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书我不穿了!(336)

萧君泽倒是不在意这些:“云梦大泽是注定要干涸碎裂成零星小湖的,你平日注意,要在开垦之地留下几块湖心,以作排水,别全开垦了便是,等到两广大船航道开启,有海南交州的稻米,倒也不会如此担心粮食了。”

崔曜笑道:“有您这话,我便安心了。”

萧君泽又提起北朝之事,这也是他来襄阳的主要原因。

他是真没想到,元宏才死了五年不到,北朝的局势便下滑到如此地步。

崔曜知道的最多,平时书信不能尽说,这次倒能畅所欲言了。

北朝如今奢靡之风盛行,朝廷上下没有了统一南北的心思,北方各大势力又已经被全数攻下,没有了政治目标,汉人和胡人的矛盾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首先便是关陇之地,那里胡汉混居数百年,汉人在元宏改制后,这十余年来开始大量占据中层官吏的位置、

毕竟打仗汉人或许要逊色一事,但在做官这事,汉人可以自信地对五胡的精英表示,不是骂人,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面对同样的有提拔资格的人,一个是能办实事、以和为贵的汉人官吏,一个是奉行拳头为尊的胡人,朝廷会提拔哪个,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能保证权益的胡人,仅仅是帝族十姓,和鲜卑本部,其它的部族,差不多都被边缘化了。

元恪应对的办法就是广传佛法,希望能消解人们心中的暴戾之气,对一些信佛的官员加以赞赏。

于是,各地佛寺蔓延,大家把信佛当成晋升之阶,整个国家,如今居然已经有了百万余的僧尼,而且数量还在急剧上升。

“唉,上次在元宏那看户部的典籍,北朝整个户口,我推断也不过是在两千余万,人心哪是佛法能平的,”萧君泽微微叹息,“你觉得,离朝廷乱起来,还有多久?”

崔曜按下心中激动,只觉得终于快了,于是果断道:“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朝廷必生大乱!”

萧君泽微微点头:“差不多,该怎么准备,你便去准备吧。”

想要席卷天下,需要的钱粮武器,都到了该准备的时候了。

第236章 新的联合

萧君泽忙着正事,贺欢则完全沉迷进了养崽的生活。

大狗二狗虽然不是那么听话懂事,但却是真的很聪明,四岁的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自我,会自己思考自己反应,正是最童稚的时候。

贺欢非常清楚,这是孩子接受自己最好的时间,若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进入他们的生活,那有了隔阂,就是不冷不热的父子关系了,这是万万不可的。

大狗和二狗虽然一开始不太喜欢这个和他们抢爹爹的毛狗,但认真接触下来,发现这个大毛狗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毕竟是孩子,又怎么会有孩子会讨厌一个每天愿意陪他们玩,细心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那问不完问题的人呢?

尤其是这人带他们去用的竹筛抓小鸟,那是真的很好玩呢。

所以,虽然还没人喊出母亲,但至少也不会喊他毛狗了。

熟悉下来后,大狗和二狗也会在贺欢身上爬来爬去,贺欢不但不会把他甩下来,还会帮着他们随意爬,左右两边各坐一个狗子也如履平地,这样的大人,大狗和二狗也很难讨厌起来。

虽然一开始只送一把枪的事情让他们差点兄弟相残,但这毛狗知错就改,第二天天没亮就又拿来了一杆一模一样的枪,看在他这么诚心的份上,兄弟两就原谅他了。

嗯,他还和他们商量起什么名字……

-

萧君泽忙了一天,就看到贺欢和狗子们满脸墨水,在一张张写着字的字堆里打闹。

三个脏兮兮的狗子一看他回来了,都露出惊喜之色,两个小狗子更是跳起来,就往他怀里的扑。

“太脏了,走开!”萧君泽嫌弃地把两个狗子拎起,“快去洗澡,今天不洗干净不许吃饭。”

贺欢笑着上前应了,然后院中便传来跳水的扑通声和两个狗子大笑的声音。

“这阿欢,在讨人喜欢这事上,还真有一手。”萧君泽失笑,回到自家桌案边,翻看起今天的政务。

贺欢倒是乖巧,从来不碰他桌上的文书。

他其实只要翻看一下,就会发现这里边有不少是快船从的荆州送来的南朝文书,也就能知道他到底是谁了。

“他倒是一点都不好奇。”萧君泽埋下头,认真翻看着桌上的各种文书,相比于襄阳这边清静,南朝可就没有那么和气了。

如今的南朝,虽然有几分欣欣向荣,但内里的波涛暗涌,一点也不比北朝小。

南朝的权贵们,在修法大会后,有了更大的自治权,朝廷允许他们扣留一部份财税以养州兵后,这些财税很快便成为了他们的钱财,州兵也都是他们这些大族的私兵。

而相比于北朝那种如暴发户一样的享乐,南朝奢侈的办法,便要高级得多了。

比如如今佛法大行,流行吃素斋,吃肉会显得十分粗鲁,但人的本能还是会需求肉食。

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把牛肉、羊肉、鸡鸭鱼鹅等食材一起炖煮,以浓肉汤来佐素食,又或者用复杂的手法,将肉做得完全是素食的味道。

萧君泽觉得这些都是掩耳盗铃,也不知他们求的是什么福报,积的是什么功德。

当然,这还是其中最简单享受,至于什么隐居山中,耗费更是恐怖,毕竟是他们要隐居,是车马方便,随时能享受到的四季鲜果的日子,而不真的入山修行,于是时常于山中筑路建舍,征用民夫开山筑路,有时还会修些山中佛室,供奉神佛,只是因为萧君泽不喜欢礼佛,没有北方那般嚣张罢了。

在此之外,他们便喜欢上扑捉蛮人,前去开发两广,在萧君泽要求不能捕杀湘蛮和俚人后,蜀南与云州蛮人便成了新的目标,被一船船地装上大江,畅销南国,口碑好的,还卖去了北地。

萧君泽对他们的执着还是很佩服的。

但佩服归佩服,如今他手上奏书,就是那个曾经被诸葛丞相七擒七纵的南中部族,又反了,蜀中战火又起,正在请朝廷允许他们入南中平乱。

“真是一堆烂摊子。”萧君泽低头批注了同意他们出兵。

南中的部族没有归附在他治下,他当然也就不会为他们出头,权利是需要自己争取的,他的一纸召令说禁止贩奴,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反正新的修法大会又要举行了,就看这些部族能不能抓住机会。

下一封奏书是两广的新开田亩,俚族的冼统领向他上奏,说那里几大家族联合隐瞒田亩,逃避税收,还豢养私兵,意图割据,请朝廷明鉴。

这有什么好明鉴的,他们不这样做才是奇迹呢。

萧君泽让萧衍彻查此事,给朝廷一个交待。

剩下的都是些鸡毛小事,比如这个官吏举报哪个官干的不好,那个举报这个贪污。

萧衍似乎对他当甩手掌柜这事有不少怨气,送来的奏疏里除了这些,就是各种儒生的治国方略。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