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书我不穿了!(259)

贺欢听得神情复杂,他抬起头,感觉这座新生的城市之上,似乎已经凝聚起了巨大的人望,变成了那位少年的模样。

他毫不怀疑,一但北朝或者南朝起兵来攻,整个襄阳城中,都会同仇敌忾,势不罢休。

……

晚上,贺欢乘着夜色,前去给阿萧交作业。

他这次也送了新的礼物——许多不同的羊毛线,都不长,只有指头那么长的一截,都粘在纸上,做出标注,写出是哪个织坊,价格几何,还有不同的焦炭,但铁和玻璃的样品没有。

“这个可真不错,”萧君泽看着他贴在乘法表背后的价格,“你是怎么得到的?”

贺欢微笑道:“我说,想要一点线头,给喜欢的人做一个百纳衣,他们便热心地给我了。”

百纳衣就是零碎的东西合在一起,当然,他还拿了一些野果,和他们换。

但玻璃和铁的碎片也是贵重物品,这可就是野果换不到的了。

萧君泽伸手捻着这些线头,非常满意这个调查报告:“有心了,我也有礼物要给你。”

他左右看看,将一块写了字的木牌交给他:“你如今也是襄阳郡的队主了,可以有一间单人的屋子,木牌上有位置,后边是钥匙。”

贺欢惊喜地接过木牌:“多谢主公!”

“还是叫我阿萧吧,”萧君泽微笑道,“叫我阿萧,你还能见到我,叫了主公,你就和阿萧没关系了。”

而以贺欢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去见“君刺史”的。

贺欢也听明白其中深意,十分认真地点头:“好,,阿萧,那,我们是、是朋友么?”

萧君泽怔了一怔,他其实只把贺欢当一个新的韭菜准备培养,朋友,还真……但话也不好这样说,于是他点头道:“当然,我们是朋友了。”

贺欢眸光灿烂起来,“那,阿萧你能叫我阿欢,或者阿浑么?”

“那吧,阿欢,”萧君泽托起头,“我昨天的问题,你有头绪了么?”

贺欢围襟正坐,将自己思考的东西娓娓道来:“我今天转了一天,襄阳与洛阳的不同有许多,权贵稀少、商业兴旺,物产丰饶,生活安宁……”

萧君泽漫不经心地听着。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表像,最大的不同,在于,洛阳朝廷,保护的是世家大族,权贵宗室,而阿萧你……”他顿了顿,才道,“您在打压大户,给庶民工匠安身之所,护命之道。”

萧君泽神色终于认真起来,他忍不住微笑道:“能看到这一点,你倒真是出乎我预料了。”

“时间太短,我也一时看不出更深的东西,”贺欢深吸了一口气,“洛阳依靠的,是世家大族,鲜卑旧贵,而你,似乎想要黎民之心。”

萧君泽眨了眨眼:“不错,正是如此,很好,我们可以讲下一课了,那就是,权利的来源。”

贺欢拿起了笔记。

“权利只对它的来源负责,北朝建立,靠的是鲜卑兵马,联合汉人世族,鲜卑出人,汉人出钱,所以,他们要分享朝廷的权利,”萧君泽微笑道,“我这里却不同,我想要建立一个,权利来源于百姓的朝廷。”

贺欢迟疑了一下,不解道:“可是百姓见识短浅,岂能和那些传承数百年,代代教化、远见卓识的世族相比?”

“这就是误区了,他们要是有远见卓识,又怎么会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萧君泽悠然道,“他们既然代表了权利,又怎么会顾及底层百姓死活呢?”

一瞬间,贺欢脑中仿佛有光芒闪过,似乎就明白过来,为什么从古至今,百姓的生活都不曾变过了。

甚至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许多问题,在这个角度里,也全都能找到答案了。

“所以啊,阿欢,你愿意和我一起,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天下么?”萧君泽微笑着问。

第180章 新的礼物

愿意一起建立一个不同的天下么?

愿意,当然愿意!

那一瞬间,贺欢心跳如鼓,他突然间明白,什么叫传道,什么叫授业,什么是解惑。

所以,他站起身,恭敬地下拜:“能被您看重,乃欢之幸也,此为天下苍生之业,义不容辞!”

萧君泽微笑道:“很好,我教你这些,便是需要你寻些志同道合之士,在军中传道。”

贺欢神色郑重地起身,重新坐回原位:“请阿萧放心,我会将此事尽力做好。”

他已经开始盘算,这些日子里认识的人里,哪些比较能来事,愿意思考这些天下大事。

萧君泽满意点头:“数术外的课程,我们先说到这里,我先看你把乘法背得如何了。”

贺欢笑了笑:“这个不难,我虽有些不熟悉,却也能背了。”

他从小便聪明,平时不说过目不忘,但很多的东西,只要看上几遍,就能背得七七八八,所以,虽然只是识字、背了论语孟子几本书,却也在这个时代算个有学之士。

萧君泽道:“那当然,太笨的学生,我可不会教的。”

因为他的教学水平实在低下,学生遇到不懂时,他就会处于一种焦躁状态,所以,十分需要聪明能自学揣摩的学生。

等教完后,萧君泽又给他留下一道新考题:中原人和草原人,有什么区别?

……

接下来几日,萧君泽便开始梳理襄阳的产业,晚上则抽出两个小时给贺欢上课。

襄阳的产业最大头是纺织业,这很正常,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以南北朝那少得可怜的纺织产量,人们对布料的需求拥有着潜力最大的市场,哪怕到了后世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又或者是新中国改开后的产业崛起,都是体会纺织来入手。

更重要的是,纺织业门槛低,容纳工人最多,改进技术的愿望最强烈,也是萧君泽襄阳书院里的学生们最大的就业市场,不但能带动工业发展,还能促进科学发展,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但,因为先前和北魏朝廷的冲突,羊毛的贸易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萧君泽必须在这之前囤积足够的原材料和资金,来维护市场稳定,免得他这点工业小火苗,被暴涨的原材料市场给重创了。

“先前为了稳定市场,打击操作物价的世家们,我们囤积了三十多万斤的羊毛、二十多万斤的生丝,粮食和钱币的储备却不是很多。”崔曜给萧君泽汇报,“前些日子,北朝虽然在方城、随州附近增兵,但却没有更进一步,真的派兵出击,只是放任河北世族,对草原的皮毛重重盘剥,斛律氏等部族为此苦不堪言……说再这样下去,他们就不得不把羊毛涨价了……”

萧君泽轻叹道:“他们应该知道,若是如此,襄阳这边的物价,也要上涨。”

崔曜无奈道:“他们也知此理,但草原诸部都要路过河北之地运货,他们这次本来商量准备绕道,从凉州、祁连山道,自关中过来,但这消息才刚出,关中权贵便闻风而动,开始埋关设卡,大有要赚上一笔之意。相比之下,你修的运河虽然麻烦多了些,但至少还都是熟悉的关系,能讲讲价。”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暗潮