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书我不穿了!(459)

而这次,他突击花钱,每天都为了如今把钱洒出最大的效果而殚精竭虑,自觉就算是陛下亲自来操刀,也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萧君泽只能表扬了自家丞相,然后感慨道:“既然如此,那事情,便到最后了。”

萧衍怔 了怔,随后轻叹了一口气:“这便,到最后了么?”

萧君泽微笑道:“怎么,丞相还是舍不得了?”

萧衍轻声道:“老臣听命于陛下,治理南朝,也有快二十年了。陛下,您就真不能当一回中祖么?”

中祖,中兴之祖,是庙号里从没有出现过的。

萧君泽摇头:“没有必要,除旧迎新,南朝的顽疾太多,我若只是合并两朝,那会将南朝的矛盾与问题一起带到新朝,只会留下更多麻烦,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萧衍如何能不明白,他只是舍不得,南齐这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已经有四十年,他几乎执政了一半的时间,比那两位先祖还长,又哪里会没有归属感。

终于,这位老臣长叹一声:“唉,陛下打算如何做?”

萧君泽想了想,轻声道:“就从荆州开始吧,那应该算是丞相你的起家之地了。”

萧衍想到自己还在当荆州刺史的弟弟,脸色便不由得难看起来:“我这便将他的刺史之位撤了,调回建康。”

萧君泽笑道:“何必那么麻烦,不如你去信给你阿弟,说是已经勾结了北朝,让他献出荆州,这样,他带兵一降,也免得兵灾四起。”

萧衍不由面色一冷,怒道:“陛下休拿此法考验我阿弟,我阿弟哪经得起如此考验?若真如此,将来你在北朝见他,他怕不是要生生气得吐血而逝!”

萧君泽轻咳一声:“不写就不写,丞相何必如此生气,可你将他调回,他的脾气,怕是也不会听啊?”

萧衍道:“老臣老了,在陛下眼中,怕是已经不堪大用,还是归去……”

“行了行了,我亲自下诏让他回来,”萧君泽无奈地摇头,“如今这个局面,你也把我们的心腹清点一下,要跳船了,动作得麻利些,别没跟上,最后还来抱怨我。”

萧衍自然应是,然后一脸心满意足地告退。

萧君泽无奈地摇头,有点想摸摸四狗的头平息郁闷,结果想起因为最近摸四狗摸得太频繁,四狗头发渐稀,不愿意再到他身边来了。

萧君泽一边想着回头把五喵叫到身边,随时撸一撸,然后便提笔给洛阳写信。

内容非常简单:时机已至,按计划开始。

第326章 如山倒

襄阳向南,顺水而下,便至荆州。

这些年,是萧衍的弟弟萧秀任荆州刺史,他在任上,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不但管制胥吏不使惊扰百姓,不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节省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另外,他也开始学习起的襄阳的模式,让治下世家修建工坊、引进良种,兴修水利。

更让人满意的是,他也不阻止治下的许多平民前去襄阳贩卖货品,更不擅起边祸。

因此,虽然效果远远不如襄阳,但对于一直处于前线的荆州而言,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主官了。

以至于萧衍将他调回建康时,荆州父老皆来相送。

走上大船时,年过四十六,头上已有许多白发的萧秀遥望着滚滚长江,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他既有些担心,也有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他日夜不安,忧虑哪一日襄阳举兵南下,他无法应对。

但如今,兄长将他调离,这沉重的担子不再压在他身上,他自然也就放松下来,可一想到自己走后,荆州的继任者怕是也要屈服,到时,东吴与蜀地被拦腰斩断,又如何是好?

罢了罢了,反正萧衍与他这一脉,是皇族远亲,就算襄阳南下,他们一族至少也能保住性命。

……

但萧秀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大船才刚刚起航不到半日,便出现了漏水之危。

就在船员们纷纷开始堵漏救险时,远方水面已经出现了水军的帆影,船头的旗手熟练地打出旗语,让他们速速靠岸。

一瞬间,萧秀知道,自己走不掉了。

-

这次是萧道歌和萧道途立下的功劳,本来萧秀离开的路线是件极隐秘的事情,但荆州的士族在得知北方的两位皇子到来荆州前线后,立刻悄悄前来会见,并且释放了“善意”,萧秀便在这无意之间,成了这善意组成的一部份。

萧大狗和萧二狗对这份礼物表示了满意,并且亲自炮制了这一次的伏击。

而主持这次南征的,是贺欢。

贺皇后虽然有后位,但他毕竟还是都督荆州军事,位置在司空之下,不同于需要坐镇洛阳、威慑草原诸部的斛律明月,贺欢手下兵马不多,却极为精锐,这次,朝廷南征,不打算倾尽天下之兵,而是准备如往常一样,分三步获取南朝江山。

取下荆州,是一切的前提,几乎所有南朝的将领都准备争夺这一次的大功。

萧道歌两兄弟算是拔得头筹,让黑濑等小伙伴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萧秀在船上时,本想反抗,奈何襄阳的水军凶悍,流线型的尖底大船速度更是远在南朝官船之上,钢铁的撞角全速撞在官船上时,对面的木船简直就和纸糊的一样。

萧秀沉底地飞快,还是襄阳的水军及时把他捞上来的。

萧秀的被俘虏极大地震惊了荆州的反抗意志,而水军围困江陵时,这座城池的投降速度,也快到让围困的北方将士们陷入了深深地迷茫。

没办法,他们的兵马刚刚到城下,连做晚饭的灶都还没搭好呢,江陵便打开了城门,带来户籍书册,表示归顺。

天知道他们前日为谁第一波攻城吵了一个通宵啊!

但在江陵的权贵百姓看来,这没什么好犹豫的,士族们觉得城墙在火炮之下没什么作用,迟早都要完,那又何必担惊受怕,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

荆州是离襄阳最近的州府,水系通畅,与襄阳本为一体,这些年更是靠着当襄阳物资的转运节点,靠着襄阳漏下来的那点东西吃得十分满足,每年都有百姓悄悄前去雍州讨生活,如今有了去北朝治下的机会,那有什么好犹豫的?

在上下两边达成一致之后,这个归顺的决定便算是顺理成章。

此事一出,围困荆州的兵士们开始抓瞎,纷纷向贺欢进言,要求更进一步,前去把南边的湘州也一起拿下。

贺欢知道他们的意思,思考两日后,同意了这个决定,他还决定趁着荆州失守,长江沿岸人心浮动的情况,拿下郢城,威胁建康。

沿途之中,他惊讶地发现,南朝的百姓并不抗拒北方的攻伐,不由大感意外,于是让萧大狗和二狗仔细地去打听了一番。

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因为南北贸易的商人过于多了,各地消息早已经不像以往那么闭塞,为了售卖货物,商人们可劲地吹嘘着北朝的美好,在他们口中,那里的人过得都是庄园老爷们的日子,每天不用从早到晚干活,只要动一动手,机器就会自己把各种好东西弄出来。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