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书我不穿了!(324)

就在这样悠哉游哉的日子里,日子过得飞快,三月中旬时,船队越过夷陵,正式进入了长江三峡的水道。

这个时候,行船的速度便慢了下来,没办法,三峡水流湍急,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有些浅滩,还需要纤夫拉纤,才能顺利经过。

萧君泽还带着两个孩子体验了一下拉纤的感觉。

大狗和二狗用小小肩膀背着绳子,拿出了吃奶力气,却不能拖动身后的大船分毫,大狗还因为用力过猛,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好在江边是踩实的泥泞地,否则大狗便要提前进入换牙期了。

萧君泽还悄悄让随行宫廷画师把这场景画下来,像不像的没关系,只要有那个意思就够了,毕竟等他们长大了,脸肯定就变了,属于是没法反驳。

当船行至白帝城时,萧君泽还带着两个孩子去逛了逛,甚至险些吟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好在他及时控制了自己,毕竟这来回方向不对。

过了白帝城,江水便又平缓起来,萧君泽便看到了蜀地的繁华与兴盛。

虽然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但不可质疑的是,在南北对持的百余年里,蜀地遭遇的兵灾最少——嗯,不算汉中那片地的话。

同时蜀地气候宜人,河水丰沛,东边的丘陵之地上,靠河之地种着稻谷,山间则种着小麦,如今都是碧油油的满山,看着便觉得喜人。

而当顺着江水来到了成都平原,一望无际广阔田野才让人觉得这里实在当的起天府之国美誉。

蓉城的底子相当丰厚,长长的街道,厚重的城墙,城外五里开外,便能看到接壤在城墙四周的街道民居。

几个七八岁大的少年正在街头蹴鞠,大狗和小狗在马车的小窗上挤着两个脑袋,看得目不转睛。

他们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和爹爹一起出门游玩,是记忆里最美好的事情了。

萧君泽也看了看窗外,发现没有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这里的糖价格昂贵,需要去专门的铺子买这种甜点。

蓉城中规划有专门的市井,商业只能在规定的街道,城外胡乱搭建的民居却没有这些要求,杂乱的街道和拆出自家屋墙做出的铺子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小吃食已经初见端倪。

尤以调料尤其的多,花椒胡椒五香在这里多得比建康城都离谱,因为蜀中也连接着一条名叫“蜀身毒道”,通向缅甸连接印度的南亚丝绸之路。

这里商业繁华,物产丰饶,又有都江堰的灌溉,比起建康城也相差不到哪里去。

更让萧君泽惊讶的是,这里居然能看到牦牛肉与吐蕃人——要知道如今的青藏高原还没有遇到千年一遇的温暖气候,更没有孕育出能和唐帝国打生打死几百年的吐蕃帝国,川藏边缘还是没有被吐蕃驯服的羌民,他们的领域还在雅鲁藏布江附近,能走到成都,天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他买了一条牛肉干,撕下两条,让两个狗子拿在手里啃,两个小狗的乳牙对这种硬肉无可奈何,脸上都是焦急。

于是萧君泽在看够了后,用一文钱绞了两个暗红色的饴糖,吃得满脸都是。

就是有些地方路不好走,没有城管的地方污泥遍地,有小水洼两个狗子跨不过去,萧君泽还一左一右把两个狗子放在肩膀上,带他们过去。

“也是我体力好,你们两个长得真快。”萧君泽的托了他们俩的小屁股,“加起来怕是有七十斤了。”

两个小孩的纷纷指责对方太重了,压到爹爹了,应该下去走路。

萧君泽随后他带着小孩去看看武侯祠,这座祭祀丞相的庙宇,规模相当不小,门庭若市,而不远处的汉昭烈庙,也就是祭祀刘备的香火却十分冷清。

后世曾经有皇室不满意丞相的风头压过了皇帝,于是把武侯祠迁到昭帝庙里,结果到千年之后,当地旅游局宣传推广时压根不提这是昭帝庙,也算是另外一种弄巧成拙了。

祭拜了诸葛丞相后,萧君泽忍不住感慨,无论丞相多厉害,蜀国到底还是人走茶凉,毕竟,蜀地人并不相信在丞相走后,阿斗能完成北伐光复汉室的伟业。

两个小孩在一边神色迷茫,完全听不懂爹爹的意思。

萧君泽忍不住捏了他们的脸。

真的是又滑又弹,好好捏。

两个狗子笑嘻嘻地等爹爹来捏,还伸手去捏爹爹的脸。

“爹爹的脸最好捏!”大狗又去捏了二弟的脸,如此总结。

二狗也如法炮制,随后赞同地点点头。

萧君泽怔了怔,也捏了捏自己,好吧,手感是很好,不比两个狗子差。

“好了,打足精神,回头带你们去看都江堰……”萧君泽把两个小孩丢给青蚨,觉得今天又是达成父爱陪伴的完美一天……

来蜀地的机会很少,萧君泽去巡视了蓉城周围的郡县,这里最发达的便是纺织业,蜀锦一直都是比货币好用的代币,而且,他们在吸收了襄阳的毛纺的知识后,因地制宜,开始用周围的牦牛毛参与混纺,做出的织品更胜于襄阳的毛料,只是受限于产量不能像羊毛那样大规模铺开而已。

更让萧君泽惊讶的是,这里的用耗牛毛绒来冒充做成青塘贡品的藏羊绒条,被北人钟爱,催发暴利。

“也好,也算另外一种保护藏羚羊了。”

萧君泽如此评价。

如此,他的一国巡视,基本告于段落。至少在沿长江经济带上,南朝已经开始萌发一些资本种子,一些大世家还守着自家田地度日,而有些目光长远的寒门士族,已经看到工商的潜力,开始投入其中。

农业社会的资本流动虽然微薄,而且长久被捆绑在土地之上,可以整个中原大地的体量,一但开始流动,便会永不停歇,如洪水一般地将周围的一切,卷入工业的洪流,无人可以例外。

-

离开蜀时,已经是五月。

大船顺流而下,那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是真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

天气已经开始热了,两个狗子脱去了棉袄,换上了单薄的绸褂,露了粉粉嫩嫩的小胳膊小腿,也不嫌热,就喜欢像狗一样围绕在萧君泽身边,想各种办法吸引老父亲的注意。

已经快四岁的他们开始展现出了幼崽时期的无限精力,

那随时随地都在响“爹爹~阿爹!爹!爹爹爹爹!”简直像穿脑的魔音,一刻不断地在船上响起。

萧君泽甚至有跳进长江,寻求片刻安宁的冲动。

“大狗二狗啊,你们能不能安静一会!”萧君泽痛苦面具。

青蚨皱起眉头:“陛下,快去襄阳了,你总不能给崔曜他们说这是大狗二狗,该起个大名了。”

萧君泽以“五岁再起,这孩子年纪太小了,有些名字,他们抗不住”为由推脱。

青蚨目光怀疑:“您不会又想起那两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吧?”

“哪里乱七八糟了,这可是我绞尽脑汁想到的,”萧君泽小声反对道,“这,大狗萧如故,二狗萧忆情,都是很好听名字。”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