人。在秦国玩一阵子,依然要回韩国的。”

怀瑾没说话,低头擦着汗,夏福递了一块削好的梨到她嘴边,怀瑾一口吞了,腮边一鼓一鼓的,像松鼠似的。

“那你什么时候回去?”怀瑾问他。

张良看着她:“不知道,先待着吧。”

没有确定的归期,她心里忍不住窃喜起来。一旁尉缭问道:“你去找蒙毅了吗?”

“去了!”怀瑾叹道,蒙毅这个小古板,她无奈的和尉缭说了两句,尉缭就笑道:“我早知会如此。”

思忖着,怀瑾道:“老尉,我在想,陛下为什么让我们悄悄查。我猜可能陛下有了怀疑的对象,但是那个人陛下并不想大张旗鼓的去查他,所以才派了我们,会是谁呢?”

他们谈论起正事,并不避讳张良,张良也没有过多询问,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尉缭思索了一会儿,道:“陛下是不想打草惊蛇呢,还是不愿动那个人呢?”

正说着,外面有人高声喊道:“赵大人,少府令派小人来送今年的盐务账册。”

这声音中气十足,怀瑾对上尉缭的眼睛,别有深意的笑道:“这下算不算是打草惊蛇了?”

嘱咐夏福去门口拿账册,尉缭道:“我们住的这个位置,隶属咸阳宫外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蒙恬的禁卫军一直守护着这里,应该没有哪条蛇敢在这附近窥探吧。”

怀瑾叉起一块梨肉,边吃边回答:“不好说啊,总有几条蛇胆子比较大。”

张良听他们似乎打哑谜一般,在一旁默不作声。

夏福接了账册送过来,怀瑾翻开一看,不由皱起眉。秦朝的盐政是这样的:在巴蜀那边有好几个官方的大盐库,咸阳城的盐都是从那边进的。朝廷每隔一段时间会指派专员,去巴蜀那边运盐,然后将盐卖给指定的盐商。

这份账单的记录就如尉缭之前搜集起来的讯息一样,依然是一百万斤盐的空缺。而这份账册的署名,是治粟内使冯劫。

冯劫这个名字有些耳熟,询问的看向尉缭,尉缭道:“冯劫是右相冯去疾的儿子。”

怀瑾若有所思:“消失的那一百万斤盐,是被冯劫昧下了吗?咸阳城所有的盐商都是官方记录在册的,这一百万斤盐他能弄到哪里去呢?又不能在咸阳卖,又是这么大的数量……我记得右相俸禄挺高的啊?”

尉缭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冯劫只是管盐而已,他昧下那一百万斤盐是做什么呢?如此多的盐,他又能藏在哪里?就算是卖到别处,数量之众他也是无法运出城的,咸阳关口一向检查的很严格。而且就如阿姮说的,冯家不差钱。

思虑许久,怀瑾提议,不如耐心等几天,下次去巴蜀进盐的时间就到了,找个人跟着冯劫,看他这次还会不会做手脚。

尉缭欣然应允。

如此又等了十来天,尉缭派去的人来报:冯劫进了十万斤盐。然而等盐全被卖出给盐商之后,尉缭将咸阳城中的盐商购货的数量收拢起来一对,却只有八万斤,又有两万斤盐消失了,没有任何线索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